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53108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目标导航 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分析戊戌变法的主要作用和失败的主要原因。了解严复及其译著的天演论。 2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及文字,培养采集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戊戌变法的内容评价其意义,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3认同戊戌变法力图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的进步性意义。学习维新派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自主学习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戊戌政变2中日马关系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 A帝国主

2、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 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不属于维新派为变法而做准备的活动是( ) A创办报刊 B组织学会 C开办学堂 D创办企业4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西学理论基础的是( )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5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6戊戌变法内容中,损害顽固派利益并引起官员震动的条款是( ) A发展农业、商业 B训练新式海军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废除八股取士,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7表示“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3、 D严复8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临阵脱逃9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封建统治 C宣传西方学说 D与顽固派论战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偏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第五书 材料二:“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法之本,在有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4、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1)康有为是在什么背景下给光绪帝上书的?“瓜分豆剖”和“揭竿斩木”各指什么?光绪帝看到他的上书后怎么做的? (2)梁启超提到的变法主张在戊戌变法内容中反映为哪几方面?他认为变法的根本是什么?变法达到这一目的了吗?为什么?11按照经济、军事、政治、教育等类别,简要归纳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活动探究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逃往日本公使馆,但谭嗣同不愿逃走,最终被捕牺牲,终年33岁。有人认为,谭嗣同应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人则认为,谭嗣同死得光荣,激励了全国民众的爱国之心。请搜集有关谭嗣同的资料,发表你自己的

5、观点并加以论述视野拓展戊戌变法的内容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改革的旧制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经济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 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 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文化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 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 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裁汰旧军。答案: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6D 7C 8D 9A 二、非选择题 10(1)民族矛盾尖锐,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帝国主义瓜分和中国人民起义反抗。 光绪帝于l898年6月颁布“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 变官制。 没有。 因为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根本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法令,变法失败了。 1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