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53087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重庆市合川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B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135.5Fe56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B.保护野生动物C.合理使用化肥D.大力开采地下水2.空气中能供人呼吸的气体是A N2B.O2C

2、. CO2D. Ne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4.小麦、大米、玉米都是酿造啤酒的原料,这些原料中都富含的营养素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5.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汽水B.白酒C.酸奶D.苏打水6.甲状腺肿大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合理食用的食物是A.加碘食盐B.富硒鸡蛋C.葡萄糖酸锌口服液D.高铁酱油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钛合金B.大理石C.蒸馏水D.煤8.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中子9.下列肥料中,能与尿素【CO(NH2)2】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的是A.(NH4)2SO4B. KC

3、IC.NH3H2OD. NH4 CI10.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pHC.蒸发食盐水D.溶解蔗糖11.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D.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高炉炼铁炼出的是纯铁C.医用口罩过滤层使用了有机合成材料D.易拉罐和矿泉水瓶属于不可回收垃圾13.如下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选项气体X水温/A氧气5B氮气40C二氧化碳80D空气8014

4、.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B.反应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Y可以是CaCl2溶液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15.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116.一定温度下,向 a 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OH)3沉淀完

5、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B.P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达到饱和状态C. m=c-a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共21分)17.(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镁原子,2个氢分子。(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3)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8.(4分)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氯(C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则R的化学式为。(3)过氧乙酸(CH3CO

6、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A CuSO4B NaClC. Na2CO3D MnO219.(4分)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填空。温度溶解度/g物质010203040氯化钠35.735.83636.537碳酸钠6161836.550硝酸钾13.320.931.645.863.9(1)曲线M是表中的溶解度曲线,该物质在5时的溶解度约为g。(2)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

7、40C范围内会有个两线交点。(3)10时,将15g氯化钠和15g硝酸钾固体同时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静置后,烧杯底部剩余的固体是。20.(4分)纽扣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电源,下图是银锌纽扣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纽扣电池的外壳可以加工得很薄,说明金属具有性。(2)氧化银加热分解可以得到两种单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该电池中涉及的铁、锌、银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为了验证该结论,某同学向质量、外形相同的铁片、锌片、银片中分别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以下现象中不能成为该结论证据的是(填序号)。A.银表面没有气泡生成B.铁表面最终生成气体的总

8、量比锌多C.铁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锌慢21.(5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及少量不溶性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制取了少量氧化铜。(1)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2)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蓝色沉淀受热分解生成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4)若向溶液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其过程中溶质种数会发生变化,最多时可达种。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2(5分)化学实验中,常常要涉及到仪器和装置的连接。(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塞和。(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a端与丙中导管端相连接(填字母,下同)。(

9、3)如果实验室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应从导管的端排出。丙装置正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是从导管端进入,如果用丙装置干燥氧气,容器中的液体是(填名称)。23.(6分)化学规律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许多化学实验加以验证。(1)小东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天平读数不变,但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2)小东想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又能更快地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提出了以下设想:【提出设想】设想一:增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设想二:用更活泼的金属锌代替铁钉【实验验证】小东将以上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实验内容实

10、验现象实验1烧杯中换成饱和硫酸铜溶液 1小时后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天平读数不变 铁钉表面有变化实验2铁钉换成锌粒 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天平读数减小 锌粒表面有变化【实验分析】从以上现象分析,两个设想都不合适,其中按设想(填“一”或“二”)进行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中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铁与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B.铁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生成的铜快速沉积在铁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D.水也参与了该反应,但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水太少实验2虽然很快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但出现了反应后总质量减小的情况,老师提醒小东,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所以总质量减

11、小的原因可能是。(3)小东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究得出:向实验1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将实验2中的烧杯换成如右图所示装置,均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该装置中缺少一种物品,请你在装置图中画出。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6分)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g。(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