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53232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的主题设计者单位(学校)学科领域适合年级课程标准所需时间概述(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学习目标(任务、成果)学习策略(情境、模式、方法)学习资源(材料、工具)学习活动(过程、结构)学习建议(必要时填写)学习评价(范例、量规)其他要说明的事项(致谢)表1以活动过程为线索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活动课程标准-S绩效指标表2以绩效指标为线索的学习活动安排(适用于学前小学2年级B级标准)-S绩效指标学习活动课程标准1.会使用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技术设备,部分学生会简单操作计算机,能够运用术语进行简单的技术交流。(I、皿)2.能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运用各种媒体和技术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口)3.在使用技

2、术时,可以和同伴、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人协同合作。(皿、V)4.能在他人的支持、帮助下,运用技术工具收集资料、交流经验、创作自己的作品。(W)5.能使用技术资源(如玩具、照相机、简单工具软件)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并能相互交流。(口、皿、IV)6.能自觉遵守技术系统和软件的使用规程,在使用技术时表现出积极的和负责任的态度。(V)*表中S为中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简称表3以绩效指标为线索的学习活动安排(适用于小学36年级B级、学前2年级A级标准)-S绩效指标学习活动课程标准1.会使用计算机、录像机(、机)、录音机以及其他技术设备,并能用准确而恰当的术语进行技术交流。(I、皿)2.能在他人的指导、帮助

3、下,运用各种媒体和技术资源开展学习活动。(II)3.在使用技术时,可以和同伴、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人协同合作。(皿、V)4.能在他人的支持、帮助下,运用技术工具收集资料、交流经验、创作相应的多媒体作品。(w)5.能使用技术资源(如智力玩具、数码相机、常用工具软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能相互交流,说明自己的观点、想法。(口、皿、IV)6.能自觉遵守技术系统和软件的使用规程,在使用技术时表现出积极的和负责任的态度。(V).*表中S为中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简称表4以绩效指标为线索的学习活动安排(适用于初中79年级B级、小学36年级A级标准)-S绩效指标学习活动课程标准1.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多

4、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技术设备,初步评价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技术的优缺点。(I、V)2.会选择恰当的技术系统和软件来支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口)3.会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能初步评价资源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倾向性。(口、V)4.能有效地运用技术与他人充分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作品。(W)5.会利用通讯技术和在线资源(如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参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口、皿、IV)6.能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知道不正当使用技术和资源的危害。(V)*表中S为中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简称以绩效指标为线索的学习活动安排(适用于高中10

5、12年级B级、初中79年级A级标准)-S绩效指标学习活动课程标准1.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必要时会把相关设备连接成具有一定功能的技术系统;知道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I、V)2.会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和相应外围设备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促进集体合作与课程学习。(口、皿)3.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技术资源设计、制作、发布、演示自己的或集体创作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和交流课程学习的成果。(口、皿、IV)4.通过网络或其它方式,与同伴、教师、专家及其他人一起研究与课程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交流观点、信息,并能讨论解决方案。(皿、IV)5.能选择并使用合适的技术工具和技术资源完

6、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问题。(IV)6.能积极地使用技术。在使用技术时能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知道不正当使用技术的后果。(V)*表中S为中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简称。表6以绩效指标为线索的学习活动安排(适用于高中1012年级A级标准)-S绩效指标学习活动课程标准1.能从整体上分析在社会中广泛使用技术的利弊;能根据需要设计和构建适合自己使用的技术系统,并能识别、解决技术系统常见的硬件、软件问题。(I、V)2.会有效地选择适当的技术工具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及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口、IV)3.能经常而又有效地使用网上资源支持学习、研究、交流和创作。(口、W)4.会使用技术工具和资源来管理、交流个人信息或专业信息。(W)5.能与同龄人、教师及其他人合作,利用新技术环境(如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仿真技术)进行创新性研究。(皿、IV)6.自觉遵守并倡导他人合法地使用技术和资源,能积极利用技术解决相关问题并能做出适当评价,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V)*表中S为中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简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