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532073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索特万207井施工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份 地质设计1.1 基本数据1.1.1 井名:万 207 井1.1.2 钻井类别:采卤水平井(探采结合井); 为了了解矿区内岩盐的变化,先施工先导直井探岩盐情况。1.1.3 地理位置:重庆市万州区龙宝管委会高峰镇1.1.4构造位置:万县向斜中段南东翼,在东17井西约900m;在206 井井口北东 41方向,地面距206井约 644m。1.1.5 井口座标(地面):207 井井口坐标: X:3399404.569 Y:496742.691H: 394.728m( 地面 ), 补心高 :4.8m。206 井井口座标: X: 3398922.005 Y: 496317.298H: 390.35

2、5m(转盘面), 补心高:4.8m。1.1.6设计完钻井深:先导直井终孔井深3152m (预计),水平井完钻井深3536.14m (预计)。1.1.7 设计完钻层位及要求:先导直井钻至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巴一段一亚段(T2b1-1)最下部盐层底界 以下约10m,打水泥回填直井下部井段至造斜点以上50m位置,然后造斜 施工水平井段至 206 井最下部盐层建腔位置与206井对接连通完钻。1.1.8 目的层: 巴东组巴一段一亚段( T2b1-1)。 预计含盐段垂深 3098-3142m。1.1.9 完钻方式:后期完钻1.2 钻井目的及设计依据1.2.1 钻井目的:(1)为进一步探明索特高峰盐矿在万忠公路

3、以北的三采区岩盐层埋深 及赋存情况。(2)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含盐系地层及上部地层含油、气情况。(3)建成水平井与206 井对接连通,实现采卤生产。1.2.2 设计依据(1)四川省万县高峰场岩盐矿区勘探地质报告(2)根据 206 井、东 17 井、东 16 井、202 井、103 井、104 井、105 井、106井、万盐1 井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3)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22002)。( 4)井矿盐钻井技术规范( QBJ20387)。(5)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SY/T5088-2008)。(6)钻井工程技术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 版)。1.3 钻遇地层及分

4、层本井地表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完钻地层为三叠系 中统巴东组巴一段一亚段(T2bi-i)。钻遇地层层序由上至下(从新到老)分 述如下:地层简表地层地层垂深分层 厚度(m)岩性描述系统组段代号(m)中统上沙 溪庙 组J2S10051005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岩及浅绿灰、浅 肉红、紫灰色细粒砂岩夹灰紫色钙质细粒砂岩、 紫灰色细砂岩及灰绿色粉砂岩。侏下沙 溪庙 组J2XS1565560紫红、暗紫红泥岩夹粉砂质泥岩及浅灰 绿、浅肉红色细、中粒砂岩、紫灰色粉砂 岩。顶部为浅灰绿色泥岩(叶肢界层),底 部为杂色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罗新田 沟组J2X1725160深灰色粉砂质页岩,黑

5、灰色页岩夹紫红 色泥岩,灰白、浅肉红色细一中粒砂岩,褐 灰色含生物(瓣鳃)钙质粉砂岩。中下统自流 井组大安 寨段J1-2Z3182196黑色页岩夹褐灰色介壳灰岩,顶、底为 介壳灰岩。系马鞍 山段J zJ1-2Z189574黑色页岩夹深灰色钙质页岩,粉砂质页 岩及浅灰色泥质粉砂岩。尢Fr 东岳 庙段J1-2Z1192530浅灰、灰白色钙质细、中粒砂岩夹黑灰 色页岩。下 统珍珠 冲组J1Z2153228浅绿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灰色中粒 砂岩及暗紫红泥岩,下部深灰、紫灰色泥岩 夹灰色中粒砂岩。上须家河组上亚段丁3幼2368215白灰、浅灰色中粒砂岩与黑灰色页岩不 等厚互层夹煤线(层),顶部为浅灰色

6、中粒 砂岩夹深灰、紫灰色泥岩。统下 亚段2478100黑灰、深灰色页岩夹浅灰色细一中粒砂 岩及煤线(层)。T2b3-3253456深灰色泥晶泥质灰岩及石灰岩。二二T2b3-2261480上部黑灰色钙质页岩夹深灰色泥晶泥 质灰岩,顶为硬石膏岩,卜部灰白色硬石膏 岩及深灰、灰色泥晶泥质灰岩。中巴段T2b3-12764150深灰色泥晶含泥质灰岩及泥质白云岩 夹石灰岩,白云岩及浅灰色硬石膏岩。上部 夹黑灰页岩,下部夹紫红色泥岩(含钙质)。一T2b2-2282763紫灰、紫红色泥岩夹灰色泥晶含膏质泥 质白云岩,白云岩及硬石膏岩,顶为泥岩, 底为黑灰色页岩。叠东段T2b2-12952125浅灰、灰色泥晶泥

7、质白云岩夹含膏质含 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硬石膏岩,卜部夹一层 深灰色含泥质含白云质灰岩。T2b1-3301765灰色细粒硬石膏岩夹灰色泥晶白云岩及泥 质白云岩。系-一-T2b1-2309275顶为深一浅灰色泥晶石灰岩,中部为膏质 白云岩,底为条纹状硬石膏岩。统组段T2b1-13152(未 完)60 (未 完)岩盐夹深灰色盐质硬石膏岩,顶、底 为深灰色含白云质硬石膏岩夹泥质白云岩。 岩盐垂深:30983142m。1.4 地质录井工作录井要求:要求全部录井资料齐、全、准。1.4.1录井技术要求按全国井矿盐钻井技术规范QBJ202-87标准执 行。1.4.2 岩屑录井(1)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及

8、其以上地层每5m取样一件,巴东组 地层每2m取样一件;各分层界面附近应适当加密取样,所取样品必须具有 代表性。(2)每件样品重量不应少于400g,所取砂样应淘洗干净,至见砂样本 色,砂样应采用电炉方式进行烤干。(3)迟到时间测定:井深500m至2000m,每钻进100m测定一次, 2000m 至完钻每 50m 测定一次;迟到时间的确定应采用理论计算与实物测 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4.3 钻时录井从开钻至完钻每钻进1m记录钻时一次;若遇蹩钻、跳钻、井漏、井涌、 井喷等现象应详细记录发生的垂深、层位、钻井参数及处理结果。1.4.4 泥浆录井 每班测泥浆全性能、半性能各一次,若发现油、气、水显示、

9、泥浆性能异常应及时汇报并适当进行加密观测。1.4.5 氯离子滴定自须家河组(T3xj )开始滴定,连续测定Cl含量,间距与岩屑录井同 步进行,若发现异常应加密测定,但必须先做背景值测定,其溶液标准应 保持全井一致。1.4.6 简易水文观测 每班应测量洗井液漏失量两次,若遇井涌、井漏、井喷、油、气显示 及氯离子大幅度上升应进行加密观测,并详细记录其时间、层位、井深、 井涌(漏)量、喷势、喷出物以及泥浆密度、粘度变化等基本数据。1.5 地球物理测井1.5.1 地质测井:先导直井终孔后需进行1:500 自然电位、自然伽玛、 视电阻率(顶、底lm)、井斜(点距20m)、井径、流体、井温等测井。1.5.

10、2 工程测井:固技术套管后需进行声幅测井。1.5.3 根据地质、工程需要或建设方要求可增加测井项目和次数。1.6 井身质量及井身结构1.6.1 直井段最大井斜角不超过 7,相邻两点间方位角变化不超过 45,全角变化率不超过 2.75/30m。1.6.2 井深校正下技术套管前,完钻后各校正井深一次,要求误差不大于0.5%。1.6.3 固井质量(1)表层套管固井,水泥浆平均密度不小于1.85g/cm3,固井水泥浆返高 至地面。技术套管固井,水泥浆平均密度不小于1.85g/cm3,固井水泥浆返 高至地面。(2)技术套管管内试压12MPa,每30分钟下降值小于0.5MPa为合格。1.6.4 井身结构0

11、 311.1mm 钻头 X200m, 0 244.5mm (表管)X199m。0 215.9mm钻头X3152m (先导直井钻进)。215.9mm 钻头X2929.41-3150m(增斜钻进),0 177.8mm (技管)X 3148m (斜深),技管具体下入深度应根据实钻结果现场确定。0 152mm钻头(PDC)X 3536.14m (增斜及水平段钻进至连通)。1.7 事故提示1.7.1 J2s、J2xs、J2x、J1-2z、J1z、T3xj、T2b2-2 等地层中的泥岩、页岩及煤层,易发生垮塌,应防泥包钻头及卡、埋钻现象的发生。1.7.2J2x、Ji2z3、J zi等地层为区域油气层,应防

12、井漏、井涌、防喷、 2 1-2 1-2防火、防 H2s 中毒。1.7.3T3xj、T2b3、T2bi-2等地层为区域水层,应注意防喷、防涌、防漏。1.7.4 直井段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应注意防斜。1.7.5 由于矿区内岩盐层顶板 T2b1-2 地层厚度变化较大,现施工的井在28-72m 之间,应注意其厚度变化。1.7.6 已钻井岩盐情况根据矿区已钻井的岩盐厚度变化情况,本井设计仅对 T2b1-1 岩盐段 作了预测。施工时密切注意其它岩盐层情况。岩盐矿层厚度统计表度一厚一层峰2井万盐1井104井105井106井108井东16井T3-2未见盐未见盐未见盐未见盐未见盐未见盐未见盐Ti-39.0011.9

13、09.7012.5511.2014.149.59Ti-i上盐段19.0082.71126.50126.8098.1925.3776.55厚井东探17井101井万盐2井峰1井峰4井206井T3-29.0013.3911.701.0014.50未见盐Ti-3未见盐10.7710.5718.5010.5022.2Ti-i上盐段26.0232.7033.8214.509.5060.11.8 提交地质资料1.8.1 完井地质总结报告。1.8.2 完井地质总结图(1:500)、含盐段(1:200)1.8.3 井身结构示意图。1.8.4井斜水平投影图(井斜度2度时)。1.8.5 各项原始录井记录资料及化验分

14、析成果。1.8.6 岩屑实物资料。第二部份 钻井设计2.1 钻井目的及要求2.1.1 钻井目的(1)新建一口水平井(万 207 井),该井先施工先导直井,获取该井 岩盐矿层资料,为定向及水平井段施工奠定基础。(2)根据获得的岩盐矿层数据,回填下部井段后按水平井施工,与万206 井盐槽(建腔位置)对接连通,形成一个对接连通采卤井组。2.1.2 钻井要求(1)在万207井定向造斜之前先施工先导直井至T bi-i最下部盐层底界2以下10m完钻,二开直井段采用215.9mm牙轮钻头钻进,预计先导直井终 孔井深约 3i52m。(2)预计造斜点位于井深2929.41m,增斜段井眼造斜率0.32 /m, 水平段长度在300m左右,水平井完钻井深3536.14m。该井增斜段、水平段 轨迹数据在取得先导直井实钻岩盐层数据后再设计。(3)(p 177.8mm技术套管下入Tbi盐层顶界以下,技术套管下入深度2具体数据根据实钻结果,经甲、乙双方协商后现场确定,预计下深约 3148m。(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