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52403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偷”了孩子的未来试析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意识因素企业和个人对环保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如对采取环保措施的企业实施产业倾斜政策,激发企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在政府倡导下,在企业间建立一种介于企业和政府间的中介组织循环经济促进组织,成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超越市场主体,发挥其干预、指挥和协调作用,实现企业间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对企业循环利用提供技术咨询、转让、合作等服务,协调整个循环利用过程中的企业行为,仲裁企业争端。 再次,政府率先采取绿色采购行动。败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有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绿色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要按照产品生命周

2、期标准使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均符合环保要求。政府采购几乎涉及政府办公的所有环节,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将会逐年递增,必然会对国民消费观念的更新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此外,中国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循环经济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二)“产”发展生态产业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军,在企业的发展中贯彻厌人调ik的思想,建立生态产业。 首先,建设具有循环型思想的企业文化,将“天人调谐”,作为经营指

3、导思想。企业应转变观念,把节约的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消费、使用和处理以及再利用的全过程;使用绿色包装或一些替代资源;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持之以恒地宣传、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LocAlhosT因此,科学技术研究部门需要把价值概念引人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发明和制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又有利于自然保护的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应将循环经济作为科技攻关专项,支持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

4、研究,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大技术产业示范工程,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其次,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积极开展关于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哲学、伦理、文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在经典经济学基础上,引人“自然价值,因素,以不仅要追求经济增长,更要实现经济发展为目标,重新建构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框架,重新建构国民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建立循环经济学;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科学、公平、合理、有效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研究;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研究;不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也为科学技术顺利转化为生产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带有

5、预言性地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所有罪恶都来自“偷窃”,我们别“偷,了孩子的未来! 在传统的线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畸形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追求挥霍浪费型生活方式的人们,在纵欲无度之后,剩下的只有精神的空虚。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审视经济发展和人类存在的关系,建立一种能够整合经济增长、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基本需求的新型文化价值体系。同时,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要从官、产、民、学四方面把“天人调谐思想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能动的文化意识,构建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意识环境。这种新型的文化意识的形成是人类的新经济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革命,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