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系统课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51536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组织系统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组织系统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组织系统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组织系统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组织系统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系统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组织系统课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组织系统第一章组织系统表一、什么是企业组织系统 企业的组织系统亦称组织架构或治理体制,它是一种严密的、合理的、形成机器那样的社会组织,它具有熟练的专业劳动、明确的职权划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金字塔式的等级服从关系等特征,从而使企业成为一种系统的治理体系(一)建立组织系统的原则1、在组织设置上坚持一个上级的原则;2、责权一致的原则;3、既无重叠也无空白的原则。(二)组织系统示范结构图部门职能1 / 35程序会议、文件激励系统从以上组织系统表中,我们能够看出,它标示的是在治理中 如何分工,把人组织起来,其结果是分出部门和岗位,这是一个 问题的两个侧面,性质不同但方向一致,确实是使企业能像一部

2、 机器那样正常而有序的运转起来, 使企业的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 位置,承担的责任,要完成的任务,按什么程序,在谁的领导下, 清晰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关系。(三)企业组织结构图(以城建集团公司为例): 高管级 1部门级1分部级(四)企业人员岗位图(以城建集团为例)董事会高管级部门级分部级TI总经理1、组织系统中的结构图和岗位图是企业治理中同时产生的, 相互一致的,但又是不同的网络图。2、岗位之间描绘的是按指挥网络连接起来的工作岗位,标 出的是那个岗位的职务名称。 而机构图所描绘的是一个企业内部 存在的不同级不的部门。 结构图上有部门, 岗位图上对应就有那 个部门的负责人。3、机构图所描绘的是组织而

3、不是职务,与其相联系的是部 门职能, 岗位图上描绘的是人所担任的职务, 与其相联系的是责 任和权力。二、企业组织系统的五大要素(一)部门 部门是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具有独立职能的工作单元组4 / 35合。部门划分是将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治理的单元, 其目的在于 分工,决定部门的基础是职能。按部门职能专业化的原则,通常 可分为三个类不:1、生产部门,大体有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工程部门、营 销部门等。2、操纵部门,大体有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3、支持部门,大体有供应部门、总务部门、保安部门等。(二)岗位企业在运作中, 把所有人员按相对固定的任务分工制订好一 套相应的职位结构,而其中某一个体职

4、位称为岗位。1、企业所有职员(包括临时工)在岗位图中都有自己的位 置,没有位置的职员在企业中不存在。2、在岗位图中找不到位置的人,不能在企业治理中发号施 令。3、部门(含部门)以下领导岗位只标明正职,但数量上包 括副职。(三)编制编制是每个岗位上定额设置的人员数量。 能够标注在岗位方 框职务名称后。5 / 35(四)级不级不是指企业组织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力划分, 以及实施 领导职能的等级形式,是企业的一种领导体制,如高管层、治理 层、职员层等。 也指企业为使各部门职务在横向联络系统中具有 可比性而规定的具有相同权力的层面。1、不同岗位位于同一层次,表示这些职务有同一级不。2、级不与工资待遇能

5、够有联系,但不一定相互对应。3、上下级之间假如没有指挥线相连,在正常工作中没有指 挥和被指挥关系。4、在临时组合或非正常工作情况下,下级服从上级。5、在礼节上,不同岗位的职员应遵守上下级关系。6、下级的种类(1)直接下级,是由指挥线连接的下一层岗位人员。(2)所属下级,是指在组织系统表上表现为领导岗位以下 的指挥线所能到达的所有岗位的人员。(3)临时授权的下级,是指在实施某一次任务中临时调配 的职员,在组织系统表中无体现。助理是高级职员,但不属于治 理层,他的职责是完成正职所交予的任务。在执行任务时,行使 正职所授予的权力。 助理级没有常设下级, 但被授权以后有临时6 / 35下级。五)指挥线

6、连接上下两个岗位之间的连线称之为指挥线, 指挥线也称为 关系线, 指在治理机构中, 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逐渐应该建立 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 这既是行使权力的路线, 也是信息传 递的渠道。1、指挥线表示上对下的指挥权力。2、指挥线表示下对上的报告途径。3、指挥线也表示行政隶属关系。4、同级不之间没有指挥线。5、正常情况下,上对下没有越级指挥权,而有检查权,非 正常情况下,上对下有越权指挥权,下对上也有越级报告权。非 正常情况是指企业利益或职员生命安全遭到威胁, 且刻不容缓的 事项。6、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用工作流程来体现。三、治理幅度和治理层次治理幅度也称治理跨度, 是指一个治理者能有效治理下

7、层的 人数。 那么一个治理者究竟能有效的治理多少下层, 有没有一个 理想的数据和最高限额, 从现代企业治理实践来看, 这是一个专7 / 35门难确定的问题。 其一, 与治理者和被治理者的个人能力素养紧 密相关,差异性较大。其二,每个行业治理的要求、标准不尽相 同。其三, 每个企业的养成教育、 企业文化氛围各不相同。 其四, 每个企业的监督机制也各不相同。 上述理由还可列出专门多, 这 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课题,然而,依据专门多企业治理者的经验, 在治理工作中直接下层以 48 人为宜。四、治理层次 由于一个治理人员有效治理下层的人数是有限的, 因此产生 了治理层次,特不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治理层次也不断增多, 这是因为受到治理幅度的限制, 若一个组织的人数不变, 治理幅 度宽,治理层次就少,反之,治理层次就多。由于治理幅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治理结构。 一种是治 理幅度窄, 治理层次多的高长式的组织结构, 另一种是治理幅度 放宽,治理层少的扁平式组织结构。(一)高长式组织结构图以集团公司工程部为例, 假设工程部内增组不那个层次, 分 为前期组、现场治理组、 预算审查组、资料档案组、综合打算组, 设 5 个组长,每个组配组员 3 人,设部长 1 人,副部长 2 人。结构图如下:8 /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