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535852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引法生产线工艺流程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引法安全操作规程一、加料:1、采用专用夹具吊夹电解铜运送到炉盖上烘烤备加,不允打开小门烘烤干的电解板,除用到有水份的原料,允许打开小门插入炉内烘烤,但不允许插进木碳层,更不允许插进铜液烘烤。两种做法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存在。2、根据液面指示线加料,加料范围控制在:上不超过上指示线,下不低于下指示线。超过上线会发生液面过高,铜液烧毁结晶器,导致水进入炉内引发意外爆炸事故;低于下线会使铜液跟不上引速要求,引起铜杆内部结晶疏松达不到质量要求。每班至少检查一次液位自动跟踪器是否灵活可靠。3、加料时一律右手抓行车开关,左手扶住电解铜向下插放,放松后立即弯腰握住夹具上的拉绊,向上提起夹具返回夹起电解铜备

2、烤。4、加料时一定要均匀,绝不能因加料而引起液面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引杆疏松或木碳及鳞片被引进铜杆内。5、加料后电解板开始熔化下沉,当下沉到板材上端发红时,应立即用木棍把铜板压进铜液,并把木碳划过把中间液面盖好,防止进氧发生意外。(其间不允许任何人改动液位指示线)二、木碳、鳞片除氧复盖:6、熔化仓(加料仓)和净化仓(中仓)一律用木碳复盖,保温仓用鳞片复盖,这样对操作方便。所用材料必须绝对干燥。7、上班时一律先准备好木碳备用,选取木碳时一定要倒下来分捡,捡去木碳中碳屑部分和铁钉,挑块子木碳装袋运上炉台备用。8、干木碳允许直接投炉,但必须加在红木碳上面,待烧五分钟以上方可翻动木碳,以防冷木碳直接接触

3、铜液引起铜液溅出伤人。湿木碳一律装桶烧烤去除水份后方可进炉使用。严禁湿木碳和湿度高的树棍进炉使用,杜绝氢脆病的缺陷发生。9、净化仓木碳每两小时翻一次,每班至少加一次木碳,出一次灰;熔化仓要做到勤翻木碳,每班加两次木碳,出两次灰(具体情况根据木碳质量来定)。同时一定要出完灰加好木碳才可交班。班中和交接班时熔化仓和净化仓绝不允许有死灰存在。炉中木碳厚度一般控制在八十二公分之间。开启炉门时人一定要偏开站立,用钩子拉开小炉门,防止一氧化碳突然引爆伤人。10、保温炉隔氧用鳞片厚度以不见红即好,每班两次检查鳞片层,发现结块只能用小木棒挑出,绝不允许用金属类来清除结块。11、一定要撑握换木碳的时间,在换碳时

4、一定要把块子碳慢慢扒向近端堆起来,再慢慢把块子碳压下展开,把灰赶向远端,然后用抄子从近端高远端抄灰,出灰时要掌握两点:一、抄子尽可能不接触铜液;二、液面尽量不与空气接触。12、一旦出灰时液面接触氧气,加入木碳后立即用木棒翻动木碳,增加新木碳与铜液的接触面吸取铜液中的氧气。若当时疏忽,一般在十二十分钟后杆子上就会表现出来,一经发现,快速处理方法是:用木棒插入净化仓铜液中,插入深度以十公分为好。绝不允许达到十五公分,更不允许把木棒插入保温炉中吸氧这样做表面杆子很好看,但是铜杆内部已经结晶疏松和夹杂。三、上引铜杆:13、温度控制:国产铜控制在1145度1155度引杆,升降电压按在1148度和1153

5、度时换档调控温度;进口铜控制在1152度1162度引杆,升降电压按在1155度和1160度时换档调控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在20度25度最佳,进出水温差控制在15度,在进水温度低于或高于最佳温度时采取提高和降低温差的方式来控制引杆质量。引杆温度过高过低会引起铜杆进氧发红、结晶粗化、内部疏松、表面发毛龟裂等现象。14、结晶器准备:所有结晶器须经试压方可使用,试压0.30.4MaP三十分钟。先用M30*2的丝锥清理结晶器内螺纹,装配石墨模一定要到位拧紧,务必使石墨模端面结晶器模孔端面贴紧,可用细铜丝弯成直角小勾插进模孔测量,以推进不无阻碍即好。保护套一定要装好装紧,用玻璃水调合的耐火泥封闭好保护套与

6、模子间的间隙,间隙大的要用石棉线塞紧后再涂耐火泥封闭,防止铜液渗进保护套内而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然后把结晶器放在炉侧烘烤十五分钟方可使用。接上水管并确保水路通畅,水压在0.150.2MaP。同时配制好结晶器头部气封装置的石棉线。15、引杆:把引棒装上接引头,插入结晶器,使接引头伸出510毫米,插上定位销防止引棒滑进铜液内,把结晶器对应位置的鳞片划一小坑,约见铜液即可,结晶器就位,旋接加长杆,缓缓压紧上下两夹轮,加长杆出上轧轮后,旋下加长杆的同时松开下夹轮,在接引头将过下夹轮时慢慢压紧下夹夹轮,松开上夹轮,在接引头到达上夹轮时旋下引棒,并拧紧上夹轮,上下夹轮的拧紧程度以铜杆上不出压痕为佳。拧紧结

7、晶器头部气封,防止漏气发红,同时调节好水温度。出水温度过高要检查六分水阀和快速接头,防止堵塞的可能性。16、时常检查铸杆表面质量,检查冷却水出水温度情况,发现红杆要分析原因,是漏气还是进氧,先拧紧上气封后再查其他原因:发现裂纹立即更换结晶器。17、检查应线圈位置是否正确,线圈、水套和自耦变压器线圈供水是否通畅,水温是否太高,以上电器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对水套每一个半月清理一次,线圈每个月清理一次,清理时一律切断电源清理,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氧气清理。18、引杆速度调节:1#2#炉在170V到200V之间,180V等于60公分;3#炉在900到1100转之间,960转等于60公分。 在生产或保温降温换

8、档时绝不允许低于180V换档。在150V熔沟就会冻结拉断了,会引起熔炉报废的重大事故。 加料液面高度绝不允许超出液位高度上指示线。结晶器插入铜液深度,以结晶器保护套上沿比铜液面上高20到30毫米最佳,这一点是液位自动跟踪器的上沿线,降下25到30毫米是自动跟踪器的下沿线。 所有带潮湿水份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炉内。 绝不允许把木棒插入保温炉内除氧。 插板式电器换档时一定要切断电源换档,手绝不能靠近插板铜件。19、结晶器修复:要点是绝不能渗水漏水和内胆胆管弯曲两项。铜杆开裂都是由胆管弯曲引起的,修复胆管一定要用专用芯棒插入胆管,用木棒或木锤一边滚敲一边推进,滚敲一定要防止损坏胆管根部。芯棒插入修复后

9、的胆管中一定无阻自如,且芯棒处于装模孔的中心位置。修复后的结晶器经试压完好,立即装配好模套,封好模套间隙,放到台下炉边架子上烘烤。20、铜杆引出后经导向轮,经各自的木梳槽位和分线架槽位送入收线机,经导向轮进夹轮组夹紧送出,调整打弯轮铜杆即自动打弯成圈。在一层到满时,先把收线盘倒转使铜杆自动放大落下后,再行放松打弯轮,使铜杆成圈到恰当位置即可。21、收线时发现红杆和开裂的立即剪除,并通报炉台立即解决。 千万别把夹轮当轧轮。五、停电停水处理:22、在有通知停电的情况下,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是否要降低液面后保温,若停电时间长,一定要停电前三到四小时就开始降低液面,同时一定要提升结晶器,收完铜杆,

10、以防损坏模子;若时间短可以不提升结晶器,直接切断引杆电源即可。提前打开应急水阀。23、无通知突然停电,立即打开应急水阀,回复引杆电位器,调低水套和结晶器的出水量,复盖好熔化炉木碳。若遇无保温用电,应立即人工提升结晶器,严防烧坏结晶器引起重大事故。24、保温温度控制:短时间控制在1140度左右,长时间控制在1130度左右,绝对不能低于1125度。25、突然停水,立即打开应急水阀,再打开应急备用水泵。若遇两者均无水可供,不论采用任何方法都应立即提升结晶器,熔沟电压全部回复到180V。通知机电部门速查修恢复供水。26、检查停电停水后各工序留下隐患,并及时消除,确保来电来水正常生产。六、设备设施保养与记录:27、对各润滑点每班加油一次,对各种设备设施做到有序地清洁保养。确保场地整洁。28、做好引杆数据记录、结晶器和模子使用记录、生产用料记录、以及生产中的异常情况都必须记录在案,同时做好交接班手续。 停电时一定要立即打开应急水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