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439535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979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22、水文情况22.1地质情况33、施工工艺44、施工方法44.1、喷护施工方法44.2、边坡喷护55、喷护技术质量要求56、资源配置66.1人力资源配置66.2施工设备及机械配置77、技术安全保证措施77.1安全保证措施77.2安全技术保证措施8&文明施工措施9頁黑内容雁鸣路跨梅河干流桥边坡喷护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次工程为雁鸣路跨梅河干流桥。本项目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 合实验区雁鸣路梅河干流处,桥位处河道开口宽度为115.5米,其中 主河道底宽57.0米,河底标高98.9m,子槽标高97.624m, 100年一遇 洪水位:10135m,河道两侧各设置5m宽的马道,马道净空N2m

2、, 木工程桥跨布置为24+30+30+24m=108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 凝土连续梁。道路标准宽度为60m。桥梁分成两幅,宽度均为265m, 中央有7m宽的中央分隔带。具体断面布置形式为:3m (人行道) +35m (非机动车道)+19.5m (机动车道)+0.5m (防撞墩)+7m (中 央分隔带)+05m(防撞墩)+195m (机动车道)+35m (非机动车道) +3m (人行道)=60m。地面高程现状为104.3m左右,Pl#桥墩承台底部高程95.748m, 开挖深度8.552m; P2#承台底部高程95.880m,开挖深度8.42m; P3# 承台底部高程95.965m,开挖深度

3、&335m; A0#桥台桩顶高程 99.85m,开挖深度4.45m; A4#桥台桩顶高程99.85m,开挖深度 4.45m o2、水文情况设计勘测期间稳定水位埋深2.834m(绝对标高约100.64 101.20m)o据调查木区域内地下水位年变幅1.5m左右,近5年最高 水位埋深约1.0m (标高103.0m左右),历史最高水位0.5m (标高 103.5m左右)。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大 气降水,环境类型为II类。2.1地质情况该桥位范围内地质以粉土、粉质砂土为主。表层为杂填土,承台 开挖范围内为粉土。根据地质报告原地面下9m内为粉砂土,湿度大含水层厚、流动 性强,承台

4、开挖面为粉土(Q4R):层底埋深6.8-9.0m,层底高程 95.31-97.26m,层厚2.448m。黄褐色灰黄色,稍湿湿,稍密 中密,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韧性低。为加强边坡 稳定性,基坑边坡采用钢筋网支护,钢筋网采用O 10200*200方格 网状铺设,铁丝绑扎,采用C18螺纹钢筋土钉进行固定,土钉长度 3m,入土内深度2.94m,间距15米,梅花形布置,支护基坑顶l5m 宽,顶边沿采用25型钢筋(灌注桩下脚料)进行固定,入土内深度 lm,间距1.5米,喷射碗面层,喷射水泥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 泥,水灰比0.55,承台基坑钢筋网支护时,钢筋网采用10200:i:2

5、00 方格网状铺设,铁丝绑扎,C18螺纹钢筋土钉进行固定,土钉长度 3m,入土内深度294m,间距15米,梅花形布置,喷射磴面层,喷射 水泥采用B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5o喷射混凝土终凝2h 后,应适当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喷射混凝土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lOOn?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整体开挖深度30m,基坑坑底宽度为77m,长度为122m。开挖 边坡坡率为1:1,边坡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机械开挖后人工 对边坡进行整形,承台局部开挖,局部边坡喷护,边坡顶喷护不小于 1米,外侧周围采用黏土培30cm高,50cm宽的防水堤并压实。挂网支护施工工艺:土方开挖一护

6、坡上植筋一人工修整壁面一挂 网筋一主筋焊接一喷射细石混凝土。喷碗工艺流程框图4、施工方法 4.1、喷护施工方法铺设钢筋网,钢筋网片采用用直径10mm钢筋焊接或绑扎而成, 网格尺寸200mm:在喷射碗之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 边坡的土钉上,并符合规定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在確喷射下应不出现 振动。42、边坡喷护4.2.1喷混凝土用的原材料:为保证喷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使 原材料的采购、进货、检验验收和库存均按规范程序要求进行,并使 混凝土拌制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进行拌制,拌和系统的计量器具必须完 备准确,试验室要按试验规程要求的频率进行监控。4.2.2风压:应取喷射机正常工作时的风压。风压过大

7、,喷射速度过高,混 凝土回弹量大,水泥耗量大;风压过小,则混凝土不密实。423喷射方向和喷射距离:喷头与受喷而应尽量垂直,偏角宜控制在20“以内,利用喷射 料来抑阻集料的回弹,以减少回弹量。喷头与喷而的距离应控制在 1.0m左右。4.2.4喷射区段和喷射顺序:喷射作业应分区、段进行,区段长度为4-6m喷射时,按自下而上, 先凹后凸的顺序进行,以防溅落的灰浆附于未喷岩而,影响喷混凝土的 粘结强度。425喷射分层和间歇时间:混凝土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但也不宜间隔过久,若终凝12h后再进行喷射,应用风水清洗混凝土 表而,以利层间结合。5、喷护技术质量要求在喷射混凝土前

8、,应保证而层内的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边坡上并 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网片绑扎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一10+10mm,钢筋网铺设 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mm, 水灰比不宜大于0.55。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为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而距离宜控制在 0.80l50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而,防止在钢筋背面出 现空隙。为保证施工时的喷射混凝土厚度达至规定值,可在边坡面上垂直 打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在继续进行下步喷射混凝土作业时,仔细 清除预留施工缝接合而上的浮浆层和松敞碎屑,并喷水使之潮湿。喷射混凝土强度应复合要求,喷射混凝

9、土的接茬处应斜交搭接, 搭接长度应20cm以上。喷射磴终凝后2h,应根据当地条件,采取连续喷水养护57d。6、资源配f6.1人力资源配置序号匸种人员数量备注1管理人员22测量人员43试验24技术员25司机26喷锚工47安全人员28电焊工29普工10合计306.2施工设备及机械配置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碗喷射机HL-622空压机英格索兰95013搅拌机JZC35017、技术安全保证措施7.1安全保证措施7.1.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要把安全 工作当作第一位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 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认真 落

10、实检查制度,建立安全奖罚,有效控制施工安全。7.1.2建立健全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 项目部管理体系。7.1.3增强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和安全施工目标管理技术,加大施 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 的技术、足够的防护设施之上。7.1.4应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情况,开工前必须熟悉穿越施工 范围的电力、电信、通讯和架空高压电线走向及其架设高度,做到不 明情况,不盲目施工,以免造成重大事故。7.1.5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暴雨、防大 风、防火、防煤气工作,做好用电防范工作。7.1.6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地。7.1.7作好劳动保护

11、工作,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7.2安全技术保证措施7.2.1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 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 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应按批准的平而布置图进行布置。7.2.2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 法规规定的标牌,夜间行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设 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7.2.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 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放,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 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7.2.4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

12、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7.2.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技术规范的规定扩行。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 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专业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7.2.6施工中发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危险品、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方可施工。727雨季施工时,应按雨季施工要求进行。8、文明施工措施重视文明施工,争创“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按施工总平而布置图进行场地规划,运输道路、材料库、机械停 放场、搅拌站、钢筋加工场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要做到生活区与生产区划分明确,并 保持安全距离;建立驻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在

13、施工区域醒目 位置设置有关图、牌。搞好与施工场地周围单位、村民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施工环 境。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施工便道、生活区的给排水系统等,保证供 水安全,确保给水设施不渗漏,保证排水系统顺畅,满足排水要求。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监理、设计配合人员、施工人员应一律佩戴 胸卡,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入作业区域。所有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别堆放、存储,码垛整齐,做好标 识,严禁混堆乱放;所有机械要摆放整齐,保持完好、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要随时清理,不用的料具和机械应及时清退 出场,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施工便道应经常洒水,减少扬尘。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符合 卫生标准,如发生疫情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上报。临时用电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不乱拉乱接,供电设施保持良 好,符合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生活区应保持清洁、整齐,经常洒水。厕所在夏天应做好灭蝇、 灭蚊工作。施工时应有降噪措施,防止噪声超标、扰民。施工中发现文物、古墓、古建筑遗迹或战争期间遗留的爆炸装置 时,要派专人保护,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待有关部门鉴 别、排除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混凝土拌合站等灰尘较大的地方,要有防尘措施,作业人员要有 劳动保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