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1 等值线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55205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1 等值线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1 等值线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1 等值线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1 等值线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1 等值线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考前高频考点再练 考点1 等值线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考点一等值线图对等值线图这部分知识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近几年等值线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考常新,主要有等高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深线、等盐度线、等气候生产潜力线、污染物含量等值线等等。等值线图用若干条等值线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可以根据等值线数值大小、排列方向、疏密程度、弯曲状况等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比文字叙述更严谨和直观。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部分为综合题。考点再练(2015天津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CA

2、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解析等温线若与纬线基本平行,则是受到太阳辐射影响(纬度因素),若与海岸线平行则是受到海陆位置影响,若在陆地内部弯曲则是地形因素影响。据此及图示,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A处为山地,所以其7月平均气温低于28。B处比A处的纬度高,所以,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答案D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奇妙景观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解析“一山有四季”奇妙景观为横

3、断山区的写照,并非图示地区。图示区域基本上都是一年两熟,柑橘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是热带地区的经济作物,在中国的最北界限是22N。受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选B。答案B(2015北京昌平二模)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3图中最大高差约为()A78米 B88米C98米 D278米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米,按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注记可判断图中海拔最高点为278.2米,海拔最低点数值在190米H200米之间。故两者高差为78.2米H88.2米,故B正确。答案B4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C大气降水 D湖泊

4、淡水解析此区域地形为低山丘陵,位于我国南方,故当地气候一定为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大气降水为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正确。答案C5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A BC D解析图中地等高线密集,河流流经山谷,落差大,水流急,适宜漂流运动。A正确。答案A(2015福建龙岩一模)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67题。6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因此等坡度线上的数值越大,说明坡度越大,则图中甲河段坡度最大,

5、河流流速最快。答案A7图示区域()AP地坡度最陡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C适宜发展果林业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解析从上题分析可知,图中P处不是坡度最陡的地方;从该图中只能判断出坡度陡缓,但无法判断坡度下降方向,因此河流流向无法确定,Q处是否位于背风坡也无法确定;该地坡度适宜,可发展林果业。答案C8(2015山东淄博文综)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下图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回答:(1)简述N市降水特征。(2)若R河流域森林被破坏,请分析对当地水循环过程有何影响?(3)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解析(1)由图可以直接分析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2)森林被破坏后,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年降水量减少;(3)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答案(1)年降水量较大或较多(在1000 mm以上);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或降水夏秋多,冬春少或降水夏季多,冬季少);雨季较长。(2)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年降水量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3)R河上游(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较大;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上游黄土分布较广;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