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40251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工程降水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水文地质概况四、降水的目的、原理及井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五、降水方法的选择及井点系统设计六、管井及电源的施工布置七、井点系统施工准备及施工八、管井的日常管理九、管井的拆除十、施工工期及劳动力、机械计划、材料计划十一、局部降水十二、各项保证措施附:降水井点系统平面图一.编制依据本次基坑降水编制主要依据以下技术法规和参考资料:(1) 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A1停车楼工程基础平面图(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3) 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4)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YB9258-97)(5)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

2、技术规(JGJ/T111-98)(6)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 抽水试验规程(YSJ215-98,YBJ15-98)(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J-33-2012)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位于北戴河新区,西侧为S364省道,东侧为渤海,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A1停车楼地块,地面绝对标高介于2.724.11m之间,最大高差为1.39m。场地地貌单元属海陆交互相。本区位于平原东北端,北依燕山,南临渤

3、海,海洋性气候的特色华北其他地区明显,夏季尤为显著,因海流影响,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这里冬季较冷,夏季凉爽,风速较大。10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旬气温在10以下,最冷的1月气温为-6.1,全年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有131.2天,2000年1月曾出现极端最低气温-24.3,6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旬气温约在22以上,7、8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4.4和24.3,全年旬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上旬。从8月平均最高气温(28.3)来看,比同纬度华北平原低2左右。全年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只有18.5天,35的日数全年平均不到一天。这里年平均风速3.0m/s,春季各月皆在3.5m/s左右,6-9月在2.32.5 m

4、/s之间,最大风速为19m/s(1972.7.26)。全年有大风日数9.2天。秋、冬季盛行偏西风,春夏盛行西南和南东南风。本区全年降雨量为683.60mm,有降水日73.6天,其中71%的雨量和50%的雨日集中在6月至8月,仅7月降水就占年雨量的1/3。全年有暴雨日2.6天,也主要集中在7、8两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46.8mm,干燥度平均在1.3左右,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2%,7、8月相对湿度最高达80%左右,冬季降水量少,相对湿度也最低,只在50%左右。本区最大冻土深度为0.85m。全年日照时数为2777.7小时,5月最多达287.0小时,冬季最少,各月皆在200小时左右。大风是指平均风

5、速大于或等于12m/s,瞬间风速大于或等于17m/s的风。本区大风都是在冷空气的影响下产生的,所以总的来说是以偏北方向的大风最多,另外,因为不同季节的环流形态、影响系统都有较大差异,又产生了不同季节大风的主导风向各不相同的结果,见表2.1-1表2.1-1 各月大风主导风向月份123456789101112主风向西北西北西北北北北北北西北西、西北次风向北、西北东北西西北西北东北东、西北西北西北显然,本区冬季大风以西、西北风为主,春季大风以北为主,夏季大风以东风为主,秋季大风以北风为主。 本区风向以西北向频率较高,西北偏西和东北偏东次之,其它风向均不足6%,平均风速3.0m/s,最大可达19.0m

6、/s。 最大冻土深度是建筑基础施工必须考虑的气象要素,本区土壤一般在11月下旬至2月上旬冻结,到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解冻,土壤以23月冻结深度最大,全区在72109cm之间,在本区多年平均地温11.9。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附录A,场区标准冻土深度0.85m。三水文地质概况: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详见表3-1。表3-1 地层岩性特征一览表年代成因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岩土描述厚度变化围(m)层顶埋深变化围(m)层顶标高变化围(m)土层分布情况Q4pd耕土黄褐色,主要由细砂组成,含植物根系,稍湿,松散。0.50.70.01.515.06普遍分布Q4ml1素填土黄褐

7、色灰褐色,主要由细砂组成,局部混少量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稍湿饱和,松散。0.52.30.02.624.52局部分布Q4mc细砂褐黄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次棱角状,含贝壳碎屑,局部混少量黏性土,局部为中砂,湿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中密。0.94.70.52.31.014.56普遍分布粉细砂灰褐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次棱角状,含贝壳碎屑,混少量黏性土,饱和,松散稍密。1.23.40.65.2-1.371.73普遍分布1粉细砂灰黑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次棱角状,含贝壳碎屑,混黏性土,饱和,松散。1.33.02.34.4-1.131.03局部分布粉细砂灰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次棱角状,局

8、部夹黏性土薄层,饱和,中密密实。4.28.82.67.2-3.47-0.06普遍分布粉质黏土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相变为粉土,夹粉细砂薄层或混砂粒。0.52.39.612.4-10.23-7.03局部分布细砂灰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次棱角状,局部夹黏性土薄层,饱和,密实。3.513.59.018.3-15.46-6.84普遍分布1粉土灰色,摇振反应中等,切面粗糙,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局部夹细砂薄层,湿,密实。0.92.815.5-13.49-12.65零星分布粉质黏土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夹细砂

9、薄层或相变为粉土、黏土。0.56.416.828.6-25.61-14.69普遍分布1细砂灰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次棱角状,局部夹黏性土薄层,饱和,密实。0.63.021.226.7-23.88-18.68局部分布细砂灰色,石英长石质,均粒结构,次棱角状,局部夹黏性土薄层,饱和,密实。未揭穿24.529.2-26.64-21.54普遍分布本工程施工地点土质主要以粉土、细砂、粉质黏土为主。初见水位深度介于1.31.8m ,标高介于1.681.9m ;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0.601.30m,绝对标高介于2.222.81m之间,主要赋存于层中砂及以下砂层中。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0m左右。由

10、于基础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为保证基础开挖及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降低地下水位。四降水的目的、原理及井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1 目的:由于基础埋深位于地下水以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降水围为A1停车楼工程地下室基础围。为保证土方施工,防止塌方、滑坡,增强地基承载力,必须降低地下水位。 4.2 原理: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水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由于基坑外的水位差较大,较易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现象,有时还会影响到边坡或坑壁的稳定。因此,采用人工降水方法,疏干基坑中的地下水,将基坑或基坑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此方案考虑将水位降到基础以下0.51m。这样,可创造一个干燥的施工环境,以利于基础施工

11、,促进土层的固结,增加其强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地下水的渗透压力,防止地基液化、管涌和地基隆起,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从井点结构图看,由于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法,设备简单,降水量大,渗透系数较大(1.0200m/d),泵在井中抽水后,井点周围水流向井,随着水的流失,井周围形成一个降水漏斗,当基坑深度位于降水曲线上部时,基坑水被疏干,从而达到降水目的。另外,管井井点易于施工,机具及人员管理有序,对现场条件要求低,施工周期短,投入少,易于组织施工,根据本场地地质勘探条件,适合选用管井井点及明沟排水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 4.3井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井点降水,一是要在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不出

12、现流砂,保证基坑正常施工作业;二是要防止基坑外的地下水位下降对周围已建建筑物、管线、道路路面所造成的各种危害。根据工程实践经验,长期井点降水时,降水曲面坡度为降水影响半径的1/10,如井点主管埋深为S(指地下水位以下),则最大的影响半径可达10S.若已建建筑物、管线、道路路面位于影响半径围,而不采取防护措施的话,就会引起不均匀沉陷,造成倾斜、裂缝。 4.4 管井埋设孔径、孔深及垂直度满足要求后。在井点两侧设置滚动滑轮,滑轮上缠绕细钢丝,将钢丝置于井点管底部,然后滚动滑轮,将管均匀的下沉,及时沉管,防止井壁坍塌。井管下部采用=50mm木板或水泥板封底。 4.5 过滤料填入及封井整个井管下沉完毕后

13、,检查管居中情况,确认合格后,应及时填入过滤料,填入时,应对称填入。防止井管倾斜。过滤填至距地面0.5m时,上面采用30mm左右的粘土封闭。五降水方法的选择及井点系统设计 5.1 降水方法的选择5.1.1 基坑等级为三级。根据本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地下水必须降至基底以下0.51.5m,根据地区经验,拟采用基坑周边管井疏排地下水,以确保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场地主要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建议取K=15.0m/d。 5.1.2 井点降水24小时进行,若遇特殊情况,停电时需采用柴油发电机继续供电,避免停电影响降水效果。5.1.3 从最后一眼井出水算起,井点连续降水15日后降至土建要求基

14、础相对标高2.7m(绝对标高1.3m)开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连续降水时间可能有所改变),开挖后井点继续降水至土建要求基础标高。5.2井点系统设计 5.2.1井点各种参数的确定(1)假想半径*O确定根据平面尺寸: A:基坑面积: 66527m2 (2)降水系统的总涌水量: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K=15m/d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为简化计算,H取有效带深度。 H=1.3()=21.5m l:滤管长度:原地下水位至滤管顶部的距离 S:为水位降深m。 S=2.8m R:为降水影响半径m。 R=1.95S(HK)1/2=1.95*2.8*(19.5*15)1/2=93m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