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39445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曾一度被人们怀疑是否可行,事实证明确实是非常困难,不仅要克服语言上的差异,做到形美,更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做到意美.然而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却并不容易.我国古诗词产生、流行和鼎盛时所处的封建时期的文化可能连本国人都没有能够充分了解,更不要说外国人了.译者要面对的不仅是中西方语言的差异,还要克服区域、习俗等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中国古诗词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无论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上都很难做到完全传递.译者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补偿策略.关键词:古诗词;文化;差异;翻译 1.引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几千年

2、的发展史也正是文学的发展史,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雅颂,还是唐诗,抑或是宋词,都独具特色.目前,西方除了有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的“沙学”,也有研究我国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不断追求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文化上来了,而研究文学作品则正是了解一国文化的良好途径.因此,被称为我国文学瑰宝的古诗词不断的被翻译为各种外国语言而被各国的人文学家所研究.然而,这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我们本国人,都可能会因为所处的历史环境的不同而不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更不用说文化背景的差异、思想观念的不同的外国人了.本文将从中国古诗词的特点入手,并通过实例分析来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

3、对我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2 中国古诗词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诗词在形式上很注重工整、对仗和押韵,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与“天涯”都是表示地点的词,“知己”与“比邻”都是关系亲密的人,这两对词语在词性和词义上都相互对仗;统观整首诗,首联、颈联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津”,“邻”,押“in”的韵,再加上五言绝句简短精悍的特点,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没有阶级之分,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风雅颂,还是唐诗,抑或是宋词,其流行和使用范围都不局限于统治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也有使用和创造的权利,甚至有一部分诗人希望能让目不识丁的老弱妇孺都能听懂他

4、们所创作的诗词,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便是这一方面的典型.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国现代的古诗词教育在学前班便被列入必修内容.其次,我国的古诗词很讲究意境.一篇词或者一首七言绝句不过寥寥数语,却要将事情讲清楚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于一首不过20 个字的五言绝句都不仅能将所描写的情景写的细致入微,还能充分的表达出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所抒发的感慨,如李白的静夜思.因此,一首好的诗或者一篇好的词都非常讲究用语的精炼.诗人们会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使某一个字词能体现出他想要的意境“.以静制动、以虚写实”就是常用的手法.另外,就像一滴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样,诗人们也非常擅长用以少总多的方式,抓住其

5、中最富有包孕性的一点来着力刻画,使读者们能以小见大,了解整个社会的状况.最后,中国古诗词非常注重含蓄.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我国的封建历史时期延续了近两千年.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封建制度都可以被称为王权制度,王权是至高无上的,因此除了皇室成员外,普通百姓和朝廷官员都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防止损害了皇室的威严.诗人们在创作是不仅要注意是否犯了皇室的避讳,更要其中某些词语加以修饰以使其显得含蓄,比如“雷霆雨露,皆为君恩”,古人用雷霆代表天 子的威邢,用雨露代表天子的恩泽,再比如清朝时 盛行的“文字狱”,都迫使诗们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带来灾祸.3 文化差异对古诗词

6、翻译的影响 无论是语言的模糊性还是其他翻译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其本质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目前对于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不管哪一个定义,对于文化应当是思想或者精神层面的内容是的认识是统一的.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区域的人们所受到的教育、接受的生活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活态度都会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诗词翻译中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差异导致认知的差异,中西方在地域上的差别,会导致中西方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完全不同.如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气候差异,在北半球,东风是暖和的,而在南半球,东风则是寒冷的.同样是报告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到来的意思,但是在诗歌的表达上却会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如果将其

7、按字面直译的话可能会对读者造成很大的困扰.如唐朝罗隐的诗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中“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其“东风”的意思表示春天的意思,与这之中的秋相对,如果直译为“east wind”,不但不能准确表达其意思,也不能体现出其意境,如果换成“spring breeze”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了.其次,社会习俗的不同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也会较大,如中国古诗词中提到“月亮”,通常以为着诗人在表达其思乡之情,但是在西方国家月亮的寓意通常是年轻的美女或者年老的妇人(随着月亮的盈缺而有变化).如上文所说的“东风”在陆游和唐婉合著的钗头凤里还有指代陆游的母亲的意思.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要注释出其不同的含义

8、外,还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衬托出这一词在这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最后,汉语比较注重意义,汉语在意义上的模糊性是诗人们在创作时成功营造意境的重要条件,但是英语比较注重结构和逻辑性.而在翻译时要创造出同样的意境是非常难的.如竹枝词的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有几种不同的翻译: 1.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basks in sunshine, My beloved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2.Here the sun shines but there it showers; Can you

9、read my mind if it is rain or shine? 3.In the east the sun is out, in the west there is rain; It is not yet clear, but somewhat clear, you may as well say.原诗借助夏天天气的特殊性,以及“晴”与“情”在发音上相同的特点,一语双关的表达出少女在看到久无音讯的情郎的欣喜之情.诗歌中“无晴”和“有晴”其实指的就是无情和有情.三种翻译的前半句都体现出了原诗表面的意思,后半句的翻译中,翻译1 和翻译2 缺少了原诗中所有的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分别都较直

10、白的告诉读者这首诗是在说少女的感情问题,翻译3 试图充分的展现原诗的双关语手段,但是“clear”一词却不能让人充分的感受到这是在表达少女的深深的爱恋以及发现情人对自己也充满情意的情感.究其原因,就在于英语直白而理性的表达方式与中国汉语模糊而感性的特点的差异.4 实例分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导致古诗词翻译被人怀疑“不可行”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文化的差异是导致古诗词的翻译较艰难的首要原因.下面将以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为例,分析中西方文化对古诗词翻译的影响.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篇冰心在玉壶.

11、英文翻译版本为: A cold rain mingled with East Stream invades the night; At dawn you leave the Southern hills lonely in haze.If my friends in the North should ask if I am right, My heart is free of strain as ice in crystal vase.这首诗整体上讲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下了一夜寒冷的大雨之后江水滔滔,天才刚亮的时候,我(诗人)就要送别我的友人辛渐,那一刻,连朦胧的远山看起来都显得非常孤单,当你到

12、达洛阳后,如果亲友们问起我了,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暇,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其中所隐含的不但有四年故乡的亲人朋友的意思,其中最后一句更是有多重含义,不仅表现出诗人对离别多年的亲友保持着对故乡对亲友的拳拳深情,还表现出他在遭到贬黜后的委屈和坚忍的情绪.英译本可以做如下理解:寒冷的雨混合在来自东方的溪流中侵袭了这个夜晚,黎明时分你将南边 的孤独的雾中,如果我北边的朋友们问起我是否安好,我的心就像在水晶瓶里一样的冰一样摆脱束缚了.显然,由于语言的差异,原文与英译文在形式上差别很大,几乎完全失去了古代诗人们所追求的简练、工整的形式.第一句中“连江”是满江的意思,诗人想表现寒冷的秋夜,哗哗的大雨

13、,再加上滔滔的江水那种萧瑟的场景,译者将其翻译为“mingle with East stream”,没有能够准确的表达除原文的意思,但是在意境上也能够让人体会到悲凉的感觉.第二句和第三局中的“southern”和“north”相对,分别指代诗人所在的地方和洛阳,南方和北方都是很宽泛的,但在译文中直接用洛阳的英译,则又可能不利于不熟悉中国情况的外国人理解.全诗的重点在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比喻人非常的正直清廉,诗人是在向人们传达他虽然遭贬,但是不会自暴自弃,而改变他纯洁完美的品格的信息“.free of strain”是摆脱束缚的意思,而“crystal va

14、se”是水晶花瓶的意思,一方面,诗人要传达的不是摆脱束缚的意思,另一方面,冰放在水晶花瓶里在西方文化中也不存在指代圣洁完美的品行的情形.因此,基于文化的差异,最后一句很难通过英文来表达出诗人的原意.5 小结 在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希望能对其他国家有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是影响某一片地域内的居民的行事方式以及看待事物的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了解一国文化来了解其国民性格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流传不但是了解一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还能使本国文化对外国产生影响.然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另一国文化的同时,国家质检文化的差异会阻碍这

15、一方式的顺利运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中国的古诗词一直贯穿其中,因此,从古诗词入手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到较全面的信息,然而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却是横亘在古诗词走向世界的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汉语的含蓄、委婉以及许多独具匠心的指代无法通过其他语言表达出来,就如文中所举例子的“冰心”和“玉壶”一样,不能为其他国家的人才能充分理解中国的古诗词,在无法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的前提下,我们或许只能通过注释、注解的方式推动中国古诗词在世界各国的流传.参考文献: 1孙飞.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大家,2023,(18).2汪孝恩.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J.现代商贸工业,2023,(

16、12).3张科伟.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23,(12).4孙彬.论媒体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J.中国报业,2023,(12).5孙敏.从香港译名与内地译名差异看香港翻译(英文)J.海外英语,2023,(08).6陈莹许渊冲.古诗词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23,(07).7和凌娜.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汉民族思维特征的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3,(07).8韩广义.邢台翻译史及邢台翻译界综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4).9张惠宁.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J.河池学院学报,2023,(03).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短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