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5301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弹力同步练习C卷练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7.2 弹力 同步练习C卷(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篇 (共10题;共12分)1. (1分) (2018八下罗庄期中)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 .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D .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考点】 2. (1分) 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A . 撑杆跳高B . 跳远C . 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D . 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考点】 3. (1分) (2020八下巴彦淖尔期中) 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压力就是重力,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 .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液体有流动性C . 因为 ,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D .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和容器的形状有关【考点】 4. (1分) (2019八下潘集期中)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越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个特性制成的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 【考点】 5. (1分) 我们把尺子压弯、把橡皮筋拉长时,可以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考点】 6. (1分) (2019八下威远期末)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力,分别

3、作用在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上,弹簧的形变情况如图甲、乙所示,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_越长。 【考点】 7. (1分) (2018八上丰台期中)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N。 【考点】 8. (1分) (2017八上瑶海期末) 成语“风吹草动”中的施力物体是_,该成语中的“动”说明风吹草的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是_。 【考点】 9. (3分) (2017青岛模拟) 归纳式探究研究金属杆承受拉力的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现在,我们要知道一根长度为2.5m、横截面积为0.8cm2的金属杆A,最大伸长0.4m时

4、所能承受的拉力但是直接对A进行测试有困难,因此我们就对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中,所用拉力F始终为1000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长度l/m横截面积S/cm2伸长l/cml0.050.16l0.100.0840.200.16(1) l=k_,其中k=_(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法 (2) 金属杆A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N 【考点】 10. (1分) 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N。【考点】 二、 提高篇 (共13题;共25分)1

5、1. (1分) (2020八下淮安期中) 如图所示,用橡胶制造的汽车轮胎,能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利用的是橡胶具有( ) A . 较好的绝缘性B . 较强的弹性C . 较差的导电性D . 较大的耐磨性【考点】 12. (1分) (2017肥城模拟) 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B . 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C . 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D . 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考点】 13. (1分) (2020八下赤峰期中) (1)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物体A的重力是_N。

6、 (2) 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 (3) 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图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 【考点】 14. (1分) 李浩同学用一根弹簧做弹簧受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时,测得数据如下表,若用这种规格的弹簧做弹簧测力计,则: 拉力/N01020304050607080弹簧长度/cm10111213141516.51819弹簧的原长是_cm拉力增加1N弹簧伸长_cm该

7、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考点】 15. (1分) (2017北京)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 【考点】 16. (2分)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 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_cm (2) 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弹簧的原长是_cm (3) 分析图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 【考点】 17. (3分) (2020韶关模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和形变的大

8、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的拉力也越大。物体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形变叫做弯曲形变。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例如,把弓拉得越满,箭就射得越远;把物体放在支持物上,物体越重,支持物弯曲得越厉害,支持力就越大。在金属丝的下面挂一个横杆,用力扭这个横杆,金属丝就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叫扭转形变。放开手,发生扭转形变的金属丝产生的弹力会把横杆扭回来。金属丝扭转角度越大,弹力就越大。定量的研究各种形变中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经

9、常遇到的是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也有上述比例关系。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有它的适用范围。物体形变过大,超出一定的限度,上述比例关系不再用,这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适用。弹性限度内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1) 弹簧

10、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遵从_定律。常用的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弹簧的形变主要是_形变。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是为了避免超过弹簧的_。 (3) 弹簧的_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它与受力大小_(选填“有关”或“无关”),它的单位是_(选填“N/m”、“N/m”或“Nm”)。 (4) 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_。 【考点】 18. (1分) 小刚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测得弹簧原长是2cm,当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当再次受力后弹簧的长度变为3cm,这此时受到得拉力大约为 ( )A . 70NB

11、 . 30NC . 20ND . 10N【考点】 19. (1分) 下列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B .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C .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可以适当超过它的量程;D . 任何弹簧测力计都有测量范围。【考点】 20. (4分) (2018八下江津月考)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亮和小慧提出如下猜想(如图所示)。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 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

12、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 (2) 小亮和小慧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cm。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_。要判断小慧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_(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考点】 21. (3分) (2018长春模拟) 在学完弹力后,同学们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活动课中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会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究竟谁的正确呢?它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 小明利用一根弹簧、若干个相同的钩码、

13、刻度尺等器材设计实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有一组数据没有记录,请补充A处数据约为_cm,B处数据约为_cm根据表中数据,两位同学中_猜想是正确的。(2) 小丽同学又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了甲、乙、丙三次实验,如图所示。由甲、丙两个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 (3) 小丽同学主要应用下列哪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_。 A . 类比法B . 控制变量法C . 推理法D . 等效替代法【考点】 22. (3分) (2019八下张家港期中) 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有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先用弹簧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N00.51.01.52.02.53.03.54.0指针位置/cm2.53.03.54.04.55.05.55.85.8弹簧的伸长量/cm00.51.01.52.02.53.03.33.3(1)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弹簧的弹性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