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414034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复习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数学资料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单元复习一、主要考点:考点1、线段的对称轴有 条,是 考点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的距离相等 考点3、到 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1: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1)若AC6,ABD的周长是13,则ABC的周长是_; (2)若ABC的周长是30,ABD的周长是25,则AC_例2: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点D.(1)若BC8,则ADE的周长是_;(2) 若BAC=110,那么EAD_(3) 若EAD=100,那么BAC_考点4、角的对称轴有 条,是 考点5、角平分线上的点到 的距离相等 又 考点

2、6、角的内部到 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又 例3: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 (1)若C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2) 若BD:DC=3:2,点D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是 .例4: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 APA=PB BPO平分APB COA=OB DAB垂直平分OP补充考点: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 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 的距离相等1. 请你先在图的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再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2. 如图,求作点P,使点P同

3、时满足: PA=PB;到直线m,n的距离相等21世纪教育网7、等边对等角 8、等角对等边 9、等腰三角形 、 、 重合(三线合一) (有 条对称轴) 又 又 又 例5:(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11,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5.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4)等腰ABC中,若A=30,则B= 例6:(1)如图,在RtABC中,若AB=AC,AD=AE,BAD=40,则EDC=_(2)如图,ACB=90,E、F为AB上的点,AE=AC,BC=BF,则ECF=_ _(3)如图, AB=A

4、C=DC,且BD=AD,则B=_ _例7:如图,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试说明BDECDE例8: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BD=CE例9:如左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右图,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BCF21cnjycom10、(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 ,三个角都是 ,每条边上都有三线合一,有 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的3个判定方法:三条边都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 的三

5、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例10:(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_(2)如图,正方形ABCD,EAD为等边三角形,则EBC_ABCD(3)如图,已知等边ABC,AC=AD,且ACAD,垂足为A,则BEC_21世纪教育网 例11: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A、E重合),在AE的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相交于点O,AD与BC相交于点P,BE与CD相交于点Q,连接PQ下列五个结论:AD=BE;PQAE;AP=BQ;DE=DP;AOB=60,其中恒成立的有_(填序号)www.21-cn-例12:如图,

6、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DC的同侧,连接AE【来源:21世纪教育网】求证:AEBC1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又 12、用等积法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SABC= = 13、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又 例12:(1)在RtABC中,C=90,CD是斜边AB的中线,且CD=4 cm,则AB=_(2)在RtABC中,C=90,B=30,AB=8,则AC=_(3)在RtABC中,C=90,AC=8,BC=6,则AB边上的高CD= 例13:如图,在ABC中,BD、CE是高,G、F分别是BC、DE的中点,连接GF,求证:

7、GFDE例14:如图,已知: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课后检测:1如图,在ABC中,BC=8 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且PDAB,PEAC,求PDE的周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如图,在边长为2等边ABC中, AD是BC边上的中线,E、F是AD的三等分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3如图,在ABC中,CD与C,分别是ABC的内角、外角平分线,DF/BC交AC于点E试说明(1) DCF为直角三角形;(2)DE=EF21cnjy4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B=C,AD是底边BC上的高,

8、DEAB交AC于点E试找出图中除ABC外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理由2-1-c-n-j-y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B上,且AE=AC,EFBC交AC于点F求证:EC平分DEF21教育网6如图,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DC BE与D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1*cnjy*com7如图,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在AB的同侧分别作ACD和BCE,CACD,CBCE,ACD与BCE都是锐角,且ACDBCE,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交于点P,连接PC试说明:(1) ACEDCB (2) PC平分APB来源:21世纪教

9、育网8如图,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E,使CE=CD,AB=10cm( l )求BE的长; ( 2 )试说明BD=ED。来源:21世纪教育网9画图、证明:如图,AOB=90,点C、D分别在OA、OB上(1)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作AOB的平分线OP;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与CD、OP相交于E、F;连接OE、CF、DF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在所画图中,线段OE与C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求证:C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0.如图,已知点D为等腰直角ABC内一点,CADCBD15,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www-2-1-cnjy-com

10、(1)求证:DE平分BDC;(2)若点M在DE上,且DC=DM,求证: ME=BD11.如图,设BAC=(090).现把小棒依次摆放在两射线之间,并使小棒两端分别落在射线AB,AC上.从点A1开始,用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其中A1A2为第一根小棒,且A1A2=AA1 .【来源:21cnj*y.co*m】(1)小棒能无限摆下去吗?答: .(填“能”或“不能”)(2)若已经摆放了3根小棒,则1 =_,2 =_,3=_;(用含的式子表示)【出处:21教育名师】(3)若只能摆放4根小棒,求的范围.12如图1,点P、Q分别是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同,连接AQ、CP交于点M(1)求证:ABQCAP;(2)当点P、Q分别在AB、BC边上运动时,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21世纪*教育网(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