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54472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安徽高三联考模拟卷一语文考试范围:学科内综合,第二轮复习用卷。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人在偏离传统的诉求吗?梁凤莲文坛先前的焦点与如今的焦点,可谓是冰火两重天,那时是以作品、以对精神层面的介入、以人性的关爱为着眼点的,围绕着作品而展开的世象,是纯粹和具有人文探求的意义的。而如今,什么能被炒作,什么能抢夺眼球制造话题,供消遣娱乐或者恶搞,什么就被放大、被突显、被广而告之。当一切被从神坛上拉下来,当一切被市场化之后,文学也不复神圣,其出路与归途,似乎是越来越狭窄,也越来

2、越随波逐流。它不再担承更多的责任,也不再被赋予更多的承诺。在表面背后,幸而多数作家在所谓的娱乐视线的焦点之外,仍然恪守着他们的道义,承担着他们对文学的本分,恪守着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诚然,这就是文学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是其在时势的风雨侵蚀后依然能情怀不老的力量所在。文学与娱乐搭上线,是和它要摆脱现时的处境有关,还是与文学在时下的德性变异有关?要急欲和市场一体化,要急欲在名利均沾中获得份额,不是期求在修炼中完善,就只能在堕落中寻找藉口,这无疑是透视真相的出口了。也许,这种走向远非人们的期待,但却又是身不由己参与的狂欢。当文学以及文化被人们擎举在眼前的时段里,人心是单纯而充满了敬畏的,一如八十年代的

3、读书热与知识热,让人缅怀。人们关注的是作品,或者是文化现象延伸的内涵,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是经由文学祈求而获得的一种向上的引力。而当一切都趋于商品化的时段,人们关注的是被快速地明星化的名人文化人,消遣的是经由他们的奇巧淫技而催生的时闻或者噱头,至于作品,不过是其中的道具之一,再也不会承载更多。为本位利益吆喝,而不是为追求的道义呐喊,文坛一旦沦为货真价实的名利场,很多的浮世绘自然就见怪不怪,还能作什么苛求与苛责。文坛秩序的有序,从业人员的品性,批评的底线,作品的品质,与市场化的较劲,与人心不古的抗衡,其实就体现在如何维护和守卫文学本身的价值,从业者的职业良知,以及自身的专业追求的取向上。假如文学不

4、能对社会文化的提升与人精神的净化及灵魂的安抚,具有更正面更积极的意义,那么其存在必定可疑。为利益呐喊,本无可厚非,市场化的游戏规则之下,派生的种种功利至上,亦是一种生态。然而,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操守,恐怕亦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其实,和文学关涉的各种创作、各种行为,假如失去了承担,失去了秩序,尤其是失去了真正的纯粹,那么,它的社会性,它的分量和价值,显然不可能具备更多。文学的种种泡沫,文化人行径的混乱和混浊,文化事件的无序与匪夷所思,都是因为没有一种职业的操守与自律,或者说是失去了从业敬业最起码的底线。假如文学的内驱力不是对真善美追求的信仰,假如文学最终想要抵达的是利欲熏心而不是创作与信仰的自由,

5、假如那些藉文学之名而招摇的种种德性,依然是无法遮挡真相的,那么这样的文学无法具有理想与责任,而操此行当的人更无法具有境界与品格,甚至人伦起码的良知与良心都会丧失。没有道义的文学是苍白的,而没有担当的文学史则是悲哀的。 (选自文艺报,2010年02月24日,有删改)1下列对于现代文人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的很多文人很少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性美,更多地关注名利,把所有的目光投向炒作价值上去了。B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一些有责任感的作家仍然坚守着他们的道德底线,用自己的良知写下人类的真善美。C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作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他们只有投入到市场经济的规则中才能关注

6、现实,关注人性。D现代文人只有远离现实社会中的利益与诱惑,才能坚守住起码的道德底线,真正使文学作品体现出人性美。2下列对文学与传统诉求关系的理解,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的诉求要求文学须反映人的精神世界,探求人的心灵世界,与丑恶做斗争,追求人类的真善美,具有理想与责任。B文学的发展不是总是与传统诉求的要求相一致的,有的时候可以与之有差距,这种差距的大小并不能说明文学责任的缺失。C文学与传统诉求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文学决定着传统的诉求,传统的诉求须通过文学里面的作品反映出来,二者相互依存。D传统的诉求要求文学在肩负时代责任时,应具学会拒绝诱惑,只有这样才能在娱乐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本

7、质,充分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生生不息的力量是诸多默默无闻的作家对文学的执着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利益拒绝的良知。B在娱乐化的影响下,文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保持传统的同时,更加具有活力,这是文坛市场经济的结果。C在时下背景中,文学应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关注人性的美善美,这样才能体现出传统诉求对文学的要求。D时代环境的变化和文学的特殊使命,对维护和守卫文学本身的价值,提高作家的良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也。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余里,便骑善游。梁末,海宁、黟、歙等县及鄱阳、宣城郡界多盗

8、贼,近县苦之。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侯景之乱,灵洗聚徒据黟、歙以拒景。景军据有新安,新安太守湘西乡侯萧隐奔依灵洗,灵洗奉以主盟。梁元帝于荆州承制,又遣使间道奉表。刘神茂自东阳建义拒贼,灵洗攻下新安,与神茂相应。神茂为景所破,景偏帅吕子荣进攻新安,灵洗退保黟、歙。及景败,子荣退走,灵洗复据新安。进军建德,擒贼帅赵桑乾。仍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助王僧辩镇防。迁吴兴太守,未行。绍泰元年,授使持节、信武将军、兰陵太守,常侍如故,助防京口。随周文育西讨王琳,于沌口败绩,为琳所拘。明年,与侯安都等逃归。高祖崩,王琳前军东下,灵洗于南陵破之,虏其兵士,并获青龙十余乘。侯瑱等败王琳

9、于栅口,灵洗乘胜逐北,据有鲁山。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朝廷深嘉其忠,增其守备,给鼓吹一部,因推心待之,使其子文季领水军助防。是时周遣其将长胡公拓跋定率步骑二万助皎攻围灵洗,灵洗婴城固守。及皎退,乃出军蹑定,定不获济江,以其众降。因进攻周沔州,克之,擒其刺史裴宽。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光大二年卒,时年五十五。(选自陈书列传第四,有删减)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余里闻:

10、出名、有名望B灵洗聚徒据黟、歙以拒景聚:会合、集合C华皎之反也反:反叛、谋反D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躬:弯腰、鞠躬5下列几句话中,全都表现程灵洗战功事迹的一组是(3分) ( )灵洗聚徒据黟、歙以拒景灵洗攻下新安,与神茂相应进军建德,擒贼帅赵桑乾灵洗于南陵破之,虏其兵士灵洗斩皎使,以状闻因进攻周沔州,克之,擒其刺史裴宽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程灵洗是新安郡海宁县人,年轻时因为勇猛且有气力而著名,步行每天能够走两百多里路,擅长马术和游泳。B侯景之乱时程灵洗聚集众人守卫黟、歙两地,抗拒侯景叛军,太守萧隐投靠他,程灵洗被推为主盟。C高祖驾崩那年王琳叛军东下,

11、程灵洗在南陵打败他们,俘虏了他的士兵,并获得了十多匹青龙马。D程灵洗性情严厉急躁,对待下属非常苛刻,士兵犯小罪不问青红皂白就受到责罚,士兵们离开他投奔他人。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2)是时周遣其将长胡公拓跋定率步骑二万助皎攻围灵洗,灵洗婴城固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小重山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注章良能:(?1214)字达之,归安(今湖州)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嘉定

12、七年卒于任所,谥文庄。8词的上阕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9在下阕中整理为什么说“无寻处,惟有少年心”?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1)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4)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5)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6) ,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7)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8) ,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母爱的标本黄邦在

13、查尔斯是著名的动物标本整理师,而他的母亲罗丝却是国家动物保护协会的忠实会员。母子俩的关系一向非常紧张,平时很少往来。这年夏天,查尔斯爱上了一个名叫索菲娅的金发女郎。索菲娅的父亲是个大房地产商,酷爱珍藏各种动物标本。他告诉查尔斯,若想娶到他女儿,必须用一件特殊的礼物一一印度白虎的标本作聘礼。为了心中的美人,查尔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在查尔斯准备停当,整装待发时,多日未曾了解的母亲罗丝忽然出现在他面前。罗丝一进门就沉着脸质问儿子:“你是不是要去印度捕杀白虎?”查尔斯奇怪母亲的消息怎么会如此灵通,他冷冷地答了句:“不错!”背起沉重的行囊就要走。“站住,你知不知道印度白虎有多么珍贵?”罗丝拉住儿子的胳膊质问。“我知道,可是跟索菲娅比起来,一只畜生也(这个字可以删除)算不了什么。”查尔斯去掰母亲的手,但罗丝死死地抓住他不放。情急之下,查尔斯一咬牙,把母亲推倒在地。罗丝没想到儿子会这样,又急又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