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40612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修辞手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修辞手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修辞手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修辞手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修辞手法教案.精品文档.第四课 修辞手法,理解掌握教学目标:1.辨析常见修辞手法 2.八大修辞手法表达效果领会与理解 3.了解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教学重难点:常见修辞手法判断,规范答题教法:举例, 提问,讨论,阅读感受,实战教学用时:2小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5分钟)同学们上午好!我姓张,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在今天的课开始的时候,我先出一个小谜语,这个对大家来说应该是小儿科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是什么呢?大家猜猜看(花生)。大家都知道这是花生,那么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什么呢(花生壳、花生皮、花生米)?对的,在这个谜语中

2、,花生的果壳、果皮、果肉全部通过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全部变成了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屋子、帐子、胖子呢(比喻)?大家知道了修辞手法有多么神奇了吧,下面再来看一下下面的故事。有一条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小义爷爷奶奶的宠爱。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粘人!“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是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不同,一个是比喻,一个是拟人)?同学们真聪明,都析出来了,第一句用的是比喻,第二句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学会区分各种修辞手法并掌握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必须具有的阅读能力之一。下面我们先对修辞手法进行一次复

3、习,大家辨析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八大常见修辞手法复习:(30分钟)我说你猜:听老师读句子,准确猜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拟人)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4.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排比)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6.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借代)7.难道我们不

4、应该好好学习吗?(反问)8.他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是的,他是。(设问)我讲你忆:伴随老师所讲的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调动以前学习的记忆,巩固所学。比喻:就是打比方,就使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种类有(1)明喻。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犹如”。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喻词“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例如:有时候爱是粉红的羽毛,谁捧着都有微笑的眼角。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4)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本体比喻词喻体明喻像、似、若、犹、好像、仿佛、犹如暗喻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借喻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当人来写,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新鲜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八月桂花,香飘万里。(夸大)这房间,连个巴掌大都没有。(缩小)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内容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

6、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说明道理,加深感情。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死它。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骨气、最有灵魂的花。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行解决。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他的成功考的是运气吗?不是,靠的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付出。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文具的形式表达出来,只问不答,问中有答。勤能补拙,难道不是真理吗?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或句子组成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7、的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物。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一个是马褂,一个是西装。我提你想:听老师提出易混淆的修辞手法,讲出它们的区别,最好有实例支持。比喻和拟人区分比喻和拟人,要记住两点: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拟人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拟人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却不一定会出现。例1: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比喻)例2: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在监视着白洋淀。(拟人)借喻和借代它们的区别在于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

8、能。请同学看下面两个例子。例1:要扫除一切害人虫。这句话运用了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例2:雷锋说:“大嫂,你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这句话运用了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排比和对偶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例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排比)例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偶)三掌握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5分钟)在初中阶段需要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

9、: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借代、反问、设问,刚刚我们已经一一复习过了。下面先请大家结合实例讨论一下这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大家踊跃发言。我们一起来总结。比喻: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狂风像发了疯的怒汉,狂躁的卷起一座座房屋,发泄着心中的怨气)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拟人:人格化,表达情切,有情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表意凝练;排比:节奏鲜明,有气势,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借代:化繁为简,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引起思考,增强表达效果。休息15分钟四:追根溯源,阅读倾听,从题目中

10、找考点(30分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现在大家对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吧,学习以后就要用到实处,下面我们先一起做一篇阅读,来了解一下出题的思路。先请几位同学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找一找这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思考这样运用的好处。 【益思精析】冬日香山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

11、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齿,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

12、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

13、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

14、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做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

15、这骨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1、第段在写作上采用 的手法,在修辞上主要采用 的方法,写出了 补充: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熟悉即可)。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2、 请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 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 比喻 )(2) 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