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556334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1. 最为完整地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孟德斯鸠 D潘恩最为完整地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家是()A洛克B卢梭C孟德斯鸠D潘恩B提示 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主权思想的起源问题 人民主权思想是法国思想家卢梭最为完整地提出来的。洛克是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是分权学说的集大成者。潘恩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思想家,他的一句名言是“在专制国家里,国王便是法律;在法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 2. 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刑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夏有乱政,而作( )”。A.汤刑B.禹刑C.九刑D.夏刑参考答案:B

2、4. 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之为券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 属于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案件的种类有( )A.行政处罚案件B.行政强制措施案件C.选民资格案件D.认为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许可证的案件E.行政合同纠纷案件参考答案:ABE6. 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 )A.乡试B.差遣C.会试D.殿试E.致仕参考答案:ACD7.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是( )。A.宋刑统B.北齐律C.大明律D.唐律疏议参考答案:C8. 凌迟之刑正式入律始于( )A.秦朝B.隋朝C.宋朝D.明朝参考答案:C9. 东汉时期“三独坐”是指尚书令本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0. 明初“刑

3、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 )A.“重典治史”B.镇压“犯上作乱”C.德主刑辅D.治乱世用重典E.推行法治参考答案:ABD11.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法官的任命权属于( )。A.参议院B.各省议会C.临时大总统D.司法总长E.各省政府参考答案:CD12. 下列关于债权让与效力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权利随同债权一齐转让 B抗辩权不受债权转让的影响 C债下列关于债权让与效力论述不正确的是()。A从权利随同债权一齐转让B抗辩权不受债权转让的影响C债权让与通知发出后,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给付无效D债权转让后,受让人得行使债务人的抵销权C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

4、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13. 唐律中“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之条款,就其性质而言,应属于( )。A.类推B.比附C.当然解释D.自由裁量参考答案:C14. 清朝律例将充军分为( )A.附近B.近边C.边远D.极边E.烟瘴参考答案:ABCDE15. 下列哪些行为中致人重伤、伤残、死亡的,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 A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而致人伤下列哪些行为中致人重伤、伤残、死亡的,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A因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而致人伤残、死亡的B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致被监管人伤残、死亡的C因抢劫致人重伤、

5、死亡的D聚众斗殴的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ABD因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认定为加重结果,而不单独定罪。参见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247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

6、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248条: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 入户抢劫的; (2)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 抢劫银行或者其

7、他金融机构的; (4)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 持枪抢劫的: (8)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292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1) 多次聚众斗殴的; (2) 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3) 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4) 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依此

8、,本题ABD项为正确答案。 16. 参加圆审的官员有大理寺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7. 秦朝行政管理体制中所称的“三公”是指( )A.丞相B.太尉C.都尉D.御史大夫参考答案:ABD18. 宋朝的刺配之刑由三种刑罚组成,具体包括( )A.杖决B.笞刑C.流配D.刺面参考答案:ACD19.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

9、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参考答案:C20. 新律共有十八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1. 唐律将十种最严重的犯罪冠于篇首,名之为“十恶”。“十恶”中属于危害君主和君权的犯罪有( )。A.谋反B.谋大逆C.恶逆D.内乱参考答案:AB22. 朱元璋把( )的吏治教训概括为“以宽而失”。A.明朝B.宋朝C.元朝D.清朝参考答案:C23. 宋代设置了审刑院,凌驾于三法司之上,以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4. 宋代,当犯人不服判决临刑称冤或家属代为申冤时,

10、可通过鞫谳分司制由另一个司法机关重审或监司另派官员复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 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_、_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_、_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违约金$损害赔偿金26. 最早将例附于律后,律例并行的法典是( )A.唐律B.宋刑律C.元律D.明律参考答案:D27. 将律师界定为“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的”的是( )A.1912年北洋政府制定的律师暂行章程B.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律师法C.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律师暂行条例D.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律师法参考

11、答案:D28. 清末法制改革中,法理派与礼教派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A.“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B.“存留养亲”制度C.“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D.“子孙违反教令”问题参考答案:ABCD29. 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权是按照( )来划分的。 A税种类型 B税法构成要素 C征税对象类型 D税收执法级次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权是按照()来划分的。A税种类型B税法构成要素C征税对象类型D税收执法级次D30. 试述传统法典名例律一篇的形成及影响。试述传统法典名例律一篇的形成及影响。正确答案:(1)名例律一篇的形成过程rn 名例律是从具律发展演变而来的。rn 战国时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

12、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法经。共分六篇依次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与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对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的总则部分。法经的体例结构为秦律所继承。到汉代丞相萧何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斟酌损益增加了户、兴、厩三篇。这样作为总则性质的具律既不在篇首又不居律末而是夹在各篇之间在体例结构上已显示出不合理性。rn 自曹魏律以后具律的地位与整个法典的结构开始变化。魏明帝时尚书陈群等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上增加诈伪、断狱等9篇合为18篇同时对秦汉相沿的旧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改革的重要一点是把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放在全律之首集中规定刑罚种类及刑法适用的总的原则使

13、法典显得科学与合理。rn 晋律中又把刑名一篇分为刑名、法例二篇仍放在律首。至北齐律又把刑名、法例二篇合为名例一篇仍置为律之首篇作为“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的统率全律的总则确定了名例律作为封建法典总则与核心的地位。rn 至此正式完成了由具律到名例律的演变。rn (2)名例律的影响rn 中国封建法典总则部分的名称及总则在前统率其后具体罪名、刑罚及审断的体例正式定型。法典的科学性明显增强。中国封建法典体例结构正式确立。中国封建法典的整体水平也由此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隋唐及后世各朝封建法典基本体例结构都以北齐律为渊源。(1)名例律一篇的形成过程名例律是从具律发展演变而来的。战国时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法经。共分六篇,依次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与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对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的总则部分。法经的体例结构为秦律所继承。到汉代丞相萧何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斟酌损益,增加了户、兴、厩三篇。这样作为总则性质的具律既不在篇首,又不居律末,而是夹在各篇之间,在体例结构上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