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人员金融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523429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出务工人员金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外出务工人员金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外出务工人员金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外出务工人员金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外出务工人员金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出务工人员金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出务工人员金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出务工人员金融 一、保康县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及分布特点一务工人员比例大。保康县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4万人,农村充裕劳动力17.5万人,农村充裕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78.1%,据统计,2022年,保康县外出务工劳动力达6.5万人。以黄堡镇寨湾村为例,该村总人口346人,劳动力191人,全村2022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38人,分别占该村总人口及劳动力人口的40%、72%。二劳务规模增速快。由于宏观经济下行,种植、养殖业受市场诸多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局部农户投入多,收益低,有的甚至出现亏损,越来越多农民放弃种植、养殖,选择了外出务工。据统计,2022年保康外出务工人员为

2、3.9万人,2022年底到达6.5万人,2022年劳务规模比2022增长了61%。三务工就业范围广。保康县外出务工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2022年在外出的6.5万人中,有2.8万人左右集中在珠三角兴旺地区务工,1.5万人在资源类丰富的河南,山西、贵州等地,有1.8万人在北京、武汉等大中型城市,有0.3万人在较远的-,东北等地。从事的行业涵盖了采矿业、建筑业、效劳业、加工业等各个行业。四劳务输出收效大。2022年,外出务工人员6.5万人,入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高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农村外出劳务收入占到全县农村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在保康各个乡镇,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村创收的主要方式,农

3、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带动了当地城乡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利用他们长期在经济较为兴旺地区务工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为家乡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做出了突出的奉献,使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破旧的土房子,拆旧建新,盖上了新房子。局部外出务工人员集资为家乡修上了新公路,有局部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办起了小厂房。二、保康县经济及金融效劳现状一保康现状。保康县是襄阳市辖内唯一的一个全山区县,其中磷矿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位,藏量达10亿吨;磷化产品远销13个国家和地区;水能蕴藏量1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3万千瓦,现已开发装机5万千瓦,是全国100个电气化初级达标县之一,按照保康县委县政

4、府提出的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建立绿色襄阳示范区的目的定位,大力施行生态经济强县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2022年,保康县消费总值到达92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达83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6元。二金融效劳现状。截至2022年末,保康县辖区银行业机构共6个,从员人员共计509人:其中政策性银行1个,国有商业银行3个(农行1个、建行1个、工行1个),农村商业银行1个下辖网点16个,邮政储蓄机构1个(邮储银行网点18个,邮政银行代办网点9个)。保康县内合计6家金融机构,工行、农行、建行相对而言汇路通畅,但在乡镇无网点,有近80%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从邮储汇

5、兑,但手续费相对较高,相对而言,农商银行手续费较低但由于体制原因结算渠道受限,很难满足外出务工人员的结算需求。三、保康籍外出务工人员金融需求特点和情况通过走访调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分散、流动性强,文化知识程度低、理财意识不强、加之工作辛苦,很少有时间和时机承受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知识培训,对金融产品的理解很少,多数还习惯于:平时打工不结帐,年底回家带现金,开展工程私下融,高息借贷本钱高,投资借钱风险大的传统习惯。但通过座谈,外出务工人员还是有很强的金融效劳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金融知识普及需求。其实外出务工人员也意识到带现金回家的风险,借钱出去收不回来的风险,开展创业也想到银行贷低利息资金

6、,只是对银行业务不理解,对银行流程不熟悉,不知道怎么与银行打交道,也希望有时机参加这方面的学习。二创业贷款需求。借款的主要用处一是用于外出行程费用,占比约为40%,用于外出车船费及日常生活费用开支,一般在1000-10000元左右;二是在外地开展贷款需求,有的在外面承接工程,主要集中在从事建筑工程、采矿行业。需要垫资约占36%,需求金额集中在5万元到100万之间。三是创业贷款主要是局部农民工方案返乡创业或者在外地经商办厂金额在20-200万元左右。三汇兑结算需求。调查发现外出务工人员金融效劳需求程度最高的仍然是汇兑结算需求。而异地结算是主要效劳需求。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如何方便、快捷的带回家是一个

7、现实问题,调查显示,有86%的外出务工人员每年需要汇钱回家,平均每人每年在2万元左右。把钱平安、合理、便捷的汇回家,是他们主要的金融效劳需求。四理财投资业务需求。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的增长,加上思想观念的改变,看到社会上集资诈骗和高息借贷纠纷越来越多,使他们更想通过合法投资理财渠道增加资本积累,但是因为没有接触过银行理财产品,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需要一定的引导,帮助。五创新金融产品需求。主要表如今:一是如何使用网上银行购置火车票,使用 银行转账,网上购物,进步效率;二是希望金融机构能创新一些合适他们需求的信贷产品。六工资代发业务需求。如今社会各界都在高度关注农民工工资兑现问题,也出现不少小包

8、工头卷走资金不给农民工兑现工作现象,也有局部工资兑现出现纠纷,他们也希望通过银行代理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工程承包款,减少现金支付风险,减少中间环节,做到有帐可查。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金融需求,信贷和支付结算是主要需求,很大一局部外出务工人员在攒下几年的工资后想回乡创业,成家立业,而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而使这些想法不能实现,对信贷的需求比拟大。同时,因为保康县的金融机构较少,工资从务工地回到家乡取款存在较高的手续费,汇兑结算是主要的需求之一。也有少量的人员对于柜员机操作和个人网银的操作不理解,金融知识的需求占有很大比例。四、外出务工人员金融效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金融知识普及面小。通过对外出务工人员抽查

9、,有67%的务工人员对如何从银行汇款不理解;有83%的务工人员对如何使用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不理解;有65%务工人员对贷款流程不熟悉;91%的务工人员对金融理财业务不理解。二创业贷款两头难。外出务工人员无论在务工地开展需要贷款,还是回乡创业需要贷款,都有一定的难度。1、务工创业贷款难。一是找务工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一般不予受理,主要原因是:虽然经营工程在当地,但不是本地户口,又不能提供有效资产抵押,担保,在务工地金融机构不受理贷款;二是找户籍地老家金融机构,又由于经营工程不在本地,金融机构认为不便于开展贷后管理,认为风险大,不愿意贷款。如:吴家岭村张某带着有15人在武汉从事建筑工程承包,需要先垫

10、资,待工程验收后,才结算,想贷款200万元,到务工地因不是本地户口,在武汉没有抵押物金融机构都不贷,到户籍所在地保康找了几家银行,都认为在外地风险大,都不愿意贷款。三是局部农民工缺乏信誉意识,在原籍贷款到期没有及时回家将贷款归还,而且通讯号码不稳定,时常联络不上,形成不良信誉记录,再申请贷款时,金融机构通过征信查询有不良记录,不能贷款。2,回家创业难贷款。有的外出务工几年以后,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想回家创业,因自有资金缺乏,想申请贷款,但因为长时间在外地务工与当地金融机构没有联络,在本地新注册公司上年没有报表,没有现金流,不符合贷款条件,获取贷款难。三汇款结算不方便。外出务工人员将务工收入带回家的

11、主要方式是:带回现金、通过邮政汇款、在银行转账和通过银行汇款。但是存在一下问题:1、带回现金风险大。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将打工一年的收入取出现金在春节回家过年时带回家,但是往往春运时期是人流顶峰,也是小偷和骗子最为猖獗的时候,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被小偷和骗子卷走,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2、跨行汇款不方便。通过银行汇款是目前主要的汇兑的方式,但是大局部务工人员都家住农村,经济不兴旺,金融机构的网点也不多,结算渠道少,农村最方便的是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多,人员熟,效劳好,但由于体制问题,农村商业银行是地方法人机构,全国没有统一标识,统一机构,在城市没有网点,而国有商业银行在城市网点多,

12、但农村又没有网点,务工人员对跨行汇款理解甚少,只认准一个银行,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不放心跨行汇款,不选择跨行汇款。四理财风险意识差。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对理财知识理解甚少,对理财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1、民间融资有风险。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为了获取高额收益回报,盲目参与民间融资,造本钱息无归。2、误入保险取款难。如今有很多金融机构创办代理保险业务,为了完成中间业务收入任务,将外出务工人员定期存款办理为分红保险,也不给外出务工人员讲解清楚,待提早支取时才发现本金都缺乏时,才与银行交涉。五、改良的措施及建议一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信贷知识、结算知识、人民币反假、电子银行业务等金融知识宣传,可利用外出

13、务工人员春节集中返乡时候,在车站、码头等地开展金融知识的宣传。金融机构可采用电视、LED显示屏、宣传车、播送进展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外出务工人员更加全面理解银行金融产品、操作流程,进步务工人员的金融意识。二开展务工人员对接。金融机构和当地政府要对辖内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定期走访、调查建档,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数据信息库。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各种信息建立详实的经济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外出打工人员、身份证号、务工地点、从事的行业,联络方式,以及相关的金融效劳需求等等。建立经济档案以后,银行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或者通过 联络,定时进展回访和维护,及时做好金融效劳。三量身定做信

14、贷产品。为外出务工人员量身打造新的贷款品种。金融机构要在充分调研的根底上,结合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合适外出务工人员的相关金融产品四引导合法投资理财。设计符合外出务工人员理财需求的理财产品,引导他们使用金融理财产品,远离非法集资,谨防受骗受骗,让其通过合法的金融理财产品轻松理财,稳定收益,金融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五进步效率标准效劳。一是要实在改良和优化对外出打工人员的金融效劳,进步柜面业务效劳质量和效率。二是对辖内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金融机构要尽可能提供信贷支持。三是要积极探究符合辖区实际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信贷产品和相关金融效

15、劳方式。实行阳关信贷、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其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信贷效劳。四是要根据返乡农民工信誉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技能特长、工程情况等因素,合理核定授信额度。对信誉记录好、贷款按期归还、贷款使用效益好的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六延伸金融效劳触角。金融机构可在务工集中地建立金融效劳中心,派驻工作人员,专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及时提供金融业务的咨询效劳,代理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工程承包款,减少现金支付风险。对需要贷款的外出务工人员及时提供贷款支持、对需要汇钱回家外出务工人员帮助提供结算效劳、对有投资理财需求的外出务工人员正确引导合理投资等金融效劳。七加快互联网金融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