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他一次机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41227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给他一次机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给他一次机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给他一次机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再给他一次机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再给他一次机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给他一次机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给他一次机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给他一次机会 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化案例作者简介:胡孝明,女,1976年出生,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于黄石十七中。西塞山区优秀班主任,西塞山区优秀英语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2010年9月我迎来了又一届新生,为了尽快地熟悉了解我的这些学生们,我开始在教室的后面备课改作业。很快一个叫李聪的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声音洪亮,对答如流,尤其是历史课。我当即就任命他为历史科代表。他也不辱使命,工作认真负责,收发作业,检查笔记背诵,尽心尽力,确实是一个得力的小帮手。当时他的成绩摆尾,但表现积极,我在心中不知不觉将他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可是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开始头痛不已

2、。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带着学生们早锻炼回到教室,还在楼梯时就听到了激烈的争吵声,我连忙加快脚步冲到了教室门口。只见一位奶奶满头大汗,端着一碗早餐站在门口,满脸讨好地叫李聪出来,而李聪坐在座位上愤怒地对着她大喊大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惊呆了!还未等我回过神来,后面的同学们也陆续来到教室,都惊讶地挤在门口。为了不让老人和李聪尴尬,我立刻叫同学们进教室准备早读并顺手将李聪奶奶手中的早餐端过来,然后简单地一边安慰老人一边送她下楼。回来后我不想影响同学们早读便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把早餐放在李聪的桌上,顺便说了一句:“下课吃了后,我们聊两句。”砰!我的话还没说完,李聪便把我刚放在桌上的早餐一下子打

3、翻在地。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四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这边。我惊呆了,同时一股怒火升起,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但是,我提醒自己不能发火,同学们都看着呢!发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许还会适得其反。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叫同学们继续读书,然后拿来扫帚和簸箕收拾地面。庆幸的是,李聪看到我在收拾马上帮忙,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收拾完后我把他叫了出来,问他:“李聪,给我一个解释好吗?我不想误会你更不想同学们误会你。”从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早上起晚了没来得及吃早餐就来上学了,奶奶怕他饿着了就买了一份千层饼送到学校。但是他不喜欢吃千层饼,奶奶怕他挨饿一定要他吃,他就偏不,结果就闹成了这样

4、。这时轮到我发火了,我把他臭骂了一顿:“我还怕误会你。看来我没有!你太自私了,只想自己,一份不合你口味的早餐你对奶奶暴跳如雷!你想过你奶奶没有,多大年龄生怕你饿着了,又怕耽误你上课,跑得气喘吁吁,反过来你不领情还对她大声斥责,你也太不懂事了!”他低下了头,流泪了。接着我缓和了一下语气:“你今天的行为看似只是一个娇惯的孩子对奶奶的蛮横,回家给奶奶道歉是一定的。但是在同学们看呢?他们会不会以为你不好说话,难以相处呢?他们会不会担心今后在与你的交往中发生矛盾,你也这样呢?所以,我觉得你有必要在班上给大家一个交代!”他答应了并照做了。接下来几天风平浪静。但在心里我对他留下了自私、娇惯、脾气暴躁的坏印象

5、,同时也有几分担忧他与同学发生矛盾,影响班级和谐。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同学们三天两头的跑来告状,说李聪骂人,并且骂得非常难听,或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学吵架,甚至打架,有时在课堂上因一点小事破口大骂。有时我找他和相关同学调查情况时,别人一开口,他便像泼妇一样歇斯底里地指责别人。很是让大家反感,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为邻,对他敬而远之。每次,我都是两头忙:一头找他做思想工作,批评教育他,教他学会忍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他讲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相处;一头安抚和他发生矛盾的同学,让他们学会宽容,再原谅他一次,号召大家帮助他改掉坏毛病。同时,挖掘并放大他的闪光点,来抵消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坏印象。

6、在我的努力下,他有了一些变化。与同学发生摩擦的频率降低了,即使有问题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歇斯底里,懂得了忍让。历史学得顶呱呱,作业次次优秀,期中总成绩虽没多大提高,但历史是遥遥领先。看到这些我及时地在班上表扬鼓励他,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正当我准备松一口气时,有一次我无意与同学聊天时说李聪这段时间表现不错,脾气改了不少。同学们马上反驳道:“还不那样经常骂人?只不过你在的时候他收敛了一点,我们不跟他一般见识。”听了这番话,我的心再一次提了起来。“真的吗?”“是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几个同学异口同声道。我假装轻松地说道:“不可否认的是,他还是改了不少。要完全改掉还有一个过程。你们不跟他一般见

7、识,说明你们很大度,有一颗宽容心,我们再多点耐心,多给他一点时间,将心比心,我相信他会改好的。”“好的,老师。我们听你的!”随后,我仔细想了想,觉得他的这种表现肯定有着深层的原因,要彻底根治他,必须找出它,才能对症下药。于是找了个机会,与他和他的爷爷奶奶交流了一下。得知他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始终觉得他缺少父母关爱,在生活中百般迁就,管教失当,平时迁就,出了问题便大发雷霆,随意打骂。从而使他养成了这样一种性格。他表面暴躁,小气,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实则内心孤独自卑,渴望被关爱被认可被尊重。了解他的根源与内心后,我把同学们的想法说给他听,他惭愧地低下了头,他表示他一定要改,不让同学

8、们失望。他说道做到,主动要求管钥匙,经常帮同学做清洁,课下打球下棋与同学有说有笑,即使有点小摩擦也一笑了之。午休时,他认真地做作业或是看书,成绩一步一步地上升。第一学期期末,他已从倒数十名到了全班前二十名。他的巨大进步让我欣慰不已。不知不觉到了初二,我校“新课堂”改革拉开了帷幕,我班也积极行动了起来。李聪作为一个课堂发言积极的同学一时成为了各个学习小组的“抢手货”,经过双向选择李聪成为了“雏鹰”小组的得力干将,课堂上总能见到他展示的身影,“雏鹰”小组因为有他每次量化得分遥遥领先。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小组也争先恐后的参与课堂竞争中,一时我班的课堂有声有色。似乎李聪在这种新课堂模式下如鱼得水,成为了小

9、组的核心人物,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我也可以不再操过多的心了。一天,五个女生突然哭着跑来告状,李聪无缘无故在她们没有防备时对他们拳打脚踢。我还没来得及询问具体情况,目睹了事情经过的“雏鹰”小组的组长也跑来了,她说李聪的行为为他们组抹黑了,他们决定将李聪开除“组籍”。我的脑袋当时像要炸了似的,这个李聪到底怎么回事,一年多的努力付诸东流吗?我立刻把他找来。没想到他有故伎重演,歇斯底里地恶人先告起了状。说这几个女生因为前两天的小事,今天体育课上凑在一起说他的坏话,让他的心里不舒服。经过调查,事实并非如此。几天前的事情几位女生早已忘记,只是李聪还记在心上。今天他经过这几个女生的时候,碰巧她们正在悄声地议论

10、着什么,让他误以为在背后议论他,于是趁她们不备对她们大打出手,以此来教训她们,并且捍卫自己的尊严。事情清楚后,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看到五个女生对他的道歉不予理睬时,他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站在我的面前伤心的哭了起来。我先把他留在办公室里,马上询问了五个女生的伤势,得知没什么大碍后。我开始安慰她们,并且给她们讲了李聪的家庭情况,给他们分析李聪性格的成因,以及他努力改过的历程。懂事的孩子们渐渐心软了,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歉意并承诺再给他一次机会。回过头来,我与李聪分析这个事情的后果及影响,并把我与那几个女生谈话的结果告诉了他。他深深地触动了,他哭着说:“老师,我真的错了!我一定改,我一定珍惜这最

11、后一次机会。你放心,我一定给她们、我们组和全班一个交代。”随后我把“雏鹰”小组的其他成员召集在一起,与他们共同探讨李聪的问题。我同样给他们讲了李聪的家庭情况,给他们分析李聪性格的成因,以及他努力改过的历程,并且指出李聪为他们组所做的贡献,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因为他性格上的缺陷和他所犯错误而抛弃他。“雏鹰”小组全体成员惭愧地低下了头,他们一致表示不抛弃、不放弃李聪,并且帮助他改正缺点。当天,李聪在全班做了深刻的检讨并分别向那五个女生诚恳地道了歉。在他向同学们请求再给他一次机会的时候,全班响亮地答应了。此后,李聪真地改变了。他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了,学习一点一点地进步,名次从三十五六,二十一二,十五六

12、到有时冲到班级前十。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有着复杂的心理,我们只有从分析他们的心理入手,找出他的问题根源,采取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刻薄与冷漠,对他们多一份关爱与关注,发挥集体的力量,原谅他的反复,持之以恒地坚持,奇迹一定能发生。工作十几年,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见过无数,他们虽表现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便是在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的需求。基于这一点我有几点感悟:、“爱”是差生转化的前提。“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但在教育中又往往过分夸大差生的弱点和缺点,产生一种厌弃心理,并或多或少失去了教育信心,因而使他们更加自暴自弃,

13、以致错误缺点愈来愈严重。对待差生要用慈母一般的心肠体贴他们,用火一般的真情感化他们,善于发现每一个差生的禀性、兴趣、爱好、特长和长处,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微小进步,要倍加珍惜,使那些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这样,就会让差生不是感到自己暂时的落后是“一种不幸”,是“低人一等,而是从自己在老师和小组帮助、鼓励下所取得的进步中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从自己长于别人的地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二、信任差生,多鼓励、少批评是有效途径。信任差生,就是相信他们一定能进步,一定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或错误。这种信任,会使他们产生得到承认的慰籍,消除对老师的猜疑和对抗,进而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精神

14、雨露的浇灌。在对差生实施教育过程中,对于他们的缺点要批评,但不宜太多,要“多表扬、多鼓励”。这样会使他们知道老师很重视他们及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将会使他们心底蕴藏着一种自我肯定的强烈需要诱发出来,增强信心,拼命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三、开展对话式差生自我教育是差生转化的有力武器。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差生在班集体中往往自感抬不起头来,意志消沉,怕提旧事,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与这些学生应多采用对话式的方法,多倾听他们的心声,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挖掘他们学习、工作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同时指出努力方向,帮助他们寻找进取的途径和开展自我教育的方法。多让他们自身找一找自己究竟“差在哪儿,怎样想法去解决这种“差”?老师与集体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和关心,会使他们逐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增长和发扬积极因素,跟上小组和班集体前进的步伐。这种自我教育,会使差生增强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减少差生思想的反复性,使之彻底转变。四、转变差生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欲速则不达,差生转化工作需要做长期工作,切记急于求成。当差生出现反复时,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鼓励。转化差生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工程,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差生施以满腔的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差生的心理活动及特点,采取恰当的工作方法,定会在转差的这块田地里收获累累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