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牧童之歌 5|花城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53383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牧童之歌 5|花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牧童之歌 5|花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牧童之歌 5|花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牧童之歌 5|花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牧童之歌 5|花城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设计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材分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

2、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 ?牧童之歌?是一首四句体歌曲 ,在乐段内部采用了并置式比照手法。第一、二乐句的音乐与第三、四句的音乐形成鲜明的比照。作曲家将生动活泼的节奏与浓郁的哈萨克民歌音乐巧妙地结合 ,刻画出哈萨克儿童天真活泼 ,勇敢

3、豪放的性格特色。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区分与模仿 ,感受连续附点在歌曲中起到的作用 ,并能有感情、准确地表演唱。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与音乐表现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通过歌声与动作表现歌曲 ,并形象地表现小牧童的活泼与欢快。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情

4、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也比拟喜欢直较的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迷人的画面 ,动听的旋律 ,热情的舞蹈 ,让学生在不断感受音乐文化的气氛中掌握新疆音乐的根本要素 ,积淀音乐情感 ,进而准确动情地学唱 ,表演歌曲。教学重难点1、准确、形象地演唱、表现歌曲 ,体会牧童放牧时欢快愉悦的心情。2、旋律中连续附点节奏的准确掌握。教法学法本课我采用直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动画 ,使学生在听和中直接感受音乐作品的整体形象与风格 ,并从节奏入手 ,解决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象吸引学生 ,让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歌曲。设计理念音乐根本

5、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学习 ,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三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 ,所以本课以欣赏新疆牧民生活短处做铺垫 ,让学生对牧民生活有感性的认识 ,再以模仿马蹄声 ,创编舞蹈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扎实学好歌曲。教学教程感受与聆听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趣1、导语引入: ,今天 ,我们一起去一个景色迷人的地方吧 ,跟着老师的镜头边看边想:1你看到了什么画面?2从画中你想到了什么地方?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短片 ,让学生对牧民生活有感情的认识。2、播放课件:1请学生答复下列问题。2师提示:a、迷人的草原 b、听到马蹄声 c、模仿马蹄声二节奏练习 ,引入新

6、课。1、生模仿马蹄声:“嗒嗒 嗒嗒师出示节奏: 2、师生拍手练习表现马蹄的节奏。3、师模仿马蹄声 ,并出示节奏。4、师生齐拍附点节奏 ,比照感受。设计意图:由马儿的脚步声 ,引出教学难点节奏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稳固节奏5、揭示新课 ,板书课题。1导语:这样表现马儿跳跃奔跑的节奏在一首歌中就能听到 ,请听2播放歌曲。你听到马蹄声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板书:牧童之歌交流与实践三理解歌曲 ,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 ,思考问题。a、听了这首歌感受怎么样?b 、这首歌描写什么景象?(教师范唱 ,启发学生答复下列问题)2、学习歌词 ,突破难点。1有节奏读歌词 ,注意第三句附点节奏的读法。2

7、寻找歌曲中“马蹄声节奏的乐句。3、学习旋律 ,突破重点。1跟琴练唱歌谱;2跟伴奏音乐完整唱旋律。3填唱歌词 ,师生共同解决难点。4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 ,从有节奏读歌词、模唱旋律、填唱歌词到对每一次演唱提出具体而不同的要求 ,让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4、理解歌曲 ,动情演唱。1导语: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是那样的轻快 ,我们在演唱时要注意什么?活泼、热情、欢快2带着以上感情跟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创造与升华5、创编动作 ,表现歌曲。1导语:新疆的孩子都是能歌善舞的 ,这首歌除了用歌声表现外 ,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生议论交流行 ,就挑大家都喜欢的舞蹈和小乐器来表现吧!2一组同

8、学分别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指导。3一组同学选自己喜欢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4生分组汇报创编成果 ,师向学生学习动作。5师生共同汇报学习成果。设计意图:由有感情演唱歌曲 ,到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音乐热情愉快的气氛 ,使教学到达高潮。四拓展欣赏 ,聆听乐曲1、捷克民歌?牧童?2、钢琴曲?牧童短笛?设计意图:比拟不同地域的牧歌 ,让学生理解音乐、了解不同音乐可以表现出不同地域的风情!五总结教学 ,课后实践。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 ,他们也都用自己的方式歌唱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各民族紧紧手拉手 ,都来保护我们的大草原!六作业超市板书设计牧童之歌教学反思针对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 ,我利用多媒体音像资料 ,采用直观教学法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那么 ,按着奏听模唱创赏的程序一步步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不同的牧童音乐形象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情画 ,增加学生的音乐体验和积累 ,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 ,使我们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的接受美的熏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