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40221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摘 要】本文从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新教材Using Language部分的读说写技能整合课的教学现状入手,结合案例探讨如何采用“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进行读说写技能整合课的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并针对该课型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关键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段七步读写技能整合教学模式 读说写技能整合教学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是PEP NSEFC教材 Using Language部分重要课型之一。该课型基于阅读文本解读,通过说为构建写作文本做语言铺垫,最后超越文本信息重构写作文本,着眼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

2、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有效实施读说写技能整合教学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该课型教学认识模糊,教学过程缺乏设计,致使该课型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拟从分析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呈现采用“三段七步读写技能整合教学模式”设计的读说写技能整合教学案例,探讨如何进行教材处理,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实施读说写技能整合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高中英语读说写整合课型教学现状PEP NSEFC教师参考书针对各单元Using Language部分的教学,设置了一些活动或任务供教师参考,但活动如何取舍,时间如何

3、安排,教师参考书并未明确说明,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和优化设计。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设计读和说的活动,不设计写作任务;一些教师虽然设计了写作任务,但由于阅读和讨论耗时过多,课上写作走过场现象严重;一些教师只是简单拼凑教材内容,缺乏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读、说、写活动设计缺乏内在关联,三项技能训练不能相互支撑,读说活动没能很好地为写作做好准备和铺垫,致使学生难以下笔,输出文本内容空洞,写作目标难以达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教师忽视教材处理和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欠缺是主要原因。(一)忽视教材处理。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灵活而又有

4、创造地使用教材,如删减不合适的内容,补充必要的复习或练习,从多种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增加真实、有趣而鲜活的听说读写材料等。但是,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不重视对Using Language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组、补充或删减,只是按照教材自然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二)教学设计能力欠缺。Using Language部分的读说写不是彼此孤立的单项技能训练,而是围绕中心话题设置的综合性语言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从读到说再到写,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层层铺垫,实现从信息输入、内化到最后以书面表达这一形式进行语言输出的目的。而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对语

5、言技能整合课型的教学设计理论了解甚少,在教学设计方面没有意识或没有能力在写作之前围绕中心话题设计语言活动,为写作输出在素材和结构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最后的输出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达到写作目的。二、高中英语读说写整合课型案例分析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与高中英语读写技能合教学模式的一般框架“读说写”十分吻合,因此,笔者采用“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三段”是指“读”、“说”、“写”三个教学阶段,“七步”是指“话题导入”、“读前预测”、“快速阅读”、“读后讨论”、“写前训练”、“初稿写作”和“初稿评改”七个教学步骤。)对PEP NSEFC 教材Module 4 Unit 1中的Using Lang

6、uage部分进行了实验教学设计。该课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初步读写人物类文章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展开,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教材处理和教学步骤设计如下:(一)教材处理本节课Reading材料为一篇人物随笔,介绍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医生的伟大成就和优秀品质,教材针对阅读文本设置了6个问题,与写作内容均关系不大,很难实现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因此,笔者重新设计两个问题,替换教材上的6个问题。 Speaking和Writing 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口头描述身边熟悉的优秀女性,写一篇描述人物性格特点的文章。Speaking部分的口头表达活动

7、是为写作获取语言、素材的重要活动,笔者为了增加写作任务的真实性,降低写作难度,在Speaking部分增加一个头脑风暴活动,并要求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自己心目中伟大女性的资料,课上进行组际间的信息交流。另外,教材针对写作部分只提了四点要求和建议,比较笼统。鉴于人物随笔结构分散的特点,教师巧妙引入另一篇话题相同但结构清晰的范文,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知识,并在初稿写作前安排学生进行学写关键句的技能训练。(二)教学设计围绕“伟大女性”这一中心话题,笔者对教材进行增、删、替换等处理后,对本课的读说写活动进行了部分调整和重新设计,具体环节包括:Step1.话题导入(2min)在导入环节,笔者提供5组描述

8、伟大女性的关键词(Poland, two Nobel Prizes, radium居里夫人/blind, American famous writer, Three Days to See海伦凯勒/ Sun Zhongshan, vice chairman, welfare projects宋庆龄/ disabled, Chinese famous writer, cancer张海迪/ doctor, specialist in womens disease, unmarried in her life林巧稚),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通过竞猜让学生认识、了解、重新回顾这些

9、杰出女性的光辉形象。该活动旨在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导入伟大女性林巧稚这一阅读话题的同时,为写作埋下伏笔。Step2. 读前预测(2 min)在阅读活动前,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标题、首段及尾段,预测两个问题(1.Who may write the passage?.What can we learn about Lin Qiaozhi in the passage?)。该活动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推测文章内容的能力和习惯。以便优化阅读心理,提高阅读效率。学生通过读前预测,为即将开展的阅读理解活动做好心理准备。Step3. 阅读理解(14min)就教材阅读文本,教师仅设计两个问题(Q1:Which wor

10、ds are used to describe Lin Qiaozhi in the text?/Q2. What details and examples in the passage can describe her characters?),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大意,获取细节信息(林巧稚医生的优秀品质及具体事例)。由于这两个问题答案与写作紧密相关,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取阅读文本体会写作时如何运用语言、选择材料。由于本文a good example for me是一篇以中学生角度进行描述的长达400多字的人物随笔,教师无法从阅读文章内部提取足够的语篇结构信息。因此,教师另提供一篇同样描写

11、林巧稚性格特点但结构清晰、篇幅适中的文章(描写性格特点的词、短语、句子均来自教材的阅读文本,文章见附录),要求学生浏览全文,回答关于文章结构的问题(What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can support the writers opinion?), 学生找出3句 supporting sentences之后, 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文章的篇章结构 (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sentences/examples/concluding sentence),为后续写作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然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朗读范文,巧妙地带领学生

12、在短时间内对重要词、短语、句子进行背诵(方法为:学生朗读3次,朗读时借助课件覆盖重点的词和短语,先易后难,先少后多)。此设计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记忆潜能,容易形成课堂兴奋点。学生通过背诵能掌握关于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语汇,熟悉连接词的使用,切实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为接下来的讨论和写作做好语言上的充分准备。Step4.读后讨论(8min)阅读后,教师设计了两项讨论任务( 1. Discuss in pairs: What characters do you think a great woman usually have?/2. Introduce to each other the informa

13、tion of a great woman you colleted before class)。“读后讨论是写作生成观点、获取语言素材和理顺思路的重要活动”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学生能利用头脑风暴,收集、拓展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汇;能通过组际之间相互描述和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增加更多可用于写作的信息与材料,为写作的语言、选材和构思服务。Step5.写前学练(5min)教师在写前学练环节为学生提供3组描写伟大女性(Madam curie, Hellen Keller, Jane Goodall)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要求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概括、提炼supporting sentence。题目设置遵

14、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从选择关键句到填写关键句),为学生写前进行写作技巧点拨和技能训练,以此降低学生的语篇写作难度。Step6初稿写作(8min)要求学生根据写作提纲,把收集到的素材结合阅读中和本单元中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当堂写一篇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文章(Write a description of a great womans character),从而在充分的语言输入之后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出。 Step7.初稿评改(6min)此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同伴的习作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教师先呈现习作的评价标准,分别从结构,语言,及书写和内容方面带领学生进行评价修改,给下

15、一步的组内成员自评、互评互改作示范。并要求学生课后根据教师课堂讲评修改作文的方式给组内成员的作文进行评价修改,并根据同伴评改意见修改作文。(A: excellent B: satisfactory C: need improvement)三、高中英语读说写整合课型实施建议与对策本节课采用“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围绕伟大女性这一中心话题,设计了一系列的读、说、写的活动,最终达到书面表达有效输出的教学目标。教学实验表明,“三段七步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完全适用于高中英语读说写技能整合课型教学。由于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各环节过度流畅自然,层层铺垫之后,大部分学生按要求

16、完成了写作任务,个别学生还写出了优秀作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验,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有效实施读说写技能整合教学,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正确注意处理读,说,写三者关系。“Using Language部分的阅读属于交际性阅读,而不是以语言知识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分析性阅读” 。因此,“此部分的阅读宜采用泛 读方式进行,教师切忌将其上成精读课,导致在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的讲解上耗时过多,而没有足够时间进行writing部分的教学”。阅读后和写作前的说是读和写的衔接活动,教师设置说的活动时要注意话题一致,使读写贯通,并能为写作获取素材,打开思路。写作是最终目的,但不能一味强调写的输出而忽视读和说的活动,导致由于输入和铺垫不充分,而使学生出现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尴尬局面。(二)提供写作范文,降低写作难度。PEP NSEFC Using La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