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40780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改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改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改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改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描述新课改下新的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教学案例描述一、教学内容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的世界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三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铁及其常见铁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 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 解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 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一一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 验并进行观察一一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预 测与假

2、设、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分析归纳,像科学家那样去进行研 究和思维训练,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双重教学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 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善于与他 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并通过“身边的化学”等内容,认识铁在促 进人体健康中的作用,了解化学知识在丰富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作 用。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上的重点是金属铁、氯化铁、氯化 亚铁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方法上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 科学方法。教学难点:预测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氧化性、还原性 并进彳丁探究实验的设计。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课堂引入

3、,创设情景推测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明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布置任务提供试剂,研究某种铁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方案,实验研究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记录 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交流研讨,归纳总结知识总结与提升,体验物质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制作印刷电路板化学原理课堂总结铁和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五、教学过程描述(1)【课堂引入】展示图片冶炼钢铁、铁的腐蚀、铁矿石、金 属铁、氧化铁等图片,让学生写出含铁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 出铁元素的化合价【学生】交流、研讨,回答问题。【总结】铁元素有三种价态:0 价:Fe+2 价:FeCl、FeSO 等2 4+3 价:FeCl、FeO 等3 23【教

4、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铁及其化合物的 性质吧。【评价】及时表扬学生,并融入学生的探讨中去。利用课本中的图片, 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讨论等形式展开【探究问题1】在铁单质和铁的化合物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 有还原性?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学生假设】金属铁一一还原性氯化亚铁氧化性和还原性氯化铁氧化性【教师】同学们既然已经做出了假设,那么就大胆的设计出自己的实 验方案吧!【评价】提出探究的主题和实验目的,并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探究问题2】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三种样品的颜色特征是什 么? F

5、eCl如何检验? FeCl能否与KSCN溶液反应,有何现象?32【学生】纯铁是银白色金属,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氯化铁溶液是 棕黄色。FeCl与KSCN溶液反应显红色,而FeCl与之不显色。32【评价】使学生掌握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后续实验做准备【探究问题3】如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步骤1、提出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过程4、探究结果【评价】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步骤。【师生讨论】通过探讨,师生得出结论:验证物质有氧化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还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验证物质有还原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学生讨论方案】教师对不同的实验方案给予指导。【学生设

6、计可能的方案】方案一:验证金属铁的还原性试剂:铁硫酸、硝酸、氯气(三者均具有氧化性)方案二:验证氯化亚铁的氧化性试剂:氯化亚铁锌(具有还原性)方案三:验证氯化亚铁的还原性试剂:氯化亚铁硝酸、氯水(二者均具有氧化性)方案四:验证氯化铁的氧化性试剂:氯化铁Cu、Fe、KI (三者均具有还原性)【教师】同学们能设计出这么好的方案,老师很佩服,那我们就来实 践我们的方案吧!【学生实验】教师注意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非常好,老师要给大家鼓励,增强学生的 信心,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探究问题4】铁有还原性,与硫酸、硝酸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3+?【学生

7、交流】可以用加KSCN溶液的方法来验证,溶液变红说明产物是Fe3+,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是Fe2+【教师】大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说明大家的确认真思考问题了,加 油!【学生提问】Fe2+和稀硝酸反应生成Fe3+,铁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以被氧化成 Fe3+,但为什么向稀硝酸中加铁粉,看不到设想中的变成黄色的溶液 的现象?【教师回答】同学们能提出这一问题特别棒!我们可以假设反应生成Fe3+, 但是溶液颜色观察不明显,此时还可以采用加KSCN溶液的方法来证 明很明显。【评价】让学生知道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预期实验不一 样的结果,那么学生就要提出问题作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并且要做好 实验记录。【

8、探究问题5】Fe3+有氧化性,与Cu、Zn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评价】使学生理解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强弱不同,产物可能不同。 让学生以实验事实为基础,从中得出结论并验证结论。【学生实验并讨论】实验,观察、记录、交流、讨论。 【实验记录】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预期转化所选试 剂预期现象实验现象结论及反应Fe 0 -f Fe2+Fe 0 -f Fe3+Fe2+ fFe oFe3+ fFe。Fe2+ fFe3+Fe3+ fFe2+ FeFe2+【实验结论】金属铁具有还原性,氯化铁具有氧化性,氯化亚铁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 示:Fe、Fe2

9、+、Fe3+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 Fe2+Fe FeFe3+ Fe3+Fe【评价】巩固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三者转化关系,并且让学 生学会总结提炼知识点。练习1、为什么工业上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2、为什么在FeS04溶液中常常加入铁钉或铁粉?【评价】学生学习了知识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学以致用。【作业】写出转化关系图示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评价】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完成铁元素的不同 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它们的离子方程式。【板书设计】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一、实验探究【探究问题1】在铁单质和铁的

10、化合物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探究问题2】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三种样品的颜色特征是什 么? FeCl如何检验? FeCl能否与KSCN溶液反应,有何现象?32【探究问题3】如何证明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探究问题4】 铁有还原性,与硫酸、硝酸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3+?【探究问题5】Fe3+有氧化性,与Cu、Zn反应生成是Fe2+还是Fe?二、实验结论金属铁具有还原性,氯化铁具有氧化性,氯化亚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来表示:Fe、【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5个探究问题完成了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探究问题, 学生提出探究的主题和实验目的,并且掌握了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培 养了学生设计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步骤,以 实验事实为基础,从中得出结论并验证结论。问题设置巧妙,课堂气 氛活跃,并且老师能适时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做实验 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问题,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学生成了课 堂的中心,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