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会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52398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会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会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会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会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会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想学会学数学教学要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发展,使他们乐学、爱学、想学、会学,促进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学 学生的兴趣是自主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要在课堂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氛围,有

2、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交流,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 兴趣是人们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兴趣所产生的追求和探索知识的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进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

3、跃状态,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开思维的“闸门”,参与学习、探索的全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一系列有利的课堂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课前谈话: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进行一场比赛,老师用口算,同学们使用计算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看谁算得快比赛结果:总是老师算得快。这时同学们感到纳闷,老师是怎样算的呢整节课,学生情绪饱满,讨论热烈,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落实三个解放,使学生“会学” 1、解放学生的眼睛,

4、让解放学生会“观察”。 眼睛是思维的“窗口”,“看”是获取知识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也是学生思维的基础,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教材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挂图、模型等进行演示和操作,给学生提供“看”的机会,从而获得鲜明的表象。 2、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会“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在课堂上如果不给学生说的机会,堵住学生的嘴巴,无疑是桎梏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素质教育,就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要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要鼓励学生敢说、会说,让学生多说解题的理由、公式的推导过程、计算的算理、

5、思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通过学生的说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及时调控课堂教学,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进行思维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3、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会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丰富感知教材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源泉,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再从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小学生天性好动,通过操作,可使学生手、眼、脑等协同发展,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容易理解,记忆牢固,而且

6、能运用自如,这也有利于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想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练习被称之为“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它既是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新学基础知识的手段,同时,还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适时调控课堂教学的依据。所以,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想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做开放性、创造的练习。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强调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活动必须重视面向全体学生,既要给优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也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摹仿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切实帮助他们得到

7、提高,体验成功的喜悦,要使老师的“导”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撑船者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正确航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真正通过课堂主动的学习达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之目的。 五、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1、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

8、声像,充分展现知识的形式过程,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或生动语言的描述感兴趣,思维被激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给认识带来一种情绪色彩”。这种情境,使学生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循循善诱,以问引问 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以以问引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试验,引起认识冲突,激发探究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线段”中,教师先任意出示一些线,提问:“你能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线分类吗”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教师一一出示后,再提问:“对以上分类方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有:为什么这样分类还可以怎样分类是否可以第二次分类分类后各类线叫什么名称各类线有什么特征教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请学生挑选问题探索、讨论,最后得到答案。接着提出新的问题:“生活中哪些东西看上去是直线、射线、线段的形状”这样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