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53102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研报告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查报告指导教师:詹义清目录一、调查背景1二、调查时间1三、调查方式11实地考查12采访民众13查阅资料1四、校史简介11.艰辛创办12.享誉全国14.全面腾飞1五总结1六补充1七参考文献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站在建校80周年的新起点上,将以“追溯历史、联络校友、凝聚力量、促进开展为主题,开展庆祝建校80周年暨合校15周年系列活动。是学生通过回顾学校曲折的历史,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继承和发扬一代代西农人努力拼搏的西农精神。二、调查时间2014年8月三、调查方式1实地考查我和小组成员分别对西农北校,南校的环境,建筑一一

2、认真的进展了考察,感悟了西农建校80年的历史、沧桑、故事。北校建筑苍老而富有底蕴,南校建筑高大而气势雄浑。一新一旧,见证了西农的过去与将来。北校3号楼与1934年建成,3号楼一直作为凌的第一高楼直到2006年8号楼的建成才退居第二。现在进入校门,和80年前一样仍是那经历了无数风雨的3号教学楼,古朴的教学楼周围树海花丛,青灰色的石砖正如一代代西农人一样虽然不起眼,但却默默的奉献了80年。慢慢走到楼下,7层高的建筑仍然是那么宏伟高大,大门处黄底黑字,苍劲有力的写着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乍看之下仿佛你已身处1934年。三号楼的正后方是图书馆,图书馆起源于1935年4月设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图书室

3、, 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图书馆;1949年5月更名为西北农学院图书馆; 1999年9月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2001年7月整合了两所大学、五所科研院所的文献资源,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林、水学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图书馆馆名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郭沫假如先生1964年所题。2采访民众对校园的教师学生进展了采访,向被采访人提问了有关西农历史的问题,以与对西农将来开展的看法。调查问题如下: 此外还与民众交谈了关于本科生教育的问题,其中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师说到我校现在的本科生教育水平不高,需要加长专业课的课时,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这样毕业以后才不会

4、被社会的洪流冲倒,绝大多数人们都认为我校的开展是非常迅速的,并且很看好我校将来的成就,但许多农林类的学生仍对自己将来的就业表示担忧,希望母校能多给他们提供毕业以后的道路。总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在正搭上飞驰的火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展。3查阅资料四、校史简介1. 艰辛创办1928至1932年的五年大旱中,蝗灾、狼害和瘟疫等天灾人祸,使关中平原“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死亡灾民达300百余万人,外出讨饭40万人,十室九空,财源枯竭。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院院长的于老先生奉命回陕赈灾,他认为:“亟当从事开垦,讲究农业。假如设农林学校培养人才,可籍学术机关与地方人士合作,以学校为造林与开荒之中心,再求民族

5、之生路,全国家之命脉,庶几可得。遂发出了“开发西北、“兴农兴学的呼吁。 1932年秋,国民政府批准了于右任等人提出的筹备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任命于右任、虎城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同年12月,该机构更名为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公推于右任、继、戴季三人为常务委员,该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还议决将劳动大学农学院局部校产发归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1933年1月,先生拄拐杖,着粗布棉袍,亲率建校筹备人员,顶风冒雪查勘校址,最终选定在武功县家岗即现在的凌。先生说:“武功是周武王伐纣用武成功而命名的。诗经上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就是说这里土地肥沃,野菜如糖。周的先人后稷,就在这

6、个地方教民稼穑。武功原有后稷庙,纪念这位农业的创始人本是有意义的。我们在这里创办一所农学院,以纪念这位农业专家,就更有意义了!1934年3月,筹委会公推于右任为校长。1934年学校主楼建成,高7层,以第一层为图书馆2. 享誉全国1938 年7 月, 奉教育部令, 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此时学校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国家重点支持,学习气氛浓厚,在全国享有极高的名气与地位。3. 曲折前进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外局势动荡不安,国开展落后,尤其是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下,学校的建设根本停止,学术水平踏步不前,有的

7、学科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大批大批的优秀农科人才流失。曾经一时辉煌的西北农业大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眼线。记得教师说过在凌成为示区以前,凌只有西农路一条是水泥路,其他都是泥路。4. 全面腾飞8号教学楼1999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为进一步优化配置凌科技和教育资源,开展整体优势,提高开展水平,为西北乃至全国培养高素质的农科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持,国务院决定吧同处凌的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科学研究所、省农业科学院、等教科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9月11日,学校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岚清与教育部、科

8、技部、农业部、等17个部、委、局、院和省的领导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2003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作出决定任命光强为学校党委书记,武学任校长,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2004年,学校先后获准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正式进入中国高等院校国家队行列,办学实力全面提升。南校区夜景2008年,学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多亿元,新增各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各类教学根本设施功能齐备,校区布局和谐统一,校园建筑风格高雅,“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成效显著,享有生态和园林式大学城“美誉。五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第一次如此的了解我的母校,她是这么的迷人,她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悠久的历史,她

9、曾经享誉全国,她在过去的80年中为我国农科事业奉献了数以万计的人才。记得前校长武学曾经对我们说过,西农现在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了,但是功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学术水平还不足以使我们成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985“、211“都只是外表,如果一个学校的功上不去,那它就完了,加上再大的名号也没有用。学校的名气都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开学的时候听大四的学长告诉我们,他们进入西农时,只不过刚压着一本线,而现在西农的录取线已经普遍超过各省一本线30、40分。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母校再变强,只是变强的速度还不够。我希望学校能硬抓本科生教育,苦练功,希望新一代的西农人能发扬“诚、“朴、“勇、“毅的精神,刻苦钻研,以至

10、于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可以骄傲的报出自己母校的名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补充学校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农科城凌,是中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中央部属高校,中国最顶尖的32所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之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11计划,“2011计划成员。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省共建。同时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学校地处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区,东临、,西接,校园占地面积3012698平方米,学校校园布局和谐统一,享有“生态式园林学府的美誉。七参考文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