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410417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1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底盘技术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管理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2009级系班论文题目:姓 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2011 年 月 日目录概 况 2悬架基本功能 3主动悬架 7悬架分类 6麦弗逊式悬挂 7拖曳臂式悬挂 8多连杆悬挂 9主动悬挂 10空气悬挂 1112结语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概况早年生产的汽车是人们的代步工具,当时的汽车是将生产的能量 转换成机械能。50年代后,汽车设计主要是考虑人体工学和汽车外观 完美的流线型。60年代,随着汽车保有量和汽车速度的增加,交通事 故频发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未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除指定 新的交通法规加以限制外,还改造了制动装置和添加了许多安全装置。 70年代后,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是

2、汽车以机械控制系统或液压控制系 统为主。到了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上的电子系统可以 说无处不见,电子控制成为汽车上的主要控制。如今,已由传统电器 发展到电脑、传感器为核心的电子技术阶段。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电脑 及先进的传感器等电子部件,使汽车性能大为改善,提高了经济性和 操作方便性、工作可靠性、维修简便性与乘坐舒适性,排气污染也得 到了较好的控制,尤其是在汽车的安全性、操作智能化方面更加突出 在汽车底盘方面,随着电脑控制的引入,汽车行驶状态中各种动作。 都可以进行更加精密的控制。如汽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在行驶条件 许可时,将车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汽车恒速行驶,驾驶员只需 操作转向

3、盘。总之,电子控制系统使汽车控制项目增多,精度提高, 功能增强,特性稳定。目前,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制动防抱死系 统(ABS)和空气气囊的使用,对汽车制动安全性和碰撞后的安全性起 到了很大改善作用。因此,ABS和空气气囊不仅在一些轿车上使用,许 多货车上也都使用,ABS和空气气囊逐渐成为现代汽车上的标准配备。 近些年来,汽车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ASR)也在一些汽车上得到应用。 ASR 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起步、加速、通过滑溜路面的能力和汽车在 这些情况下的操作稳定性。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比较早的纯液力控制 的自动变速器又前进了一大步,其控制精度和控制范围是纯液力控制 自动变速器

4、无法实现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通过适时、准确地自动 换挡控制,提高了汽车操纵行、舒适性和安全性,也使汽车燃油消耗 有可能比使用普通变速器的汽车更低。电子控制悬架可根据不同的路 面、车速等情况自动控制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以及车身的高度,使得汽 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此外,动力转向电子控制 系统、汽车行驶速度控制系统等电子控制装置的使用都使汽车的操作 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现代汽车正从传统机械结构向高科技电子化、智能化方面发展。 电子器件在汽车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使汽车在舒适性、安全 性、驾驶操纵行等方面大为改善。随着能源、排放、安全等法规不断 强化和完善,以及

5、人们对舒适、豪华、便利的不断追求,对汽车性能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几乎是苛刻的要求,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汽车性 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成为了现实。汽车发展到今天,机械系统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只有引进 电子技术,汽车的性能及安全、舒适、环保等指标才能进一步提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及设备均可 应用在汽车上。业内专家预言,在21 世纪,汽车的概念将发生质的变化现在 汽车是带有一些电子控制的机械装置,而将来的汽车将转变为带有一 些辅助机械的电子装置,汽车的主要部分将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转移。汽车底盘控制电子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这对汽车 的使用与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因此,检修这些装备了电子装置的 汽车,除需要具备相应的机械知识外,还需要具备电子技术和电子设 备知识及故障检修基本技能。悬架的基本功能汽车的悬架装置是连接车身和车轮之间全部零件和部件的总称, 主要由弹簧(如板簧、螺旋弹簧、扭杆等)、减振器和导向机构三部分 组成。当汽车行驶在不同路面上而使车轮受到随机激励时,由于悬架 装置实现了车体和车轮之间的弹性支承,有效地抑制、降低了车体与 车轮的动载和振动,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达到 提高平均行驶速度的目的。,这种悬架当结构确定后,其弹簧刚度K 和减振器的阻尼系数C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都不能人为地加以控制改变, 即具有固定的悬架刚度和阻尼系数

7、,因而也称之为被动悬架。这种悬 架所产生的弹性力和”阻尼力由道路和车速等条件决定,虽然不能适 应广泛的道路状况,但因其加工容易、成本低,目前仍然是汽车上的 主导装备产品。朋5 1.】建戲煮棄謂屆乩十 怦谄注柏玄士住之闻曲关罩胃飯爲魅WB ff-tK 盘用耳曲匸-會喊 -谢毎魁期亂舅虑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是衡量悬架性能好坏的主要指 标,但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排斥的性能要求。平顺性一般通过车体或车 身某个部位(如车底板、司机座椅处等)的加速度响应来评价,操纵稳 定性则可以借助车轮的动载来度量。例如,若降低弹簧的刚度,则 车体加速度减小使平顺性变好,但同时会导致车体位移的增加,由此 产生车体重心

8、的变动将引起轮胎负荷变化的增加,对操纵稳定性产生 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增加弹簧刚度会提高操纵稳定性,但硬的弹簧 将导致汽车对路面不平度很敏感。,使平顺性降低。因此,理想的悬 架应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既能满 足平顺性要求又能满足操纵稳定性要求。被动悬架因具有固定的悬架 刚度和阻尼系数,在结构设计上只能在满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 矛盾的折衷,无法达到悬架控制的理想目标。,赛车由于行驶速度高 道路条件复杂多变,需要确保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为此以牺牲一定的 平顺性为代价;豪华轿车一般行驶环境良好,为确保良好的平顺性, 则以牺牲一定的操纵稳定性为代价。为了使被动悬架能够对不

9、同的道 路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通常将悬架的刚度和减振器的阻尼设计成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线性,如采用变节距螺旋弹簧和三级阻力控制的液压减振器等。图所示为一种汽车被动悬架中常用的双筒液压减振器,以液压油 液为工作介质,由于液体流过节流阀时产生与车体和车轮振动速度相 反方向的节流阻力,从而起到衰减车体和车轮振动的效果。减振器工 作时,将工作缸和活塞相对远离(相应于车轮弹向地面)的过程叫作复 原行程,而把工作缸和活塞相对移近(相应于车轮弹向车体)的过程叫 作压缩行程。汽车行驶时,减振器处于“压缩一复原”两个行程的连 续交变过程中,工作液体流经工作缸中的活塞阀和工作缸与储油腔之 间的底阀系,两个阀系之间的

10、相互协调配合便构成了产生始终与振动 方向相反的减振阻力。上妊L心崙*-TS医榕眉琴曲孔3M压拋门3 XM减振器所产生的阻尼力随着其工作速度(定义为活塞与工作缸筒 的相对速度)变化的关系称为减振器的速度特性。速度特性是评价减 振器性能好坏和进行悬架匹配设计的基础。图中的 Fe 和 Ve 代表复原 阻力和复原速度,Fc和Vc代表压缩阻力和压缩速度。当速度相同时, 通常Fc=()Fe。图示的速度特性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常通孔节流 阶段,此时阻尼系数为Ce和Cc,且有Fe二Cev, Fc = Ccv;以后是 以弹性元件控制阀门进行节流的阶段,也有一个近似线性的阻尼系数 (可以用Ce和Cc来表示),第

11、三是弹性元件达到最大的变形量,控制 阀达到最大开度的阶段,此时以较大的常通孔节流为基础,形成更高 的工作阻力,并且有近似线性的阻尼系数(可以用Ce和Cc来表示)。 这样,可把整个非线性速度特性看成是分段线性的。由于在不同的阶 段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不同,这三种速度阶段的阻尼力变化关系也 称为被动悬架的“三级阻力控制”。阻力随速度变化关系的好坏直接 影响着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低工作速度阶段对应于低车速或 较好路面,此时以平顺性为主要矛盾,所提供的阻尼力较低,高工作 速度阶段对应于高车速或较坏路面,此时以操纵稳定性为主要矛盾, 所提供的阻尼力较高。制汽车悬架的基本目的是通过控制调节悬架的刚度

12、和减振器阻尼,突 破被动悬架的局限区域;使汽车的悬架特性与行驶的道路状况相适应, 保证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两个相互排斥的性能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目 前,采用电子控制的悬架主要有主动和半主动悬架两种,电子控制的 半主动悬架已经达到了商品化的程度,而主动悬架目前还处在以理论 研究和样机研制为主的阶段。主动悬架由于被动悬架设计的出发点是在满足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 间进行折衷,所以,对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只能是在满足主要性能要 求的,基础上牺牲次要性能,无法适应广泛的性能需求和道路条件。 尽管被动悬架在设计上以不断改进被动元件而实现了低成本、高可靠 性的目标,但始终无法彻底解决同时满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13、之间相 矛盾的要求。为此,自60 年代起产生了主动悬架的概念,并且随着现 代控制理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为从根本上图15主动悬架动力探融于控*1 隼元EUU解决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相矛盾的要求展示出了新的途径。主动悬架的组成如图所示,采用电液执行机构取代了被动悬架的 弹簧和减振器。主动悬架既无固定的刚度又无固定的阻尼系数,可以 随着道路条件的变化和行驶需要的不同要求而自动地改变弹簧刚度和 减振器阻尼系数。能够实现对每个车轮进行单独控制,是悬架控制的 最终目标。主动悬架一般包括决策和执行两大部分,决策部分由 ECU 和传感器等组成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监测道路条件、汽车的运行状

14、态 和驾驶员的需求,按照所设定的控制规律向执行机构适时地发出控制 命令;执行部分包含装在每个车轮上的电液执悬架的结构介绍 简单说来,汽车悬挂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装置三部分, 分别 起缓冲、减振和受力传递的作用。从轿车上来讲,弹性元件多指螺旋弹簧,它只承受垂直载荷,缓和及 抑制不平路面对车体的冲击,具有占用空间小、质量小、无需润滑的 优点,但由于本身没有摩擦而没有减振作用。减振器又指液力减振器, 其功能是为加速衰减车身的振动,它也是悬挂系统中最精密和复杂的 机械件。导向装置则是指车架的上下摆臂等叉形钢架、转向节等元件, 用来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有确定的相 对运动规

15、律.悬架分类(1) 非独立式悬挂:将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这样当一边车轮运转跳动时,就会影响另一侧车轮也作出相应的跳动, 使整个车身振动或倾斜。采取这种悬挂系统的汽车一般平稳性和舒适 性较差,但由于其构造较简单,承载力大,该悬挂多用于载重汽车、 普通客车和一些其他特种车辆上。(2) 独立式悬挂:独立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用螺旋弹簧独立地安装在车架下面,这样当一边车轮发生跳动时,另一边车轮不受波及,车身的震动大为减少,汽车舒适性也得以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高速路面行驶时,它还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不过,这种悬挂构造较复杂,承载力小,还会连带使汽车的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变得复杂起来。目前大多数轿车的前后悬挂都采用了独立悬挂的形式,并已成 为一种发展趋势。独立悬挂的结构分有烛式、麦弗逊式、连杆式等多种,其中烛式和麦 弗逊式形状相似,两者都是将螺旋弹簧与减振器组合在一起,但因结 构不同又有重大区别。烛式采用车轮沿主销轴方向移动的悬挂形式, 形状似烛形而得名,特点是主销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