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39581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_副本(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出文本语句应有的情感,学会运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扶放结合的教法,带动学生读、悟、议、写相结合,探究三个事例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教学环境与准备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制作好与教学设计相对应的课件,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复习词语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她的作品。请大家齐读课题生命生命。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中带有生

2、字的词语。谁能正确地读出它们的读音? 骚扰 欲望 不屈 茁壮 震撼 有限 听诊器 糟蹋 师 :声音真响亮,而且你还注意到了“糟蹋”这个词语读轻声。师: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把这些词语读一遍。二、回顾梳理,走进生命师:复习了词语,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打开书第89页。课文开头说,杏林子常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生齐答:生命是什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师:接着写了作者从哪三个事例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生: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师相机板书。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品读这三个事例,和作者一起来理解和感悟生命。三、品读赏析,感悟生命(一)品读第1个事例飞蛾求生1、师: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2自然段,也就

3、是飞蛾求生这个事例。这是发生在作者和飞蛾之间的一个故事,里面提到了作者对待飞蛾的两种态度。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表示作者两种态度的句子。生浏览课文。师:谁来说说,作者先是怎样对待飞蛾的?生:“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师:后来又是怎么对它的呢?生:“我忍不住放了它!”师:找得很准确!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连着读一读。生读句子。师:读了这两个句子,你的心中有些什么疑问呢?生:作者为什么要捉住飞蛾?既然捉住了它,为什么又放了它呢?2、师:真是一个爱提问的孩子。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在文中去找找答案。生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师:请你说说,我为什么要捉住飞蛾?生:因为“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

4、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所以,我捉住了它。师:同学们,“骚扰”是什么意思?生:扰乱,使不安宁。师:在这句话中,是说飞蛾扰乱了我的写作思路,我的心情有点儿烦躁,不耐烦。师:谁愿意读出作者这种烦躁的心情?抽生朗读。师:后来我为什么又放了那只飞蛾?生:因为“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所以我放了它。师:(补充板书板书“的欲望”)同学们,“求生的欲望”怎样理解?生:不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对生命的渴望。3、师:到底是一股多么强大的欲望使原本烦躁的我变为震惊的呢?课件出示片段:“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这段话,说

5、说你都有些什么体会?生读句子后,交流。生:我体会到虽然飞蛾的生命在我的手中,但它不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它想活下去。师:谈得真好。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具体的词语感受到飞蛾想活下去的?生:我是从 “挣扎”这个词语感受到的。师:是啊,从“挣扎”这个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一只身处险境却不言放弃的飞蛾。请你带着你的这种体会再读读这段话。生:读。师:好。谁还想说说自己的体会。你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词语来谈一谈。希望大家积极地发言,把你心中最想表达的感受说出来。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生:我从“极力鼓动双翅”体会到飞蛾在逃生的过程中很努力,在用尽全力地扇动翅膀。师:是啊,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非常的努力。生:我

6、从“跃动”这个词语感受到飞蛾这时候的心情很急切,很迫切。师:对。它得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逃生,它一定要从作者的手中逃出去。那请带着你的这种体会再读读这段话。4、师:同学们,那你们认为此时握在作者手中的仅仅是一只飞蛾吗?那是一条生命,是一条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生命,作者怎么能忍心伤害它呢?从这件事中作者感悟到,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欲望。(完成板书:是飞蛾求生的欲望)同学们,连小小的飞蛾都这么执着的求生,更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珍视,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二)

7、品读第2、3个事例瓜苗生长、静听心跳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学习飞蛾求生这个事例时,抓住了文中一些重点的句子和关键的词语来品读,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读出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也用这种方法,好好地品读后面的两个事例。在品读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学习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课件出示学习步骤:1、从后面的两个事例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认真地默读,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圈出给你感受最深的词语。2、把你从勾画的语句中得到的体会写在旁边。3、同桌之间交流交流读书体会。生自主学习,勾画句子,写出体会。同桌交流读书体会。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汇报。师: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热闹。我想,每个同

8、学都有自己的读书体会。那现在请把你的读书体会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在交流的同学,先说说你选择的是哪个事例,再读读你勾画的部分,然后谈谈你的体会。听的同学有什么要补充的,也可以及时地举手发言。师:请你谈谈你的体会。生:我选择的是瓜苗生长这个事例。我勾画的是“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我从“竟然”这个词语体会到作者看到这截小瓜苗很惊讶。师:香瓜子发芽长苗,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作者看到这截小瓜苗长出来感到很惊讶?生:因为这截小瓜苗是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长出来的,所以很惊讶。师:你能联系后面的内容来理解,很好。生: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泥

9、土,而这截小瓜苗在生长的过程中既没有阳光的照射,也没有泥土的滋养。所以,当作者看到它从砖缝中冒出的小脑袋时,太惊讶了、太惊喜了。师:是的。 “竟然”这个词语就表达出了作者的这种心情。老师这里还准备了“竟然”、“依然”、“显然”这三个词语,看谁能区分出它们的意思,并把它们准确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课件出示片段: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 )不易生长,但它为了生存( )努力着,那小小的种子,( )可以冲破重重阻力,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抽生完成填空练习。师:在瓜苗生长这个事例中,你还勾画了哪些语句?生:我勾画的是“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

10、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我的理解是小小的种子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都能茁壮生长,生命力真顽强。师:说出了自己的体会,真好。谁也是勾画的这个句子,请你接着补充。生:我也体会到小瓜苗在恶劣环境中对生命很渴望,生命力很顽强,小瓜苗不屈向上的品质令我们敬佩。师:抓住了“不屈向上”这个词语来谈体会,很好。请你带着刚才的体会读读这句话。生:我还从“仅仅”这个词语体会出瓜苗的生命很短暂。师:你真会读书,体会的真好。越是生命短暂,它越要生长出来,真顽强。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老师听出来,你们都同作者一样,体会到了小瓜苗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向上的生命力,让我们明白生命

11、是瓜苗生长的不屈。完成板书(是瓜苗生长的不屈)。其实,像黄山的迎客松、沙漠中的胡杨、沙漠中的骆驼、裂缝中的小苗,他们都能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令我们敬佩。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一起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3自然段。3、师:同学们,前面两个事例是作者看到的动物、植物的生命,当有一天她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又有哪些思考呢?谁来汇报第三个事例中你所勾画的语句及体会?生:“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从两个“我的”体会出作者的自豪和对自己生命的重视。 生:“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

12、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体会到生命是自己的,我的生命我做主,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老师也想读读这段话。师范读:“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师:同学们,人只要活着都会有心跳,心跳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杏林子的心跳声带给她的却是一种震撼呢?生:我通过查资料,了解到杏林子那时生了严重的病,她以为自己的心跳很柔弱。可当她用听诊器听的时候,却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原来还很强烈,她没想到自己还拥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她感到很震撼。师:结合课后搜集的资料来帮助理解句子,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这

13、里的心跳不仅仅是心跳,它代表的还是生命的律动,生命的震撼。完成板书(是静听心跳的震撼)。师:当杏林子意识到自己还拥有着生命,还拥有着生存的条件和机会时,她还说: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这是对生命的两种态度。同学们,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好好地使用”生命呢?生:让生命活得有价值。生: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件事。师:“糟蹋”什么意思?生:“浪费”。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糟蹋生命,浪费生命的行为呢?生:天天抽烟、喝酒,影响身体的健康,这是在糟蹋生命。 生:还有的同学早上到教室后不但自己不好好晨读,还去影响别人,这也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师:浪费别人的时间不行,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行。

14、时间就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生:我认为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也是在白白糟蹋生命。 生:现在有许多学生天天去上网,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为了上网去偷钱,抢劫甚至干违法的事,这就是在糟蹋生命。 师:这不但是在糟蹋生命,还是在危害社会。师:糟蹋生命的危害真大。同学们,这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好,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抽生填空。生:我(要)好好地使用它,(不要)白白地糟蹋它。生:我(一定要)好好地使用它,(决不)白白地糟蹋它。师:同学们,你们都是热爱生命,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人。经过这次静听心跳之后,杏林子也决定好好地使用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来看看杏林子后来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课件出示

15、杏林子资料,师读:轮椅上的杏林子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痛中写下了四十多本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做出了贡献。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她生前的遗愿把躯体捐给了医院供医学研究。 师:杏林子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了无限的价值。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生齐读:“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师:杏林子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就是“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可以用(生命有限,价值无限)八个字来概括。(板书这八个字)让我们把这八个字牢牢地记在自己的心上。生齐读:生命有限,价值无限四、拓展练笔,内化生命师:同学们,杏林子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像这样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的还有我们熟悉的雷锋叔叔。他用年仅22岁的生命创造了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这是他对生命的感悟。课件出示,生齐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