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52599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8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是桥梁的方案,还需要增加涵洞的,内容可以学习,修补范围一定要广,不要缺了,在方案的最后面一定要加上试点结构物。目 录一、编制依据4二、编制范围4三、概述4四、混凝土缺陷74.1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7778889烂根9砂线104.2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1010111212121414154.3混凝土缺陷的预防措施16161616五、质量保证措施185.1质量目标1819195.2质量保证体系265.3质量管理制度2929293031323333333434六、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346.1安全目标346.2安全保证体系353535366.3安全管理制度414141414243

2、6.4安全保证措施43434345七、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467.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467.2环保管理机构467.3环保、水保管理体系477.4环保管理制度484949497.5施工环保措施495050517.6水土保持措施517.7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制定环境监测计划527.8防止大气、噪声、水污染的措施53535354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施工,TZ210-2005,实施日期2005-09-22; 2、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实施日期2005-09-16;二、编制范围本方案的表编制范围是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

3、青段LXS-13标段混凝土的缺陷处理。三、概述3.1工程概况LXS-13标段自DK682+737.05至DK800+970.94,线路长度74.344km,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嘉峪关市及玉门市境内。线路自新设酒泉南站进站端DK682+737.05引出,在连霍高速公路北侧设酒泉南站,而后线路自酒泉市南侧边缘通过,跨连霍高速在河口村附近设嘉峪关南站后,线路继续西行,下穿长城后上跨既有兰新铁路,线路走行于连霍高速路与既有兰新线及G312国道之间至本标段终点DK800+970.94。嘉峪关南出站端改建既有铁路并上跨本线,改建既有兰新铁路3.261km(双线)。本标段共有特大、大、中桥16座,箱形桥15座

4、,涵洞99座。现全线已全面开工,各结构物均已出地面。3.2工程地质条件本标段线路位于祁连山北麓冲洪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起伏不大,地形平坦、开阔。线路位于祁连褶皱系的西段,祁连山以北的狭长凹陷地带,带状盆地中充填了巨厚层中生代、新生代沉积物,走廊两侧的断裂构造与盆地的展布方向一致,呈北西西向展布。新构造运动在沉降带内以差异性升隆运动为主,具体表现在一些区域内的盆地有相对沉降运动,造成山前漫流区纵坡陡、坡降大,洪水季节往往显示出较强烈的冲刷作用,盆地中部则显示出强烈的淤积作用,第四系沉积物巨厚。本标段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质黄土;上更新统冲洪积粗、砾砂,细、粗圆砾土,卵石土。标

5、段内无不良地质,地表局部分布的黄土属松软土,厚0.5-2m,黄土具级非自重湿陷性。3.3水文地质条件本线经过主要水系为河西走廊内陆水系。地表水:本标段内无地表水,主要河流为北大河,北大河属季节性河流,局部冲沟内雨季有水,流量随降雨量变化。地下水:本线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区段内地下水埋深大。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盆地及冲、洪积扇、河沟滩地和地势低洼处。水质各处不同,水位、水量变化大,对污工有不同程度侵蚀性。3.4地震参数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

6、3062001图B1),考虑到本区的地震地质特征以及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分析结果,结合沿线地质及工程情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3.5河流水系本标段涉及的大的河流有茅庵河、北大河。沿线除双泉水库距离线路较近外,其余水库距离线位较远。北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山脉之讨赖山。该河汇水面积约6500余平方公里。该河在山谷内的流向是自南向北,在流长140km处沿山谷向东北方向流,直达酒泉城西,横绕于酒泉城北。线路与该河交叉位于嘉峪关城南。河流发源地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桥位上游河身较窄,一般宽度在200米左右,两岸陡坎壁立,高约3040米左右。

7、在桥位下游2km处河身渐宽,最宽约6km,主流极不稳定,冲刷淤积交替进行,水流经常改道。该河河床为细砂夹碎石层,故极为松散,大水时冲刷甚剧。3.5气象条件本标段所在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旱季长、雨季短,降雨量较少切集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季多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8度,极端最高气温31.3,极端最低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6.2 mm。DK682+737.05DK732+330段内最大冻土层深度177cm;DK732+330DK800+970.18段内最大冻土层深度221cm。3.6沿线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本标段内有玉门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嘉峪关北大

8、河水源地,酒泉、嘉峪关水源地,黑山湖水源地以及“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区。线路自保护区边缘通过,对保护区基本无影响。嘉峪关水源保护区距线路90m左右,该处采取改建兰新既有线上跨兰新第二双线的方案,避免对水源保护区的较大干扰,同时线路以门式框架下穿通过长城。四、混凝土缺陷4.1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麻面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

9、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6)混凝土和易性差,含气量过大,含有大量气泡;脱模剂材料不当,有些材质的脱模剂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会将气泡吸附在模板壁上形成混凝土的表面气泡。 蜂窝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其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3)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4)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

10、(5)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度;(6)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含气量过大等。 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其主要原因是:(1)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4)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5)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6)钢筋

11、位置定位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造成钢筋位置变化。4.1.4 孔洞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主要原因是:(1)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仓面的边角和拉模筋、架立筋较多的部位容易发生;(2)混凝土中包有水或泥土:(3)混凝土产生离析后,造成粗骨料堆积。 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包括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其主要原因是:(1)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力;(2)所浇混凝土养护不善;(3)有外力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如所浇混凝土过早承荷或受到爆破震动,混凝土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陷等;(4)外界环境的因素,如太阳光中紫外线过强、风大、蒸发量大、昼夜

12、温差大等原因。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等等。4.1.7烂根主要表现在根部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麻面,甚至出现露筋、孔洞等。混凝土外部的这些缺陷,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普遍,不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也往往是从这些缺陷开始的。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1)骨科的级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佳。骨科级配,要用不同粒径的石子和砂配合使用,相互填充空隙,使混凝土中空隙率最小。它对提

13、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良好的和易性等均有很大关系。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易性。(2)浇筑离析。已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由于各固体粒子大小比重不同,引起它们之间发生不同的运动,由于位移不同就会出现离析现象。但是适当的配合比和合理的操作,可以将其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否则混凝土不易振实。(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有一定的侧压力,当对此侧压力考虑不周时,如侧模固定不牢、走形,就会振捣不密实;在安装和绑扎钢筋过程中,现场上常有木屑、木块、塑料、水泥袋以及碎砖、垃圾土等杂物掉入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认真清理,去除杂物;模板表面不平,粘带水泥浆灰,拆模时混凝土浆呈现麻面;模板拼装不严密,混凝土表面也

14、会产生麻面、蜂窝;模板不浇水湿润,将导致混凝土拆模后缺棱掉角。此外,钢筋过密,混凝土中粗骨料难以进入产生分离,不易振捣也会产生蜂窝、孔洞;钢筋位移紧贴模板往往容易产生露筋现象。4.1.8砂线所谓“砂线”就是墩身表面混凝土缺少水泥,好像砂子堆积起来似的。其主要原因是:(1)模板间接缝不严。由于混凝土墩模板间的接缝或模板法兰盘和面板间的接缝不严,混凝土振捣后水泥浆从缝隙处漏出,致使墩身的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而形成“砂线”; (2)机制碎石中的粉尘量过大。由于混凝土中参入了含粉尘量较大的碎石,结果浇筑出来的墩身就会出现更多的“砂线”; (3)脱模剂不合格。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在拆除时墩身表面的

15、水泥浆会附在模板上,致使墩身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线”; (4)雨天施工墩身。雨天浇筑墩身混凝土时很难防止雨水不进入墩模内,大量水进入墩模后致使水泥浆变稀,出现溺水现象,被稀释的水泥浆沿墩身模板内侧向下流,带走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不可避免的形成了“砂线”; (5)混凝土振捣过度。墩身施工时捣固人员惟恐振捣不到位而出现蜂窝、狗洞现场,故反复振捣混凝土,致使混凝土振捣过度。混凝土振捣过度后会产生离析现象,而离析产生的水从模板内侧流下会带走水泥浆,因而造成“砂线”。4.2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麻面的处理措施先将麻面处凿除到密实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将配置好的水泥干灰均匀涂抹在表面,此过程应反复进行,直至有缺陷的地方全部被水泥灰覆盖。待24 h凝固后用镘刀将凸出于衬砌面的水泥灰清除,然后按照涂抹水泥灰方法进行细部的修复,保证混凝土表面平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