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55925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第25课 诗词曲五首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评析】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3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后四句情调变高昂,一方面挖苦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另一方面又表达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颈联:本意是比方在自己被贬谪边地仿佛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究竟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1、诗中蕴涵哲理,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揭示了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且表

2、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诗中“ , 。”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 的哲理。(即含义)、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呈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5、诗中含典故的诗句是: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体现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8、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遭遇? 9、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作简要

3、品析。 10、第一联作者通过“ ”和“ ”这些富有色彩字句的渲染,体现出自己 之情。1、第三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虽然有对身世不幸的感慨,但又相称达观,后人读它,更是赋予了它深刻的哲理。其哲理是什么? 12、诗的颔联中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对该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近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她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惆怅之情。.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方前人,体现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

4、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体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4、诗中体现哲理性思考的名句是: , 。15、古诗中的某些诗句被后人赋予了新意,本诗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 , 。16、这首诗中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其中体现的感情。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义和比方义是什么?具有如何的哲理? 18、从这首诗的题目看,本诗是作者为酬答 的赠诗而作,说说根据。诗中哪一句可以阐明这一点?9、结合全诗,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说体现的意思,反映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20、本诗

5、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1、本诗形式是 言 诗。题目中“酬”的意思是 ,是作此诗答谢白居易在扬州酒宴上写的一首 的。 参照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4、放眼望去,展目前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仍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6、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 暗示贬谪时间长期,体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怅惘之情。7、 (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比方,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示例二)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将来肯定会比目前好。(示例三)“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她对将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究竟会万木争春,体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示例四)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争荣,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将来一定比目前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8、诗人远离京城。、“沉舟”“ 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她对将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

7、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究竟会“万木”争春,体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0、凄凉地;弃置身; 被贬后的愤懑不平。1、旧事物必将逝去,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进步,时代在迈进,前景无限美好。 12、体现了深切怀念故友;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1、C(比方自己,体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4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6“闻笛赋”、“ 烂柯人” 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17、本义是以“沉舟”“病树”比方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其中涉及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

8、社会总是向前发展。8、白居易 题目中“乐天”是她的字,号香山居士。 今日听君歌一曲19、人遭到贬谪,作为“弃置”之身,就像“沉舟”与“ 病树”。但社会总要向前发展,将来肯定会春光一片。作者用这两句诗体现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愤激之情,同步也体现了诗人积极投入生活洪流的乐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或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步也体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1、七 律 以诗相答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2、诗人在第二联中引用了两个典故,有何用意?对友人逝去的怀念 ,人事全非的惆怅; 对被贬时间

9、之长,世事变迁之大的无奈和感伤。 23、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理解。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诗人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会是向前发展的,将来肯定比目前好。 【练习】()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如何的一幅图画?答案: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有千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一派生机景象。(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

10、你从这句中领悟到了什么?答案示例: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将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临时的,抱负、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答案: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后人将之引申为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自然规律,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全诗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分)答案:重要体现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

11、”、“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体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体现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答案:抒发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慨之情。()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芜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期,又体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达要振作起来,重

12、新投入到生活中去。体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7)这首诗的作者是_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2分)(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巴 山 楚水凄 凉 地,二十 三 年弃 置 身。答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评析】本篇是一首咏史之作。开篇以一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成果的慨叹。后两句是诗人的议论,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天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么周瑜就不会战败曹操,“二乔”就会成为曹操的战利品,深锁铜雀楼,供曹操享用。换言之,就是说当时参军事实力方面看,周瑜主线就不是曹操的敌手,之因此胜了曹操,那是由于老天作美,为周瑜提供了风向之便。体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1、诗中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 , 。2、诗中体现作者对赤壁之战胜负的见解的句子是: , 。3、诗中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到句子是 , 。4、诗中用 , 。两句别出心裁地把孙刘联军的胜利形象化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