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41112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荐说课稿范文9篇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的例3的内容。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想一想”是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2、将

2、处罚扩展到连续量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五、教学准备各种相关的课件。【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

3、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口算练习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

4、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如何列式计算呢?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

5、的。)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小组内2人合作,一问一答,其他小组成员看一看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错误的相互改正,看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发现的问题多。三、巩固练习1、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 2874(段)问题:(1)读题;(

6、2)你知道了什么?(3)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解答正确吗?小结:因为每7米分成一段,要求28米长的绳子可以分成几段,也就是求28里面有几个7,28里面有4个7,所以可以分成4段。2、(1)学校买来36本课外书。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 3666(本)(2)学校买来36本课外书。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人? 3649(人)小结:把36本课外书平均分给6人,求每人几本就是把36平均分成6份,求一份是多少。36本书,按照每人4本一份来分,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4。所以这两道题都用除法来解答。3、皮球8元、文具盒5元、茶杯9元、手帕6元(1)买6块手帕,一共需要

7、多少钱? 5630(元)(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 3694(个)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教材43页练习九第4、44页9题。本节课板书主要呈现解决问题的步骤,重点突出。本板书能给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说板书设计】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求:56里面有几个8。568=7(个)检验:78=56(元)【说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将知识置身于同学们熟悉的、

8、喜爱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才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的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都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根据学生的活动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气氛轻松、有序、和谐。在教学中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创新、勇于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本节课,我教态自然大方,课堂处理灵活自然,并且能够做到放手。但是在教学中也

9、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第一、在设计提问的问题时,问题再准确些,能够让学生更清楚老师问的是什么。第二、在课堂练习的环节中,运用了让学生上前板演的形式。由于学生年龄较低,书写缓慢,所以浪费了些时间。所以,采取投影订正的形式会更好。第三、检验解答是否正确的方法处理再细致些。学生检验是否正确有些困难,教师应在引导后及时进行总结,说明检验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检验方法的认识。 说课稿 篇2 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24课月亮姐姐的新伙伴。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人造卫星的作用,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通篇运用拟人手法可谓本文一大特色,如“月亮姐姐、地球妈妈

10、、新伙伴”这些极富亲和力的词汇,化遥远的星空、无生命的物质为可见可闻可触摸的事物,读来亲切动人。而文中月亮姐姐和人造卫星那一番富有童趣的对话,深受儿童的喜爱,是训练孩子们有感情朗读的好材料。说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转”;理解“伙伴、转播、新闻”等词语的意思。2.能用“会会会会”说话。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情味;懂得人造卫星的作用,了解有关人造卫星的其它知识,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为什么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以上几个内容呢?我想:识字作为教学重点是由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二年级是识字量最大的一个年级。把能用“会会”的说话练习作为重点,

11、是由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决定的,课文第三段出现了一个“会会会会”的句式,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句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积累建筑的材料。而把有感情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则是由课文内容决定的。课文用极富童趣的语言介绍了人造卫星对人类的贡献,学生只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感悟、理解、积累语言文字和它所负载的思想内涵,激发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难点我确定为;了解人造卫星能为人类做哪些事情?这是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能力而确定的。说设计本课我打算用二教时完成。我在这二教时中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呢?识字教学的任务我是这样完成的:我认为: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

12、。因此,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不应平均使用力量,主要抓住那些音难、形难字、易错字,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本课10个生字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好“察、播、停”三个形难字,如“察”的中间部分就要借助演示、观察,重点书空。而多音字“转”字,不光两个读音同时在文中出现,还带有新笔划“竖折撇”,是本文生字教学的重点。“转”字的落实我作了以下设计:首先多媒体出示句子;月亮姐姐跟着地球妈妈,日日夜夜不停地转。要求学生正确朗读这句话,借助语境掌握“转”字的读音。接着多媒体动画演示: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旋转。借助形象让学生感知:当定义为某个物体绕着一个点转圈子时,它就读“zhun”。然后,我又用媒体出示“转播”一词,引导

13、学生读准第三声,并组词,如“转身、转弯、转折”等。使学生明白:当表示改变方向这个意义时,就要用“zhun”。这样使学生正确把握“转”这个多音字。最后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辅助书写,完成了“竖折撇”这个新笔划的教学。以上设计,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充分展示了知识的梳理过程,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人造卫星的作用呢?(一)借助填空,促进朗读。文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月亮姐姐的两次说话:“你是谁?为什么飞上天?”“欢迎你,地球上来的新伙伴!”这两句话依次表现了月亮姐姐从“奇怪”到“高兴”的心理变化。怎样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光凭教师讲解技巧,肯定难以奏效。针对低段孩子“

14、喜怒皆形于色”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以练代讲,让学生在“问”和“说”之前添加提示语,比如“高兴、惊奇、热情”等。借助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情感世界和个性特征,更准确地把握对话的情感内蕴和当时特定的交际气氛,朗读起来入情入境,饶有童趣。(二)借助朗读,促进理解。课文第三段是阅读和理解的重点段,也是认知的难点。为落实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五个层面地读:(1)初读,读通课文。“初读”务须充分,要使学生的读做到如朱熹所言,“须字字响亮,不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这样才能为感情朗读打好基础,为理解语言作好铺垫。(2)再读,汇报交流。在学生充分感受言语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自读自悟

15、,并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借此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一个整体的、笼统的语感。(3)精读,深入理解。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我作以下设计:首先,多媒体出示本段第一句:“我是一颗人造卫星,人们把我送上天。”“什么是人造卫星?人们为什么把我送上天?”这是学生认知上的空白,我借助一组人造卫星的图片和卫星发射过程的动画演示,给学生建立鲜活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提问:“人们为什么要把人造卫星送上天呢?”引导学生理解朗读好第二句,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设计了这样的梯度训练:第一步:理解作用。学生自行朗读第二句,并用“人造卫星会”来说话,从而使学生了解人造卫星有哪些作用。在学生兴趣盎然的谈话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说得准确、规范。第二步:进行复述。让学生用“人造卫星的本领真大,会会会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