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394096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2017年天津卷)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B组成成分中含mRNA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答案】A【解析】遗传信息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rRNA和蛋白质,B错误;真核生物核糖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识别基因启动子的是RNA聚合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错误。2(2017年江苏卷)(多选)下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右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B结构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C具有选择透过性,而具有全透性D细胞膜

2、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答案】BD【解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中的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构成,为中心体,无膜结构,A错误;为细胞膜形成的绒毛或突起,增大了细胞膜的面积,B正确;是核膜,为核孔,它们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细胞膜不同部位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不同,功能也有所不同,D正确。3(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解析】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酵母菌细胞核内存在遗传物质DNA,

3、且存在DNA转录过程,即存在转录产物RNA,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进行CO2的固定,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通过光反应生成ATP,D错误。4(2016年海南卷)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答案】C【解析】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排出细胞外,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转移。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5(2015年

4、江苏卷)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填序号)。(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_(填序号),合成后通过_运输到_(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性。(4)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_(填序号)中发挥作用。【答案】(1)(2)囊泡(3)核孔选择(4)【解析】(1)图中分别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2)抗体为分泌蛋白,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初步加工,经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3)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出的mRNA穿过核孔转运到细胞质,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并非所有物质都可通过核孔。(4)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产生H和CO2,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故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后将被转运到线粒体中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