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41876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朗克常量的测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实验人: 学号: 实验时间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及要求】1. 通过实验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光电子理论,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2. 掌握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研究的方法;3学习对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的处理方法,并用以测定普朗克常数。【仪器及用具】高压汞灯、滤色片、光电管、微电流放大器(含电源)【实验原理】爱因斯坦从他提出的“光量子”概念出发,认为光并不是以连续分布的形式把能量传播到空间,而 是以光量子的形式一份一份地向外辐射。对于频率为v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hv,其中,h = 6.6261 X 10-34焦耳秒,称为普朗克常数。当频率为的光照射金属时,具有能量hv的一个光子和金

2、属中的一个电子碰撞,兀 传递给电子。电子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束缚,剩余的能量就成为逸 光电子的动能。显然,根据能量守恒有:(1)E = hv - Wks这个方程称为爱因斯坦方程。这里ws为逸出功,是金属材料的固有属性。对于给定的金属材料,ws是 一定值。1/爱因斯坦方程表明: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入射光的强度增加时 丁爹 目也增加。这说明光强只影响光电子所形成的光电流的大小。当光子能量hvW时,不能产生光电子。 即存在一个产生光电流的截止频率v (v = W /h )。的单色光照射在 阴极K和阳极A 子运动起减速作 相应减少,光电流 的初动能全部用00 S

3、K本实验采用的实验原理图见图1。一束频率为v 真空光电管的阴极K上,光电子将从阴极逸出。在 之间外加一个反向电压(A接负极),它对光电 用。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大,到达阳极的光电子 减少。当Vka=Us时,光电流降为零。此时光电子 于克服反向电场作用。即eUs= ES k时,截止电压也不这时的反向电压us叫截止电压。入射光频率不同 同。将(2)式代入(1)式得U =- (V -v )s e 0式中h,e都是常量,对同一光电管V也是常量,实验中测量不同频率下的U,做出U v曲线。在(3) 0sS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这是一条直线。若电子电量e为已知,由斜率k=h/e可以求出普朗克常数h,由直 线在Us

4、轴上的截距可以求出逸出功Ws,由直线在v轴上的截距可以求出截止频率v0,见图2。在实验中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与理想的有所不同,这是因为:1光电管的阴极采用逸出电位低的碱金属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即使在高真空也有易氧化的趋向,使 阴极表面各处的逸出电势不尽相等。同时逸出具有最大动能的光电子数目大为减少。随着反向电压的增 高,光电流不是陡然截止,而是较快降低后平缓地趋近零点。2阳极是用逸出电势较高的铂、钨等材料做成。本来只有远紫外线照射才能逸出光电子。但在使用 过程中常会沉积上阴极材料,当阳极受到部分漫反射光照射时也会发生光电子。因为施加在光电管上的 外电场对于这些光电子来说正好是个加速电场,使得发射的

5、光电子由阳极飞向阴极,构成反向电流。3暗盒中的光电管即使没有光照射,在外加电压下也会有微弱电流流通,称作暗电流。其主要原因 是极间绝缘电阻漏电(包括管座以及玻璃壳内外表面的漏电)阴极在常温下的热电子辐射等。暗电流与 外加电压基本上成线性关系。由于以上原因,实测曲线上每一点的电流是阴极光电子发射电流、阳极反向光电子电流及暗电流三 者之和。理想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的虚线所示,实际测量曲线如图中的实线表示。光电效应实验仪原理见图4。常见的GDh-1型光电管阴极为Ag-0-K化合物,最高灵敏度波长为410 10n m。为避免杂散光和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光电管装在留有窗口的暗盒内。实验光源为高压汞灯

6、,与滤色片配合使用,可以提供356.6, 404.7, 435.8, 546.1, 577.0nm五种波 长的单色光。定范围调节。也可以由锯齿波发生器产生随时间由于光电流强度非常微弱,一般需要经过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才能读出。微电流放大器的测量范围 10-810-13A,共分六档。光电管的极间电压由直流电源提供,电源可以从负到正在实验时可以由电压表和电流表逐点读数,并根据测量数据做图。连续增大的电压加在光电管上,这时光电流也是连续变化的。将电流、电压量分别接在X-Y记录仪的Y 端和X输入端(或计算机A/D转换器的输入端),就能自动画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由于暗电流和阳极电流的存在,准确地测量截

7、止电压是困难的。一般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近似处 理:1. 若在截止电压点附近阴极电流上升很快,则实测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图3中的“1”点)非常接 近于Us点。以此点代替Us点,就是“交点法”。2/若测量的反向电流饱和很快,则反向电流由斜率很小的斜线开始偏离线性的“抬头点”(图3中 的“2”点)电压值与Us点电压非常接近,可以用“抬头点”电压值代替Us点电压。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设计】(测量及调节方法)1. 按要求布置好仪器,打开微电流放大器的电源预20分钟。2. 罩好暗盒窗上的遮光罩,测量暗电流随电压的变化。3. 选择好某一波长的入射光,由一2V开始增加电压进行粗测。注意观察电流变化较大时对应的电

8、压 区间,细测时在此区间应内多取一些测量点,以减小描绘曲线时的误差。4. 在以上基础上精确测量I随U变化的数据。5. 更换滤色片,选择其它波长,重复第2项和第3项实验内容。6. 做各波长I-U曲线,用“抬头点”确定Us点。7做Uv曲线,验证爱因斯坦公式。用作图法或最小二乘法求斜率并外推直线求截距,计算普朗 克常数h、逸出功Ws和截止频率v0。8. 用锯齿波发生器做电源,由X-Y记录仪(或计算机)绘图,进行第5项和第6项工作。9. 用移动光源位置或改变窗口大小的方法改变入射光的强度,观测Ws、vo和饱和电流Is的变化。 实验中要注意如下事项:1. 汞灯打开后,直至实验全部完成后再关闭。一旦中途关闭电源,至少等5分钟后再启动。2. 注意勿使电源输出端与地短路,以免烧毁电源。3. 实验过程中不要改变光源与光电管之间的距离(第9项内容除外),以免改变入射光的强度。4. 注意保持滤色片的清洁,但不要随意擦拭滤色片。5. 实验后用遮光罩罩住光电管暗盒,以保护光电管。【数据表格】(画出数据表格,写明物理量和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