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要连贯发言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41157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要连贯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言要连贯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言要连贯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言要连贯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言要连贯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要连贯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要连贯发言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要连贯发言稿 各位专家及工作室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第三组来组大坪中学的汪煜杰。今天很荣幸能够由我来代表我们小组就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的语言要连贯来谈一谈我们小组的教学设计。在我正式开始阐述之前,我想必须要先给各位专家说一下,可能我们设计还不够完善,思维也存在些许漏洞,但我们敝帚自珍。当然,也很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意见或者建议,那么接下来我们小组将“原生态还原”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教学设计三大板块。 第一、研究过程 刚开始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简直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懵圈”了,不过我们也没有奢望过李老师能够在这个时候予以援手,因为按照老李的套路来,他一般会在我们快要被各种理论及想法“淹死”

2、的时候才会小手一伸,将我们稳准狠地给救上岸。 那么,我们小组所采取的的做法就是“分散加集中”的策略。 首先,我们明确了“语言要连贯”这个要求应该落实到段落中,而非篇章。所以先将这个任务予以分解成几部分,也就是研读各种文献资料、各自先构思各自的想法、汇合进行思维碰撞,最后在进行整合汇总制作成品。 其次,在研读资料部分,其他两位老师负责的是李老师所传给我们的句群、语篇连贯、语篇衔接,很感谢两位小伙伴从中提取出了很多有用的部分,而我则是很忐忑地接下了李老师给我的来自台湾省的白佛言作文教室。在这里真的很想对李老师说一句“繁体字真的看起来好累啊。”不过也很感谢李老师,因为这次我又接触了不同于咱们内地一般

3、的教学理念,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讲无疑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再次,在思维碰撞部分,我真的觉得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想这真的还得感谢李老师平时一言不合就让我们“头脑风暴”。在当天的碰撞过程中,我们三小组由于都是资历尚浅的年轻人,所以在以田雯莹老师为主力,其他小组老师为助力的帮助之下,很快就梳理出了之前我们三个一直剪不断理还乱的设计。 第二、研究方法 经过了“头脑风暴”之后,我们小组将解决目标由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的写作:“语言要连贯”缩小到写作实践中第三个子任务“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将目标缩小之后我们就由宽泛的语言要连贯转化成了叙事过程中语言要连贯了。而我们小组的解题角

4、度也随之变成了解决叙事过程中的语言连贯。 其中就需要运用到两种思维模型原点思维(段落基模)+过程思维。原点思维就是“是什么(主题句)、怎么样(推展句)、结论句”这个模型我在七年级上四单元的思路要清晰中已经做过讲解,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赘述。 而过程思维就是对事物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和运动环节的解剖、分解,从而发现事物在各个历史发展、演变阶段和运动环节的特殊状态、特征、规律、原理。在记叙文写作中,对人物性格的历史演变、发展,对人物的行为活动过程的叙述常要用。 然后,我们在从课文中找运用过程思维时,我们发现有很多种呈现形式。 第三:教学设计 比如在课文王几何中第三段“铃声一响,全班42双眼睛一齐望向教

5、室门。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其中的“铃声一响”、“须臾”就是体现过程思维中时间渐进顺序。 体现时间渐进顺序的还有课文斑羚飞度的第 三、四段“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过了一会,斑羚们渐渐安静下来”其中的“刚开始、过了一会”。 比如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第四段“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黑山尖全白了,给 第1页共2页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其中的“山上、山尖、山坡”则体现了过程思维中空间变化顺序。 再比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十段“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

6、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道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其中的“向东、石桥、竹门、书房”同样体现了空间变化顺序。 还有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七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其中的“扫”“支”“撒”“系”“牵”“啄”“拉”等动词,有先后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遗漏。这体现了过程思维中事件先后顺序。 另外在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第二段“第二天早晨,莎利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

7、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在她手上画画。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依然有由形象感知逐字拼写学会拼写的先后顺序。 那么针对这三种顺序,我们分别设计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学生下水。 首先,针对“时间渐进顺序”。因为此顺序对初二上的学生来讲是这三者中最容易分辨出来的,所以下水活动是将一段以时间为线索的文字打乱,让学生来排序。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

8、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b.c.d. 抓住其中的关键时间提示性词语“最初、须臾、一转眼间”即可选出答案为c。 然后,针对“空间变化顺序”的学生下水活动是“你所在的年级即将准备举行家长会,可是你同桌的爸爸没有来过学校不知道你所在的初二7班怎么走,请你以短信的形式将从大坪中学校门口到班级的路线告

9、诉他”。 要求。以短信文字形式、语言简洁清晰。 最后针对“事件先后顺序”的学生下水活动是选择你做过的记忆深刻一件事,以事件先后顺序记录做的过程。 总的来看,我们小组在解决叙事段落中语言要连贯的策略就是先以原点思维确定框架:“这是一件的事,【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做)这件事【为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样(做)的【怎么样】 ”。 然后在“怎么样(做)的”部分,运用过程思维中的三种形式,任选一种。 综上所述,就是我们小组在针对“语言要连贯”这一课题下的叙事过程中语言要连贯所做的关于“研究过程、研究方法、教学设计”的相关阐述,我们深知还不成熟,还有待进步,不过正如徐杰老师说的“知识是学习的抓手,也是学习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我们的理论还稍显薄弱,所以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因为您的指点就是武装我们的铠甲,脚积跬步,胸怀千里。谢谢。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