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52512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我们身边的数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设计者唐宇单位(学校)授课班级高一章节名称我们身边的数据学时1教材和内容分初识数据与计算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信息技术在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有老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向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的基本方法。知识和能力:了解

2、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和方法:通过项目任务学习,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并知道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身边的案例,感受数据和信息在学习,生活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培养信息意识及信息社会责任感。学生特征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有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数据”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学得的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及特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3、学生自学教学难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老师讲授教学方法、策略主要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授法,基于项目学习,讨论法教学资源主要利用的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多媒体教室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师的活动教学环项节目学习任务一、获取当地气象指数问:我们常会遇到,今天我该穿什么?出门是不是需要带雨伞?今天空气污染是否严重?能否长时间进行户外运动?等问题。那同学们知道从哪里可以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说:回答正确。那这些贴心的建议是如何给出的呢?问:气象部门收集的数据有哪些呢?说:同学们说的非常棒。气象部门对当地每天的气象因素如湿度、温度、风力、气压等数据进行再加工,结合各气象因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把与气象

4、生活指数相关的气象因素代入设定好的公式中进行计算,再将结果细分成不同的等级,形成生活指数建议。说:同学们既然对气象生活指数有了解,那给5分钟时间,自行搜索资料了解今日当地的气象生活指数等级及建议,并填写表1.1.1。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生1:天气预报生2:气象应用软件生1:气象部门收集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结果。生1:温度生2:湿度通过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项目,使学生对数据生:上网搜集资料填表信息与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运动指数空气污染扩散指数指数等级生活建议说:同学们,你们信服这个结果吗?试着做一做活动2,自己计算今日的感冒指数。问:同学们,你们自己的结果和之前搜集的结

5、果是一样的吗?如果不同会是什么造成的呢?生:上网查找今天的天气数据,计算感冒指数生:一样生1:如今科学没有透彻了解大气过程生2:大气混乱生:听讲说:其实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经历了获取数据、提取信息和利用知识的过程。什么是数据、信息与知识?在任务中如何呈现?三者有何关系呢?新知学习说:在初中的信息课程中同学们应该对数据、信息有初步的了解。有谁能说出数据的定义吗?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数据是对象的表现形式。即事实、概念或指令按照适合于通信、解释或处理(借助人或自动装置)的方式所形成的表式。而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的定义是指所有能输入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均无输

6、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说: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说: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数据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电子手表上显示的日期和时间;教科书封顶下端的国际标准书号(ISBN)说:同学们和我刚刚举的例子都是数据,那同学们发现它是怎样的形式吗?问:那数据只能是数字与字母吗?说:是的。数据的表现形式多样,不仅有数字,还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说:各式各样的数据有的固定不变,有的不断变化,有的随机出现。同学们

7、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说:看来同学们对数据的知识还是掌握得很好。不知同学们又对信息有多少了解呢?说:这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和韦弗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问:28和90%有什么具体意义吗?问:如果今日最高气温28C,相对湿度90%那数据就有了具体意义。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是的,只有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数据的处理过程一般包括采集、加工、传输、存储、检索和输出六个环节。说:一般而言,信息都具有一些特征。以天气预报信息为例,该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比如网页、报纸,这说明信息具有载体

8、依附性。人们可以利用天气预报作为穿衣或出行的参考,这体现价值性。同学们还能说出其他特征吗?说:同学们总结的不错。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价值生:数据是数字、字母、声首生1:体育课测量的运功成绩生2:观刷公交卡时刷卡机显示的本次扣款金额和卡内余额。生:它们是由数字、字母和字母组成的。生:不是。一首诗,一张图像、一段视频都是数据。生: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家庭每天的用电量,国际黄金价格,气温等;抛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生: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生:回答没有生1: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信息是数据的内涵。生2:数据需要经过处理。生1:只是预报了未来某

9、一特定时段的天气情况,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时效性。生2: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这体现共享性。理论联系实际,循循渐诱,引导学生学习。性、时效性和共享性的特征。问:我们从小开始就要学习知识。那知识究竟是什么?说:这位同学说的不错。可以说知识是一类高级的,抽象的,而且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信息。知识的用处很大,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是认识世界的结果,也是改造世界的依据。说:到此为止,我们对数据、信息和知识就了解的差不多了。我们回顾之前的问题,数据、信息和知识存在怎样的联系?有同学总结一下吗?生1: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的抽象产物,表述的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

10、律。生1: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生2: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生3: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分组自学任务二分析气象生活指数的参考价值说: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现在同学们每5个人一小组分组自学第6至第8页的内容。阅读教材,了解信息的来源收集及分析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数据的来源有哪些?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学生每5人一小组自学第6-8页内容。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果分享任务完成后,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老师再查漏补缺。学生小组内展现成果。老师“教”转化为学生“学”巩固练习教师展示几道例题,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作答。教师留下问题供学生课后完成“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同学们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学习的。”1 .同学们认真思考题目,根据这节课的知识进行作答。2 .对于所留下作业独立完成。通过例题的形式,巩固同学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留下的课后作业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板书设我们身边的数据(来源数据C收集方法3分析方法)信息1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学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本次教学课程中,我先讲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学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师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次使用PPT上课,虽设计了板书,却没有写在黑板上。自己还有待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