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52776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大附中心理辅导促初三教育教学工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大附中初三心理辅导工作:心理辅导促师生和谐发展为了因造一个和谐的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我校在初三专门配备了一名心理辅导教师,从进入初三前我们就动手开始进行摸底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别咨询等工作,深入了解不同时期的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尤其是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制定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及计划,心理辅导教师利用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等课余时间及时疏导,通过两个月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届初三学生的情况分析: 由于我校在初二年级全年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因此学生的心理状况基本稳定,心理素质普遍提高,尤其是对学生在初二青春期情绪波动最大的阶段,给学生以

2、及时、持续稳定的心理呵护,使得学生具有很强的心理自护和心理求助意识。由于初二一学年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也掌握了许多心理疏导的技巧与办法,对许多心理问题有了预防性认识。这些都十分利于学生进入初三后,面对激增的考试和学业压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快速平稳过渡,这一点从我校开学后的心理测量数据中可以得到印证。此外,由于心理教师和学生一年的教学交往,拉近了师生的情感,消除了心理咨询的顾虑,学生主动求助的意愿强烈。但是,由于我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所以由于客观原因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同类校的孩子更大。因此,加强初三年级的学生的心理辅导依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和工作。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中考

3、对于初中生而言,应该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考验。由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学业压力和青春期的心理困扰,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过于紧张而产生的考试焦虑情绪;因盲目自信轻敌导致成绩不理想,而又无法面对所呈现的结果;来自家庭压力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异性交往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初三学生心理困扰的诱因,进而产生心理问题。现代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不仅会对考生的复习与考试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在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可能影响学生人格完善。初三系统心理干预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定位在为教学服务的基础上。对于初三学生的心理干预,从内容而言,心理干预不仅要重视考试压力造

4、成焦虑情绪,同时更应该关注由于青春期特有的身心状态容易产生的心理困扰,全面涵盖初三学生可能预见的问题,而不仅仅限于考试焦虑;从干预对象而言,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计划、科学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同时也应该对帮助考生的家长和初三教师进行教廷教育指导,多层次的心理辅导;从形式而言,可以通过讲座进行、宣传、心理测量筛查、心理放松训练、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以及主题班会等多角度进行。基于我校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初三学生的心理规律,结合本届学生的心理特点拟定我校2010学年初三心理辅导工作具体安排意向:时间安排面向对象内容设置设计理由2010-08全体学生心理测量调查了解学生进入初三前,学习的适应性和

5、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心理准备及初三的心理期望2010-09全体初三教师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危机干预技术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之初一、初二有明显多发性,因此,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2010-10全体学生协助各班级主任开好心理主题班会目标限定结果1、目标的重要性2、目标激励3、建立自己的成长坐标系目标限定结果,引导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学业目标。既不能脱离现实,也不能缺乏挑战的精神。确立总目标、分目标,从而有计划的前进,同时加强目标实现的过程控制。2010-10部分学生考前焦虑团体辅导通过放松训练,缓解学生考前焦虑的生理状态;通过认知疗法,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提高应考信心。2010-11全体家

6、长和谐家庭利于学生成长期中考试后,有部分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成绩而担忧,进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这种情绪会给家庭蒙上一层阴影,也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家庭是推动学生的初级助力,家庭的和谐程度、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程度,家庭教育的有效程度等,都构成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纬度。因此,家庭的和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2101-12全体学生 讲座 有效的时间管理如何做计划、时间管理时间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如何有效的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期末考试前夕全体学生考前团体辅导活动团体放松训练大型对抗性拓展游戏通过团体辅导活

7、动,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在精选的大型团体辅导活动过程中,学生透过活动,感受团队的力量,透过活动,降低焦虑情绪。期末考试之后部分学生自愿参加 讲座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管理:改变认知,接纳现实期末考试后,如何面对考试成绩的问题,学会对自己情绪的有效把控,迅速走出情绪的低谷状态。同时训练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寒假前期群体学生 讲座没有参照系的教室克服完美, 短板效应, 强调自律寒假是拉开学生高考成绩档次的最重要的阶段,合理安排假期生活,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学业准备上,都能更上一层楼。全体家长 讲座您准备好了吗?家长也应该合理的设定期望,应该提前进入高考状态,起到服务、沟通、激励、参谋的作用。很多学生的考前

8、焦虑实质上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家庭和父母的焦虑。有计划的指导家长,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绩发挥有很好的作用与帮助。开学之初全体学生 讲座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成功激励,成功信念的教育潜能开发,积极的自我暗示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实现标签效应,提升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树立成功的目标,对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挥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一模之前全体学生测量考前焦虑测试一焦虑已经成为了高考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制约学生发挥的重要因素。部分学生 活动焦虑的团队训练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和进行系统脱敏治疗一模之后全体学生 讲座心灵吸氧身心调整及压力管理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了解压力与效率的关系,掌握排解压力的

9、方法,变压力为动力。全体家长 讲座如何面对孩子的摸底成绩家长们在考试前尤其要注意与子女间合理的沟通方法。恰当处理挫折,给孩子信心和勇气。二模之前全体学生 测量考前焦虑测试二再次筛选,把由于焦虑引起的心理障碍降到最低部分学生 活动考前放松团队训练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和进行系统脱敏治疗二模之后 部分学生加强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对部分考试焦虑症状明显的学生及时进行个体咨询和部分学生的团体辅导,加大针对性。中考之前两周全体学生讲座或者团体活动轻松应考把身心状态调整到最好介绍考场应对技巧:提前抽时间考察考场情况,迅速适应陌生的考场环境,深呼吸等办法来缓解紧张,放下包袱,以最轻松的、积极的心态,最佳的竞技状态

10、,去面对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在一个,一些考生一开始会有“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的感觉。全体家长 讲座 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考前家庭氛围考前一周要主意的主要事情,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用平和的心态,正面积极的语言,适度的关注,陪孩子一起迎接挑战。生活上密切关注,营养与时间的调整等中考之后全体学生 座谈成功的旅途无论中考成绩如何,我们都有了一个心的开始不把心理问题推向高中,让我们学校的初中毕业证含金量更高。无论对学校声誉和对学生负责的角度,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附:案例1父子情深案例小强是初二下学期转到我校的一名学生,据说是因为打架和违纪,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也都远离他才转学的。通

11、过观察发现每当他跟同学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不懂得用语言去沟通交流,先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实在急了用拳头来解决问题。他是同学眼里的“坏孩子”,常常违反课堂纪律,无论在什么场合下,他都有可能爆发。受班主任拜托心理教师对他制定了一个比较长期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定期的心理辅导。分析:在给这个孩子做心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他并不是所谓的“品质坏”。他看起来好像很残忍,每当他和同学对峙时,他总是握着拳头,咬着牙,瞪着眼睛,看起来十分吓人。老师们依据经验判断,“你看他的表情,每当出现这样的状态时,就是要动手了。”然而,在走进孩子内心后,你会了解到,实际上他并不是在恐吓别人准备出手,而是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是自己跟

12、自己较劲儿。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他内心的情绪,最后就只能用拳头来说话。在咨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这个孩子从小是在姥姥家长大。他回到父母身边以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母亲特别忙,经常上夜班,父亲性格粗暴、方法简单、不擅言谈,平时也很少跟孩子交流。每当学校请家长反映问题后,母亲便抱怨父亲不管教孩子,而父亲的管教就是打,“你错了,你错了就要付出代价”,这就是父亲的理念。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下,养成了一种奴性,做错了,就等待父亲的责罚。同时孩子也学会了用这种简单的方式与其他人相处,告诉别人,你错了你就得挨打。身教胜于言传,再次得到印证。其实每一个父亲都是爱他的孩子的,只是这位父亲选择了另一种“爱

13、”的表现形式暴力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很多家长在对孩子动粗时,也表明家长个人能力的欠缺,缺乏沟通指导的能力,是一种无奈的表现。就像在说:“我对你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打你”。辅导:首先,让孩子的父亲了解到,孩子只会用拳头跟同学“沟通”,其根源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而不能简单归结为孩子的品行问题。通过让父亲自己回忆他跟儿子的交流方式,以及他在工作中由于这种简单的相处方式给他带的一些心理感受感受,反思自己对儿子的教育问题。其次,当这位父亲意识到孩子现在的行为习惯,是因为他自己的教养方式和性格间接影响以后,他没有再一味地坚持原来的教育方式。而是真诚地表示要学习怎么样当好父亲,他说:“我都快

14、从父亲的位置上下岗了,现在必须进行再就业学习”。然后建议这位父亲,每天跟儿子谈一次话,不需要太长时间,大概到10分钟。但在谈话之前,必须先“备课”,想好跟儿子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而且要求他,在前半个月的时间里,不能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谈论内心的情感和孩子和同学的交往问题,并每天要把跟儿子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作为父亲,他帮儿子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他现在没帮儿子解决的。与此同时,也告诉这个孩子,让他每天写一篇心情日记。并且建议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当最常用的口头语言不能表达内心的情感的时候,可以试着使用书面语言来抒发情感表达意愿。那个孩子的文笔还不错,内心情感也很丰富,至今我还记得他父亲第一次

15、跟他谈话之后的日记。“我爸爸第一次跟我谈话的时候,我吓得都要尿裤子了。我每次站在他面前,从来都只有要被惩罚的心理准备,完全没有谈其他事情的心理准备,我坐在那儿,高度紧张,我不知道爸爸要发生什么。我看到他的笑容并不真诚,是那么僵硬,如同挤出来的牙膏,挂在嘴边。我明白了,他是为了应付老师留给他的作业!”。再后来,他们交流的内容,已经不局限在“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有没有会处理什么”他们会讨论一些孩子喜欢的古代历史,会一起下棋,会一起聊天。父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到了第二个阶段,我让父亲写下自己的内心独白,写出自己跟孩子接触以后,自己的收获。 那个父亲在信里写道:“小时候儿子寄养在老人家里,我没有享受到孩子童年成长起来的快乐。等他回来身边以后,发现他又有许多坏毛病。在学校里也总是惹是生非,常常让老师告状。而现在,我觉得有儿子真好,我可以跟儿子一起下棋、谈论一些话题。经过这段日子,儿子的变化,让我作为父亲很有成就感。妻子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给家人带来幸福,体现了做丈夫和做父亲的责任。”效果: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