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要点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54405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要点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防医学要点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防医学要点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防医学要点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防医学要点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要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要点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医学整理重点知识 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根底医学、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环境因素对*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病因并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对策和措施的综合性学科。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得对医学本质的概括和对医学的总的看法。3.*health: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4.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为了预防疾病、促进*,依据预防医学原理采取的一系列防治疾病社会活动。5.初级卫

2、生保健PHC primary health care:最根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表达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效劳。6.*促进health promotion: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的全过程,是一种协调人类和环境的战略,他规定了个体与社会对*各自所应担负的责任。7.环境environment:围绕人类的空间及其包含的各种因素,为人类生存提供空气、水和食物等必须条件,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开展。8.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围绕人类的周围,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一切自然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总体。9.原生环境primit

3、ive environment:天然形成的未收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10.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的影响,使天然形成环境条件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11.生态系统ecosystem: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12.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在一定时间,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以及个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13.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

4、lution: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作用,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到人体的*。14.公害public nuisance: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而引起对居民*的严重危害和生态破坏。15.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如痛痛病、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等。16.生物富集作用bioaccumulation:环境中*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17.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s: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理化和生物因素

5、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响所形成的理化性状与第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18.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长期接触*些环境污染物时,如果机体吸收污染物的数量超过排泄污染物的数量,污染物在体的数量逐渐积累增多。19.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的被分解并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体蓄积,但该物质再在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课逐渐积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响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20.环境自净environmental self-purification:污

6、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物到达自然净化的过程。21.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及量的增加,机体所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而随之变化的关系,即表示化学物质的摄入剂量与*种生物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22.剂量-反响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群体中产生*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频率随之变化的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摄入剂量与*种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23.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大气温度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24.大气污染air pollut

7、ion: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到达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和福利会环境污染的现象。25.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由于汽车尾气中的NO*和碳氢化合物在不良气象条件和不良地理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响产生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淡蓝色烟雾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成分为臭氧和过氧酰基硝酸酯和甲醛等。26.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数量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地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睡得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或破化生态环境的现象。2

8、7.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municable diseases:即水性传染病,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改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28.水体富营养化:当湖泊、水库、海湾等环流水体接纳过多磷、氮的污水时,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29.地方病endemic disease:局限于*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一类疾病。30.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并且到达一定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畜*的现象。3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logical di

9、sease:由于地球外表化学因素分布不均匀,使*些地区得水和土壤中*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些特异性疾病。32.营养nutrition:食物被摄取后,经过体的消化吸收和代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生物学过程。33.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可为人提供能量、参与机体构成成分合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34.根底代率BRM:人体处于根底代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外表积或每公斤体重的能量消耗,日常工作中,常用静息代率RMR代替。35.食物链效应TEF thermic effect of foo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DA,是食物在消化、吸收、转运、代、储存过程

10、中所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热量。这种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的额外消耗为食物链效应。36.食物的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些事物所富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的需求程度,主要取决于事物所富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以及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利用的过程。37.估计平均需要量EAR:*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38.推荐摄入量RNI: 可以满足*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适当的储藏。39.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人群*种营养素的摄入量。40.可耐受最高量UL:平均每

11、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量,主要用途时间差过人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防止发生中毒。41.必需氨基酸EAA essential amino acid: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42.必需脂肪酸EFA: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亚油酸转化为花生四烯酸,亚麻酸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稀酸)。43.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食物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不能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他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

12、,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须氨基酸即限制氨基酸。44.维生素vitamin: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特异代反响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45.合理营养reasonable nutrition: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食中应包括人体需要的足够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间的平衡,防止缺乏或过多,以满足机体代和维持*的需要。46.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47.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食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食用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

13、、亚急性疾病。48.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即生产性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对劳动者的*、平安和作业能力可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49.职业性损伤: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损害。50.毒物to*icant: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51.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icant:即职业性毒物,生产过程中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52.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

14、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病症和体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的疾病。53.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即职业性多发病,职业因素并非是所患疾病唯一直接原因,而只是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表现为特定职业人群该病的患病率升高、潜在的疾病显露和易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的疾病。54.工伤occupational trauma:即职业性外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引起集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55.职业性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组织器官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机体组织的

15、突发性意外损伤。56.刺激性气体irritative gas: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多具有腐蚀性,常见的有:CL2、NH3、HF、SO2。57.窒息性气体suffocating gas:阻碍机体氧的供应、吸入、运输和利用,从而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的一类有害气体,按机制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和化学窒息性气体。58.生产性粉尘productive dust: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长时间漂浮与生产活动中的固体颗粒。59.矽肺silicosis: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60.尘肺pneumoconiosis:由于生产

16、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61.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工作环境中存在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考根底,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62.中毒heat stroke:高温条件下由于热平衡与水盐代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以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64.永久性听阈移位PTS 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由噪音或其他因素引起耳器质性病变,人体出现不能恢复到正常听阈水平的听阈升高。1.预防医学的研究容.研究环境与*的关系,研究环境因素对*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探索改善和消除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利用有利因素的措施和原则等研究各种疾病、*状况或生理特征在不同时间人群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