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53106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一中冯婷立案例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 冯婷立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高中生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尽快使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创设

2、情景运用英语正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要求。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这样,创设英语情景,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语言,便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 一、 通过交谈,对话,实物引出课题。用名言、故事导入课题“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为了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每次新课前,都要认真钻研教材,看看材料本身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根据材料中相关的人物,紧扣材料内容,用名言或故事导入课题。例如,在教Making a difference中的Warming-up部分时,先在黑板上写下

3、所用的引语“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然后接着问学生“Do you know who said it?”一些预习过课文的学生马上说:“Thomas Alva Edison”。Now we will study a new unit about some scientists. 趁此,在黑板上写下课题“Making a difference”。接着用英语讲述爱迪生一些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入到warming-up部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课文,只要我们善于挖掘,都

4、可以使学生饶有兴味地配合教学。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每逢节假日,都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把节假日的名称告诉学生,或简要讲解一些节日的由来(如每年的十一月份都要给学生介绍英国的万圣节)。这不仅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也补上了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教学,从而通过文化差异比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实物、挂图、幻灯、简笔画等创造情景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如讲述Destination时在黑板上挂上世界地图,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七大洲四大洋,并在图上指出各自的位置。在情景中引出课题,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二、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熟悉课文。 1

5、.在教新课前,我总要花几分钟时间和学生交谈,比如在教“Going places”一文中,我先就旅游这一话题和学生交谈,由于谈话内容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所以学生能有感而发。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上新课时,我借助放录音,挂图片,放投影机幻灯片等电化手段,把课文改编成浅而易懂的小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然后通过由简到繁的提问,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随后提示关键词语,让学生复述课文。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注意力,观察力。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我着手句型结构的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翻译法,而我结合新教材特点,把句型、结构融于情景教学中。比如在教“

6、it is better to do sth”这一句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You overworked last night and you looked very tried. Your mother will ?say:it is better for you to have a good rest. Overwork is harmful to you health.”虽然我没对这个句型作中文解释,但学生通过情景很快理解了句型的意思。2.随后在“Speaking”中我又设计一个情景,把全班分为4组,每组又有不同的任务,第一组每人交一张曾经出去旅游的生活照,第二组的同学每人准备一张

7、卡片,在卡片的背面附有你想去的目的地,第三组的同学每人写上一个英语词组表达你所采用的方式,第四组的同学每人写出你去目的地理由。然后把四组同学的卡片分别装在四个不同的盒子里。最后选取一位同学每张盒子里抽取一张卡片,把这四张卡片上的内容联系起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在这一部分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所学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以上三个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想象力,让每个学生开口。 三、 将句型结构教学融于情景中,使于学生理解、使用。 在讲述“The Necklace”一课中,不但让学生自编自演话剧,我还精心准备了学生页。学生页上面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

8、点。要求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应用到这些重要的句型结构。表演过后学生能够独立用这些重要的句型结构做句子。或是让别人说出和该句型有关的句子,自己能够很流利的写出相对应的英语。最后找出书中与其相关的句子,大声的朗读出来并默写在自己的本上。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大量的听说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本节课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在一定情景中实现的,没有情景,言语交际能力就难以进行,所以要尽可能设计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利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和情景,做到教学过程交际化。 总之,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努力探索。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地学习, 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尝试,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探讨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东营市胜利第十三中学 李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