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51263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笔《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处理好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实例1:中午吃完饭,我带着孩子来到了四楼阳台。自从四楼阳台重新布置后。我们还是第一次来,孩子们非常激动,这不有的孩子兴奋地呼喊到:“我和红旗一样高啦!”有的触景生情地大声高歌:“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有的长叹到:”哇塞,好爽!“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如此开心,本想组织他们玩个游戏,此刻我一点都不想打扰他们,静静地在一旁观望着,只想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一下自己的情感。孩子们的玩法真是让我惊喜:商嘉仁和印帅几个小朋友,试探性的从栏杆处往下看,然后又赶紧缩回来,(因为老师说过为了安全,不要离栏杆太近),一边快速地跑到场地中间一边

2、兴奋地说道:“我看到老师啦”“我看到滑梯啦”他们玩得不亦乐乎,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可是他们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正在他们玩得特别开心时,有同伴打小报告了:“老师,他们跑到栏杆那边去的。”几个兴奋的小家伙的游戏立刻被终止,他们无奈地走到场地中间,傻傻的站着.分析:幼儿表面是遵守了游戏“规矩”,事实幼儿在游戏中失去了自主性,时间长了,会束缚幼儿的思维和手脚,表面上看上去听话乖巧,实际上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实例2:由于昨天下过一场雨,所以操场上地面有些地方还有一些积水。于是在晨间活动前,我让孩子们在干的地方跳绳,不要踩到潮湿的地方,防止摔倒或者弄湿鞋子。孩子们个个都很乖巧的找到老

3、师眼中安全的活动场地。过了一会儿,看到孩子们的脸蛋都红彤彤的,再摸摸他们的手,该让孩子们休息会了,于是我提醒热的小朋友停止跳绳,跟着我进活动室休息,但是我们都必须经过一条似小沟的潮湿地带,孩子们“各显神通”:有的一跨而过,有的绕道而行,有的直接从上面踏过就在大家都跨过这条“小沟”之后,有个别幼儿小声地喊道:“看,我的脚印。”一个小小的发现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有个别调皮的孩子立刻围了过去,大部分幼儿不约而同看着我,目光中似乎在询问:“老师,这个违反规则吗?”我立刻也像很感兴趣似地问到:“真的哦,怎么会留下你的脚印的呢,应该是鞋印吧?”孩子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积极地回应到:“老师 ,你从

4、这个有水的地方走过,就会在干的地方留下自己的鞋印哦。”我和孩子一起参与了印鞋印游戏,接着孩子们又发现了每个人的鞋印不同,他们蹲下对比自己的鞋底与鞋印,找自己的脚印。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分析:规则无疑是必要的,但过于繁琐、生硬,就变成了套子,束缚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行为。活动前,老师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并且把那些文静、乖巧的孩子作为榜样。长期这样,幼儿会变得看教师的眼色行事,为了听教师的表扬而变得“循规蹈矩”,自主性得不到发展。实例3:幼儿玩滑滑梯的时候,尽管教师总是事前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要从楼梯上去再从滑道下来。可每次游戏的时候,开始时,幼儿似乎还记得这些

5、“规则”,时间一长,幼儿就开始“犯规”,有的从滑道上逆行上去,有的在滑道上一个一个叠坐在一起不滑下去,有的幼儿用手抓住上面的护栏,身体躺在滑道上摆动,嘴里喊着“救命!救命啊!”脸上流露出颇为夸张的表情,护栏边围着几个幼儿正在有条不紊地“救人”,有的幼儿“掉”到水里去了,有的幼儿“救”上来了。教师看到那么多的幼儿挤在一起,走过去制止他们:小朋友,看看谁最听话,知道怎样滑滑梯才是对的。小朋友立即变乖了,停止了原来的活动,排着队有序地爬上爬下,安静了许多。教师放心地在一旁观看。可没过几分钟,有几个男孩子又开始了“救人”活动,有的被怪兽抓住大喊“救命!” 有的在滑梯上大喊:“我是奥特曼,我来救你们。”

6、参与“救人”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游戏场上又热闹起来。分析:上述案例,是制止他们,还是顺其自然。不制止?怕他们出事故。制止他们又于心不忍,幼儿玩得那么投入。游戏中的自主和规则是一对矛盾,如果过分强调规则,势必把孩子管得太死,孩子就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机会,失去满足和快乐感;反过来,过分强调自主,没有规则的约束,游戏就会显得杂乱无序,毫无质量和意义。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自主活动。为了使游戏顺利开展并做出成效,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建立和执行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如果一味让幼儿自主自由、随心所欲,完全忽略规则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功能,那么幼儿在游戏中根本就自主不起来

7、,同伴间互相干扰,混乱无序,游戏不能顺利开展,自然没有自主性可言。教师该如何处理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规则意识之间的矛盾呢?一、 尊重幼儿游戏活动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基于内在动机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快乐过程,是幼儿的权利和需要,是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静下心来想一想,成人也喜欢来点刺激的游戏,游乐场里的过山车、快速滑行车,新型运动中的攀岩、悬崖跳水、急流探险都是成人喜欢的惊险活动,一个“险”字本身就包含着不安全的因素,而冒险后的成功却往往能带给人巨大的满足感。孩子在游戏中的动作一般来说具有“

8、非常规性”。例如幼儿玩滑滑梯,除掉滑滑梯本身带给幼儿的感受外,幼儿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情节,例如:“奥特曼救人”、“过山车”等。幼儿在充分地自主地表现,使游戏情节精彩,内容丰富,当然会令他们流连往返。因此,幼儿游戏时,教师要把选择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愉快体验”,这样才能够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愉快感。二、培养幼儿游戏活动的自律性在我们谈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的时候,同时有这样一种误区,游戏既然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成人就不因该过多地干预,让幼儿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好了,只要幼儿高兴就行。事实上游戏就变成了“放羊式”的一种低水平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变得盲目,没有规

9、则,忽略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加之幼儿受年龄限制,控制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凭兴趣模仿或重复一些危险的行为和动作。因此,我们要谨慎地界定幼儿地游戏行为,评价幼儿地游戏过程。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观察幼儿当前或已有的经验和能力,需要教师在哪个方面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培养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自觉性。让他们学会区分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和危险的。例如,玩轮胎游戏,孩子们很喜欢,能用轮胎玩出很多种好玩的玩法:钻山洞、跳圈、滚轮胎让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危险的玩法:有的用轮胎撞同伴,有的将轮胎到处乱丢。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教师必须立即制止

10、,并让所有的孩子知道这样的玩法是不对的,是很不安全的。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哪些玩法是可行的,哪些玩法是不行的,制定出玩轮胎游戏的规则。这样,既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孩子制定规则的能力。三、保护幼儿游戏活动的创造性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儿童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把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所必须做的事情。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多是无意性的,不是经过苦思冥想得来的,往往是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游戏中幼儿的创造随处可见:滑梯当成了大海、积木当成了手枪、树枝当成了宝剑、椅子当成了火车,这些创造的火花,让原本简单的游戏变得精彩、生动起来。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留给幼儿充足的思维空间和实践机会,及时捕捉他们的创造性的点滴火花,予以肯定,正确对待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突发奇想,并和他们一起游戏适当地给予帮助,从而使他们的游戏顺利地开展,创造性得到更大发挥。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是游戏问题的解决者,是游戏适当的引导者。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既丰富多彩有利于幼儿发展,又安全科学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寓教育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