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39290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检测及答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项检测及答案第一章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毕背面的题。(一)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

2、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似的一项是()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并自为其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或以钱币乞之/或异两者之为.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D.贤于材人远也/于厅事之东北角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似的一项是().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卒之为众人B今夫不受之天/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并自为其名/还自扬州.从先人还家太守归而来宾从也4解释下

3、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卒之为众人(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_6方仲永具有如何不凡的才干?(用原文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_7.方仲永最后变为常人的因素有哪些?_8联系全文,说说文章论述了一种什么道理?_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对的的一项是( )本文先叙仲永之奇特,后写仲永之退化,先详后略,先抑后扬,对比鲜明。B当爸爸拉着仲永去求“利”的时候,也把仲永“拉”进了“众人”的行列。C本文以“余

4、”所“闻”“见”为素材组织文章,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D.本文通过写仲永由神童变为“众人”的过程,提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觉得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似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自力更生B但当涉猎/但闻机杼声C.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蒙乃始就学/家祭无忘告乃翁2解释下

5、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蒙乃始就学( )(2)及鲁肃过寻阳( )(3)肃遂拜蒙母(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3)孤常读书,自觉得大有所益。_(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4“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阐明了什么?_5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A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是由于吕蒙才识大有长进。后天的学习完善人的人格、提高人的精神层次,我们学过的伤仲永和孙权劝学分别从正反两面来证明了这个道理。C.孙权劝学和送东阳马生序都是劝勉人刻苦学习的,并且都是以现身说法来劝勉。

6、D.本文为突出主题详略得当,详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论学”,略写了吕蒙就学和结友谊节。(三)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B.余强饮三大白而

7、别/宋无罪而攻之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是日更定矣/更有痴似相公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A.问其姓氏/其如土石何B.余挐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局限性于民C.上下一白/长烟一空D.是日更定矣吾日三省吾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_6说说作者在文末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_7.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如何理解这个“独”字?_8.下列选项体现错误的一项是(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B.“痴”与文章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她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体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