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礼仪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409889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56 大小:9.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校学生礼仪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在校学生礼仪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在校学生礼仪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在校学生礼仪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在校学生礼仪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校学生礼仪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校学生礼仪知识(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校学生礼仪知识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1、课堂礼仪知识: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

2、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2、服饰仪表礼仪知识: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3、尊师礼仪知识: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

3、的习惯和人格。4、同学间礼仪知识: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

4、学的不是。5、集会礼仪知识: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

5、、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1.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

6、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2.孔融让梨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

7、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3.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

8、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4.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

9、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

10、”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礼仪的重要性 | 浏览: 17523 | 更新: 2012-09-10 23:31 | 标签: 礼仪 34 有用+1已投票12 收藏+1已收藏全文阅读 分步阅读 加入杂志 步骤 1 2 3 4 5 6 7 8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礼仪必须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学习礼仪、传承礼仪,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民族和团体的一员。个人文明礼仪一旦养成,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工具/原料 人 方法/步骤 1. 1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当每个人都抱着

11、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2. 2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3. 3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4. 4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可以增强人们的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5. 5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要继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

12、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6. 6方便交往应酬。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欢迎,也就更方便交往与应酬;7. 7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活体广告。企业形象的好与坏实际就是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与低;8. 8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是熟人之间的奢侈品,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9. 9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古人有这样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

13、则兼济天下;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学习中西方餐桌礼仪有哪些重要性 2012-03-24 11:40匿名| 分类:礼节礼仪| 浏览2347次下载知道APP,提问优先解答!方式一:扫描二维码下载建议:可使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下载方式二:短信免费下载下载链接将通过短信免费下发到您的手机发送短信 分享到: 2012-03-24 11:42 提问者采纳热心网友现在社会礼仪无处不在,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职场、商务礼仪之外,大部分人经常会忽略餐桌礼仪。其实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餐桌礼仪对你我都非常重

14、要,它在中国人的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西餐在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让你举手投足优雅于餐桌之间,绝对是现在人士必须学习的。首先,中餐很讲究座位的排序。如果是家宴首先是老人先入座,而且要坐首座,一般以正中为上座(即首座),至于什么是首座和正中位置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待客当然是客人坐首座,而且最好左右要有陪客之人,方便招呼客人就餐。入座后不能先动筷子,要等长者和客人先起筷,你才能起筷,别看这点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有些人也许是性格太急或是饿得饥肠辘辘,看到美食当前就将礼仪放到一边,自顾自得大吃起来,让人甚是尴尬。很重要的还有一点进餐时不要打嗝,也

15、不要出现其他声音,比如喝汤、吃面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些,不要发出“呼噜”值得学习的基本礼仪声,会让人生厌的。假如打了喷嚏、肠鸣、咳嗽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这些都是中国人经常犯得错误,所以你务必要注意,别让人以为你很没有礼貌,这些细节会很影响你的人际关系。说了这么多中餐礼仪,作为现代人知道西餐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众课,在这里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作为基本了解的礼仪知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礼仪也不尽相同。如有些地方过年的鱼是不能吃的,主要是取“年年有余”的好意头,而因为平时很少机会吃鱼,过年做了之后只是摆一下台面,所以你要慎重起筷。有些地方女人和小孩是不能入主席的;再值得学习的基本礼仪有不准吃汤拌饭或胡乱挑菜等。1、西餐的餐具在你就餐之前基本都被主人和侍应摆好了,你只要遵循由外向内用即可。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碟子的尴尬声音;2、西方人在就餐的时候很少说话,他们的聊天时间基本是饭后甜点的时候才会开始,许多人会边吃甜品边聊天,也有些边喝酒边聊,而且音量都很低。总之你只要在就餐的时候尽量少说话,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