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来咪》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54815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哆来咪》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哆来咪》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哆来咪》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哆来咪》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哆来咪》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哆来咪》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哆来咪》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哆来咪小学三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哆来咪学科音乐学段中年级年级三年级相关内容核心内容:欣赏 相关内容:本领域的识读乐谱 综合性艺术表演 创作实践 他领域的感受与鉴赏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音乐(实验本)第六册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 年 7 月是否已实施已实施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根据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授课班级已有能力,抓住哆来咪歌曲的音乐特点,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表现和创造为目的进行设计。(二)理论依据本课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领域的相关建议,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注重过程性

2、评价。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对作品音乐风格的分析热情、活泼、自然、开朗、能歌善舞是整首歌曲的风格,深受孩子们欢迎。2对作品曲式结构的分析哆来咪为C大调,四二拍,两段体结构。歌曲第一乐段是玛丽亚和孩子们的一段类似于对唱形式的演唱,其中的歌词“ABC、do re mi 和do re mi fa sal la ti”就可以让学生演唱,如同回答老师的问话,这样有有一问一答的效果。第一乐段的旋律流畅、节奏轻快、采用叙述性的歌词,同音重复和级进的结合,

3、do re mi三个音的反复演唱,给人以边思考边唱的感受,听起来更像是歌曲的引子,结尾处的上行,说话和间奏的下行引出了下面欢快热烈的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是一个分别以“do re mi fa sal la ti”为每一乐句开头音组成的旋律,旋律欢快而活泼,歌词采用比拟的方式将do re mi fa sal la ti七个音符形象化,把每个音符同生活中的一种物体或现象联系起来,既风趣又便于记忆。不断上行的模进旋律,给音乐带来积极地动势,随着音的升高,音乐的速度、力度不断的加快和渐强,把整首歌曲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在反复演唱这一旋律后,并在演唱“哆来咪发唆拉西哆”这组音阶后结束。3对作品创作背景及相关

4、创作者的分析(1)创作背景哆来咪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奥地利,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能歌善舞的玛丽亚十分爱护特拉普亡妻留下的七个儿女,用动人的歌声和各种有益的游戏熏陶、教育孩子们,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随着电影在全世界的放映而流行于世界各地,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旋律优美流畅,内容生动有趣。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经典中的经典,艺术与娱乐最成功的平衡之作,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影片中的许多歌曲都广为传唱,除哆来咪外,还有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等歌曲,这部电影曾获五项

5、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被誉为为最动人的音乐片之一。(2)相关词曲作者、剧作家及其他哆来咪由奥斯卡.哈默斯坦作词,理查德.罗杰斯作曲。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美国剧作家勒曼。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

6、为50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4音乐与相关文化英文歌曲这是一首英文歌曲,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译成了中文歌曲。5对本课知识点教学的分析是一首大调式歌曲,通过学习使学生从视觉上理解各音阶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以及其音响效果。(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分析学生已经认读了do re mi fa sal la ti这七个音符,音高

7、概念也正在不断的形成中,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也已经能够演唱,这对学生欣赏和演唱这首歌曲有了最基本的条件。2学生已有欣赏能力的分析音乐表现要素的听辨:三(2)班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音乐作品表现要素的能力,听辨音响能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教学方式:引导参与、过程体验教学手段:采用复习歌曲后提问的教学形式引出教学话题,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通过感受、模仿、尝试、探究等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自主体验。从聆听第二乐段开始通过师生配合的形式给学生体验的过程,在“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四)技术及学教具准备制作PPT教学课件,使用软件截取视频文件,

8、画图工具制作歌谱。学生人手一张写着音符唱名的卡片。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状 况问 题对 策接触过短小的外国儿童歌曲。对这样风格独特、并带有鲜明特点的电影作品没有认识和了解。从第二乐段入手,让学生熟悉歌曲,最后师生分别扮演电影中角色演唱,使学生感受了解歌曲。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聆听音乐作品哆来咪,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欢乐情绪,在欣赏过程中,对歌曲产生兴趣,并逐渐喜爱这首音乐作品。(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从部分到整体的欣赏方法。从歌曲的第二乐段入手,通过聆听视唱、师生互动等方法深入赏析,然后加入第一乐段再整体欣赏分析哆来咪的音乐要素和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

9、。(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哆来咪的创作背景,并能够视唱第二乐段的旋律及歌词。2.能够准确划分哆来咪曲式结构,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哆来咪的聆听与赏析,感受表现音乐欢快的情绪。(二)教学难点哆来咪音乐情绪的体验和表现。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 导入课题环节目标:以旧引新,导入“哆来咪”这三个音符,进而导入“哆”到“西”这七个音符。 活动1.1:巩固复习教师活动:播放快乐的哆来咪歌曲录音,学生边进教室边动情演唱,感受歌曲快乐的情绪。活动1.2:谈话导入教师谈话:唱着快乐的“哆来咪”,我们开始了音乐课的学习。从上第一节音乐课开始 ,老师就教同学们认识了三个

10、音符“哆来咪”,直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完整的七个音符“do re mi fa sal la ti”,这些美妙的音符带给了我们许多快乐的享受 ,今天这七个音符又给我们带了一首歌曲,我们先看看第一个音符“哆”带来的旋律是什么?(二)欣赏第二乐段环节目标:视唱旋律,感受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活动2.1:出示第一个音符,并在教师引导下视唱由“哆”引出的第一句旋律: 活动2.2:按着音阶的顺序出现七个音符和音符后面的旋律活动2.3:学生按旋律出现的顺序视唱歌谱,不需要过多强调,只要熟悉即可。活动2.4:教师引入歌词,并用课件边出示歌词边演唱。活动2.5:教师学生配合演唱歌词:生唱第一个音,老师唱后边歌词活

11、动2.6:手持“do re mi fa sal la ti”卡片的同学分别站起来演唱属于自己音符的那一句歌词。效果分析:从第二乐段入手聆听,感受音乐主题旋律,让学生熟悉演唱歌曲,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三)、教师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环节目标:了解歌曲出处及创作背景活动3.1:教师出示课件图片介绍哆来咪电影讲的是美丽活泼的修女玛利亚来到失去了妈妈的一个有着七个孩子的家庭里当家庭教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带着孩子们去郊游,她给孩子做漂亮的衣服,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唱歌,唱了许多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最后玛利亚和孩子们的爸爸结了婚,成为了他们真正的妈妈。他们组成了一个家庭合唱团,123就是其中最著名

12、的一首,我们唱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们一定想听完整的吧,那就要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配合来演唱好吗?效果分析:学生了解了作品的由来,非常兴奋,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四)、欣赏第一乐段音乐,熟悉旋律。环节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演唱,熟悉音乐。活动4.1:师生配合演唱第一乐段,其中的歌词“ABC、do re mi和do re mi fa sal la ti”由学生演唱。活动4.2:学生演唱第二乐段:手持卡片表演,可以加入动作演唱。效果分析:师生配合演唱第一乐段,类似于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充分体现了师生配合下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第二乐段学生分别手持“do re mi fa sal la ti

13、”的卡片表演,更加使歌曲的演唱活泼而生动,使学生完全的融入到歌曲之中。(五)、欣赏全曲环节目标:通过看电影视频,整体聆听哆来咪,熟悉歌曲,感受两段音乐情绪、速度、力度。活动5.1:教师播放电影视频哆来咪活动5.2:对学生进行音乐要素知识的提问,同时教师板书: 哆 来 咪 A B 稍慢 稍快 中强 中强 很强 抒情 欢快活动5.3:再次欣赏音乐之声中哆来咪视频,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效果分析:整体聆听感受了作品,学生不但从感性方面认知了作品,也从理性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六)、结束部分环节目标:通过学生说收获,获取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信息;通过回忆全曲结构,引导学生横向梳理乐曲结构;活动6.1:听完

14、全曲,请学生整理乐谱,说说聆听这首乐曲的收获。活动6.2:学生发言:知道两部分的音乐情绪、知道作品出处。活动6.3:教师最后总结是音乐的魅力使玛丽亚留在了这个家庭中,同学们要好好学习音乐。效果分析:让学生知道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六、学习评价方式1.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参与方 式 评价效果第一次评价:听辨歌曲乐段旋律 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全员参 与反馈及时、便捷,对学生的选择教师一目了然。第二次评价:听辨歌曲音乐要素 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全员参 与学生选择;教师掌握本班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的情况。2.完成音乐学习评价单,体现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及教学效果!七、教学设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作了充分的研究调查,教学目标制定更清楚明确。培养中年级学生结合乐谱听赏音乐的能力,让乐谱成为感受与欣赏的重要媒介,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其次,充分发挥表现领域中的“识读乐谱”和“演唱”,在音乐欣赏中的推动作用。教师的范唱,为教学环境营造出悠扬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的学唱,为分析音乐、感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