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设计说明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407776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设计说明(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文档专业整理1.0概述为了加速地方公共交通发展步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洪泽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16年对高良涧镇(共5.34km)、共和镇(共9.64km)、仁和镇(共21.13km)、万集镇(共3.44km)、岔河镇(共25.27km)、黄集镇(共0.50km)及老子山镇(共0.46km)镇村公交 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改造道路20余条,总里程约 75.78km。洪泽县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细表(岔河镇)序 号乡镇路线名称路线长 度(呦现状情况改造后路面宽(m)改造后路基宽(m1共和镇余刘线6.580水泥砼5.56.52共和镇共新线6.580水泥砼5.56.53万集镇贝郭线

2、1.82水泥砼5.56.54万集镇草沿线2.59水泥砼5.56.55万集镇和仁线1.87水泥砼5.56.56万集镇朱共线0.43水泥砼5.56.57万集镇草长线3.74水泥砼5.56.58万集镇董山线3.79水泥砼5.56.59万集镇丰收线1.29水泥砼5.56.510仁和镇黄仁线6.34水泥砼6.07.011仁和镇临堆线0.52水泥砼5.56.5合计35.551.1任务依据1、洪泽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2016年度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表(洪泽县)1.2遵循、参照的规范、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3、(JTG D30-2015)。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9、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0-04-2007 )。10、 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6)。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13、

4、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14、 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指导手册。15、 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苏交公【2013】14号)。16、 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13】15号)17、 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10)。1.3设计标准1、 设计标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 ;3、 路基设计宽度:6.5m/7.5m ;4、设计洪水频率 1/25。1.4工程概况及主要改造原则本次设计为洪泽县仁和镇及共和镇提档升级的农村道路,共计3条,分别为黄仁线(6.34Km)、

5、余刘线(6.58Km)、共新线(6.58Km)。黄仁线采用双侧拓宽,拓宽后路面为6m宽,路基宽度为 7m道路改造后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余刘线K0+000K4+070.138段为挖除新建,K4+070.138 K6+580段为拓宽改造;共新线K0+000 K4+213 段为挖除新建,K4+213 K6+580段为拓宽改造,余刘线及共新线改造后路面宽为 5.5m, 路基宽6.5m,路面为水泥混泥土路面。1.5测设经过2015年11月上旬,我院进行 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编制工 作,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成立了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项目组,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大纲,组织有

6、关人员展开工作。项目组在google地图上对所涉及的路线分别进行了布设,并分别对7个镇依次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项目组收集了洪泽县的镇村公交规划等资料,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 图的编制工作。2015年12月上旬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图的编制工作。2.0项目自然状况2.1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2.2.1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洪泽县境内,洪泽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西依洪泽湖,与泗洪、泗阳 隔湖相望,东挽白马湖,与楚州、宝应、金湖水陆相依,南临淮河入江水道,与盱眙 毗邻,北濒苏北灌溉总渠,与清浦接壤。2、地形、地貌本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属黄泛冲

7、积平原。3、地震根据江苏省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中规定,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系数为0.05,拟建公路抗震设防烈为 6度。4、地层路线区位于华南地台扬子准地台苏北坳陷,区域地质资料均为巨厚的第四系所覆 盖,基底为下第三系渐新统三垛组泥岩、砂岩。线路经过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湖积物和上更新统冲湖积物,岩性以灰黄色、褐黄色粘性土为主,局部夹亚砂土。5、地质构造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公路区域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与秦岭一 昆仑纬向构造带和淮阳山字形东翼反射弧外带相复合的部位。近场区的构造形态大致以淮阴一一响水断裂为界,北西侧为鲁苏隆起带,

8、南东侧 为苏北断拗。苏北断拗在近场区进一步分为涟阜凹陷、洪泽凹陷、建湖隆起等次级构 造。涟阜凹陷内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断裂,将凹陷切割成几个不对称的次一级宽缓褶皱,自北向南分别为涟北凹陷、大东镇凸起、涟南凹陷、苏家咀突起、阜宁凹陷。近场区的断裂构造主要以NE向及NEE向为主,并被较新的NW向平移断层所切割。断裂主要有:郯庐断裂带、淮阴一一响水断裂(F1)和陈集一一宝应断裂(F2)等。&地质构造在勘探孔深度范围内,根据揭露土层的岩性、分布埋藏条件,结合力学性质指标 可将该拟建道路沿线勘探深度内土层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一工程地质层又可分为2个亚层。第层:耕土,灰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疏松多孔,表

9、层含有植物根系。分布不稳定,沿线沟塘、道路和民房附近缺失,厚度0.51.2米,平均0.7米,层底标高11.1214.19米。推荐容许承载力(T o=60KPa。第-1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具腥臭味,具触变性,含大量的腐蚀质成分。分布于沿线沟塘内,厚度0.32.2米,平均1.2米,层底标高9.913.0米。推荐容许承载力(7 =40KPa。第层:亚砂土,灰色灰黄色,稍湿湿,下部很湿,中密,摇震反应迅速, 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中等压缩性,土质不均,夹薄层粉质粘土,层顶标高10.813.3米,埋深 0.32.7米,平均1.4米。推荐容许承载力 7 o=120KPa。第层:粘土,灰黄色,

10、可塑,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最大 揭露厚度为8.3米。推荐容许承载力7 =130KPa。第层:亚粘土,灰色,可塑硬塑,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本次堪察未揭穿,7、气候最大揭露厚度为11米。推荐容许承载力7 c=240KPa。淮阴区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属亚热带湿润一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温:年平均气温为 14.8 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4 C,年极端最低气温为-8.5 C。降水:年总降水量为 916.3mm日照:年日照总时数为 2012.5小时,比历年平均少 75.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46%。(2) 路基宽6.5m,路面宽5.5m,横断面组成

11、为:0.5m 土路肩+5.5m行车道+0.5m 土路肩。3.0路线设计3.1主要控制点本次设计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道路平面线形布设时均应顺应现有道路的线 形走向,尽量拟合老路的平面线形。本项目主要控制点包括:沿线交叉口、桥涵3.2平面线形设计根据不同的改造方案对老路线形进行拟合。3.3纵断面线形设计设计咼程均按老路面咼程进行拟合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SMt)r275-i -275十50亠IX L11I化1图4.3挖除新建道路路基横断面图4.0路基设计4.1路基横断面4.1.3路基超高及加宽道路全线未设超高及加宽4.1.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1) 路基宽7.0m,路面宽6.0m,横断面组成为:

12、0.5m 土路肩+6.0m行车道+0.5m 土路肩。4.1.2路拱横坡拓宽道路的横坡度为 1% 土路肩为横坡4%挖除新建段行车道路拱横坡为1%(具体新建路段横坡根据现场老路横坡确定),土路肩横坡均为4%4.1.4 路基边坡本项目填方路基边坡坡度为1:1.5,挖方路基边坡坡度为反向1:1.0 。4.2 一般路基设计路基在填筑前应先清除地表杂土及耕植土,厚度按15cm计列。(1) 拓宽段:将拓宽部分下挖至路面结构底以下30cm,向下翻松20cm掺6%石灰 土,压实度90%其上回填两层各 15cm掺6加灰土,压实度分别 92% 94%其 上铺筑路面结构。(2) 挖除新建段(山岔线西段):将原老路路面

13、向下开挖至路面结构底,新建路 面结构底部20cm,其上填筑一层20cm6%?灰土,压实度分别不小于 93%当地下水位 较高或地表临时积水路段,可在路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除积水,以方便施工。4.2.1路基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1) 原材料试验 石灰:质量需满足III级以上块灰技术指标,石灰要分批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 进度,又不过多存放;石灰进场后须对石灰进行技术指标检测,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土: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塑性指数 520较为适宜,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 物。 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干净水均可。(2) 配合比试验采用检验合格的块灰与素土混合料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按重量比(

14、石灰:土)进行 标准击实试验,确定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根据石灰剂量配制灰剂量 曲线图,用于指导施工。(3) 机械准备为保证拓宽路段路基提高压实度满足要求,施工必须配制适合的压实机械。施工 段必须配置:平地机、路拌机、压路机(根据拓宽路段的宽度选择型号)。碾压机械组合一览表碾压组合压路机类型压路机宽度(m碾压遍数备注IXD130双钢轮13T振动压路机8T二轮压路机2.1/1.3碾压2遍碾压4遍IIXD41小型4T振动压路机8T二轮压路机1.3/1.3碾压2遍碾压4遍碾压6遍2、石灰土施工拓宽路段石灰土施工时,建议超宽碾压。根据拓宽宽度,能使用小型压路机压实 的使用小型压路机压实,无小型压实机械操作空间的使用夯实设备夯实,降低分层压 实层厚,多层填筑,层层夯实。3、石灰土施工注意事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