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39853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15 分)1.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2.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3. 评价应(全面)地反映教学的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4. 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5. 物理学理论是人类对自然办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6. 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应该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7. 物理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8. 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

2、)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9.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10. 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作决定时尝试运用科学工作者原理和科学方法。11. 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2.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3、。13. 在探究活动中,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14. 学校实验室应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15.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 _知识与技能) _,经历基本的 _(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 _(科学精神) _的熏陶。16.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17. 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18.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19. 因材施教的基本手段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的

4、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20. (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是物理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二、简答题:专业资料分享21. 简述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评价体系。22.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答: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23.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要素?答: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24. 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什么?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5、值观。25. 请列举你身边的课程资源有哪些?答:教科书、教师教学图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科技馆电视节目等。26. 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答:学生学习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27.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主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

6、学生的全面发展。 28. 在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答: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惟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一应俱全的标准化。29. 音像资源的收集与选择应注意哪几点?答: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展示科学发展的实况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收集课堂上难以见到的实验录像资料。30. 简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基本理念的含义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

7、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物理现象,提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三、论述题:28. 结合你的教学,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答: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对于每一个发展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则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建构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评价、技能考核、书面测试三种形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展水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8、。(一)定性评价。1老师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创造精神、情感体验以及学生最近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还要向学生提出殷切的期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达成力所能及的近期目标。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运用激励性语言,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2小组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自控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主动参与精神、发现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互学能力、创造精神、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要挖掘该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培养互学精神和自信心),指明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改进学习方法)。学生自评。从能否遵守

9、课堂纪律、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及活动、是否主动承担班级和小组的任务、有没有经常发现或提出问题、能否经常靠自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否注意并吸取别的同学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是否经常得到教师的关注、自己的观点是否经常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经常感到快乐、以及自己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最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中肯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家长评价。从文明礼貌习惯、劳动能力及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自强自立意识、生活习惯及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评价。(二)定量评价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评价,评价的内容有三个方面:过程评价,技能测试,书面测试。总之,学生的素质评价应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不

10、仅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进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智力、能力、体力的支持,促使学生健康、持续、全面的发展。29. 请结合日常教学,谈谈如何开发实验室资源?答:(1). 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想做实验的同学自行完成实验;或者他们自己制定了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器材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帮助。(2). 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实验器材,充分挖掘其实验功能,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做到废物利用。(3). 开辟家庭实验室。过去的实验室阵地,主要局限于校内,但是现有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也已满足不了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变、

11、探究性的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的探究性实验和调查必须到校外尤其是家庭才能完成。因此开辟家庭实验室也是很有必要的。(4). 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通过教具自制,用于演示某种物理现象,用于辅助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30. 在教学中,如何保护学生学习兴趣,探究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体现我校多彩育人的办学目标?答: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对于新事物很感兴趣,也很容易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收获时,能对取得进步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加其

12、自信心,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也会因畏难而退缩,使其自信心受到伤害,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所以为了保护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吸取不同教材的长处,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加工,使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学习不是很吃力、能学会,生活中用处很大。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双基、淡化重难点,适当降低知识难度,不搞接受式学习、不搞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把教学重点放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上,放到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广度上。多选一些充满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的教学材料,将生产、生活科技中的现实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应用化;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有用;多举一些密切联系环境、宇宙、

13、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具有时代感的事例,多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探究课题组织探究活动。另外,初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所以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对于后进生,要肯定其已取得的成绩,帮助其研究出适合自己学习方法,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也能体会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必要时可以适当降低知识难度要求,不求深和透,只求能在其心灵深处播下萌发创新和灵感的种子就行,目的是有效的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31. 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答:(1)、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可加强实验的可见性,降低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例如;判断导

14、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可以把一种测电笔 ( 五金商品有售 ) 内部的小灯泡连接部分拆下来,用两根导线连接,把要判断的物体放在导线两端;如果灯亮说明是导体,如果灯熄灭,说明是绝缘体。现象很明显,学生很感兴趣。实验后再把测电笔修好。(2)、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可加强实验的趣味性。例如:磁体对电流的作用,可以把磁体放入小孩的玩具,圆形人泡沫中,使其浮于水面,泡沫放入一个透明的盒内 ( 超市里用来装汤圆的冷冻盒内装水,盒放在一金属板上,接通电源,可清楚地看到磁铁朝一个方向运动。如果改变电源两极,磁铁运动的方向也随之改变。(3)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加强实验的探究性。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可以给学生

15、提供泡沫小球、扬声器、鼓、笛子、纸、水等器材,让学生自己选择设计实验,使学生感到科学探究就在身边,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加强实验的开放性。例如:用身边可乐瓶做的一些实验。 1、凸透镜成像,将透明的可乐瓶装满水,把铅笔放在可乐瓶的一侧,学生在另一侧观察,发现笔大了。说明凸透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惯性现象,取一可乐瓶放在桌边,下面压有一长纸条,快速将纸条抽出,发现可乐瓶不动,说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在可乐瓶中装半瓶水,当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瓶内水向后倾斜。当向前运动的可乐瓶突然静止时,瓶内水向前倾斜。说明一切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3、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关系,将两个可乐瓶装满水,一个可乐瓶竖直放在桌面上,另一个可乐瓶平躺在桌面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拉平躺的可乐瓶的拉力小。说明用运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少摩擦; 4、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