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水文地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384094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门水文地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门水文地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门水文地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门水文地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门水文地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门水文地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门水文地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门水文地质第一章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系统1、地下水资源特点1、系统性和整体性2、流动性3、循环再生性4、可调节性2、地下水资源分类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3、允许开采量的定义及开采条件下,允许开采量的组成。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系统或取水地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出水量。允许开采量是可再生的地下水资源量,主要由补给量组成。允许开采量由三部分组成:开采补给增量、减少的天然排泄量、存储量的变化量允许开采量是由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增量和天然排泄减量组成的。由于天然排泄量也是由补给量转化而来的,所以允许开采量主要由补给量来决定。第二章地下水资源调

2、查1、地下水资源调查的3个基本问题。1、地下水的赋存条件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3、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2、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的三个步骤,其中准备工作的核心是什么?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和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及物资后勤管理工作准备,核心是技术准备工作中调查设计书的编写。3、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查的核心。地下水露头的调查是整个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查的核心工作4、区分地下水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天然露头:泉、地下水溢出带、沼泽湿地、暗河出口、岩溶洞穴等人工露头:水井、钻孔、矿山井巷、地下开挖工程。5、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气象资料调查主要是降水量、蒸发量的调查第三章水文

3、钻探和水文地质物探1、地下水资源调查中采用的勘探方法。地下水资源调查中采用的勘探工程,包括钻探、坑探、槽探和物探,但最主要的水文钻探(水文地质钻探)。2、简述对水文钻孔的结构及钻进方法的要求。1. 钻孔的孔径大。目前水文钻孔或井的口径一般为300-500mm,最大可达1000mm=钻孔结构复杂。需要进行分层止水来隔离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变径下管止水是最有效的隔离方法。有时为减少施工困难,对非抽水段也要变径。对冲洗液有特殊要求。施工时要求清水钻进,在砂砾石含水层钻进时,泥浆黏度要求为18-25S。在钻进结束后,必须认真彻底洗井。2. 对孔身斜度的要求。要求孔身斜度每深100m小于1,当孔深大于1

4、00m时,每增加100m孔斜不得超过3度,并要求每50m测一次孔斜,以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避免不同含水层之间产生水力联系,最有效的隔离方法。钻孔时,对孔身斜度的要求。要求孔身斜度每深100m小于1,当孔深大于100m时,每增加100m孔斜不得超过3度,并要求每50m测一次孔斜,以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水文钻孔对孔深的要求。根据钻探任务定,一般要求揭穿主要含水层,当含水层厚度较大时,应揭露主要含水段。5、掌握岩心采取率的计算。岩芯采取率:指所取岩芯长度与钻孔进尺之比率Ku岩芯长度钻孔进尺100%呂回蜕72.5%93.39%100%曽心氏-4.2m1.01Jn1.00,71.0nnnno

5、rmnnrnnnn-H卜一4m7回衣9回次理留岩心100%100%如继续超出可继续上推,最多只能上推三个回次87.5%将超出部分推到上回次计算次仍继续超出,应寻找其原因,再作处理。岩芯长度-上次残留岩芯本次残留岩芯钻孔进尺,上推三个回Ku100%例题:某钻孔在钻进过程中,本回次残留岩芯为Ku,钻机某回次进尺5.0m,提取岩芯长4m并已知上回次残留岩芯为0.2m,0.3m,求该回次岩心采取率。岩芯长度-上次残留岩芯本次残留岩芯钻孔进尺100%40.20.3100%82%56、布置水文钻孔时,遵循的一般原则。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钻孔布置成勘探线的形式,对勘探线方向要求。布置钻孔时考虑水文钻探的主要任

6、务;布置钻孔时要考虑“一孔多用”;钻孔位置要有代表性和控制意义;为分析、认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律,水文钻孔应布置成勘探线的形式。勘探线一般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线上不同类型含水层及补给、径流和排泄区都应布置控制钻孔。7、水文地质物探的基本原理。根据不同类型或不同含水岩石、不同矿化度水体之间存在的物理性质差异(导电性、导热性、热容量、温度、密度、磁性、弹性波传播速度及放射性等),借助各种物探测量仪器探明这些差异,进而分析判断岩性、构造及其含水性能,为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和进一步布置勘探工作提供依据。第四章水文地质试验a)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1)直接测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和

7、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Q);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K、T、口、口*、a等);(3)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4)通过抽水试验,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5)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以及边界性质强径流带位置等。2、抽水孔(主孔)的布置要求。1、目的任务不同,布置原则也不同;2、布置带观测孔的抽水井时,尽量利用现有生产井做观测孔;3、抽水井附近应无正在抽水的生产井或与地下水有关的排灌工程。4、抽水井附近排水条件较好,无渗漏的排

8、到抽水孔影响半径以外的区域3、求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抽水试验中,观测孔的布置原则。1、为求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观测孔;观测孔和抽水主孔组成观测线,使降落漏斗曲线在整个流场具有代表性。1)均质各向同性,I较小时,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一条观测线。2)均质各向同性,I较大时,除垂直水流方向布置一条观测线外,在上、下游各布置一条。3)均值各项异性时,沿不同储、导水性质方向布置。4)观测孔数目求参数:1个,提高求参精度:2个;绘制漏斗剖面,2-3个。5)观测孔距主孔距离。愈近主孔距离愈小,愈远主孔距离愈大;第一个观测孔距主孔约等于M(至少10m);最远者,水位降深20cm;相邻者距离,水位差20cm;

9、欲查明含水层的边界性质和位置;观测线通过主孔,垂直于边界,且在边界两侧附近布置观测孔;3欲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观测孔均匀布置(每个参数分区均有),便于控制整个流场和边界水位、流量以及流场拟合;4欲查明垂向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则在同一观测线上布置分层水位观测孔;5观测孔深度;揭穿含水层,至少入层10-15m。5、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技术要求(掌握对水位降深的要求)水位降深要求(1)进行三次不同水位降深,各次降深抽水连续进行(2)富水性差的含水层或非开采含水层,可只做一次最大降深抽水试验(3)松散孔隙含水层,降深次序由小到大(4)裂隙含水层,抽水降深次序由大到小(5)最大水位降深值(smax)确定:

10、潜水含水层:Smax要达到1/3-1/2含水层厚度;承压含水层:Smax不得低于承压含水层顶板高度;抽水设备达不到要求时,Smax取水泵的最大扬程(或吸程)(6)其余两次降深值分别为2/3Smax和1/3Smax(7)Smax较小时,相邻两次水位降深的水头差值也不应小于1m5、区分稳定流抽水试验绘制的Q-S曲线类型。6、渗水试验测定的内容。可用哪一个变量代替?渗透系数第五章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1地下水动态与地下水均衡的概念。地下水动态: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

11、水水量、溶质含量及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2、地下水动态监测项目水位、水温、水化学成分、井泉流量、矿井涌水量等。3、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可根据图形判别主要特征进行区分根据地下水的水位动态过程曲线的特点予以鉴别,一般根据对地下水动态影响最大的自然及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予以命名。综合国内外一些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分类方案,将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归纳为8种基本类型,而由基本类型又可组成多种混合成因类型。(1)降水入渗型:分布广泛,含水层埋藏深,包气带岩石渗透性较好。地下水水位及其他动态要素,均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水位峰值与降水峰值一致或稍有滞后,年内水位变幅

12、值较大。一_/4-_1012月(1)(2)(2)蒸发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平原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径流滞缓。地下水位随蒸发量的加大及气温升高而明显下降,并随着干旱季节延长而缓慢下降。地下水位的变化比较平缓,年变幅不大(小于2-3m)。(3)开采型:主要分布在强烈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地下水位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高峰季节地下水水位上升不明显或下降,当开采量大于地下水的补给量时,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开I术Q(4)径流型:主要分布在地下水径流条件好,补给面积辽阔,地下水埋藏较深或含水层上部有隔水层覆盖的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平缓,年变幅较小,水位峰值多滞后于降水峰值。(5)水文型

13、:分布在河、渠、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沿岸或河谷中,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直接的水力联系。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随着地表水为升高、流量增大、过流时间延(6)灌溉型:分布于引入外来水源的灌区,包气带土层有一定的渗透性,地下水埋藏深度不十分大。地下水位明显随着灌溉期的到来而上升,年内高水位期常延续较长。(7)冻结型:分布于有多年冻土层的高纬度地区或高寒山区。冻结层下水:年内水位变化平缓,变幅不大,峰值稍滞后于降水峰值,或水位峰值不明显。冻结层上水:水位起伏明显,呈现与融冻期和雨期对应的两个峰值。I*6KH(7)(8)(8)越流型: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含水层与弱透水层相间的地区,开采条件下越流性质明显。当开

14、采含水层水位低于相邻含水层时,相邻含水层(非开采层)的地下水将越流补给开采含水层,水位动态随开采层变化,但变幅小,变化平缓。第六章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1、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组成内容。通常是由水文地质图件及文字报告组成2、在综合水文地质图中,地下水类型分为哪几类?(1)松散岩类孔隙水(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3)岩溶水或裂隙溶洞水(4)基岩裂隙水(5)冻结层水2、地下水资源图中,地下水资源量采用哪个参数表示?补给模数4、地下水资源丰富程度的划分标准。地下水补给模数5、地下水资源调查中,文字报告的核心内容。水文地质条件第七章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1、掌握根据观测孔水位数据及有关资料,采用有限差分法求取给

15、水度及降水入渗补给量的Kt2x2h2hth3,t2h2,twth2方法。式中:h1,t,h2,t,h3,t观测孔t时刻含水层厚度;h2t时段内2号孔水位变幅;w综合补给强度;K渗透系数;x观测孔间距。2、导水系数与渗透系数的关系。导水系数T是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T=KM3、抽水试验求参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含水层井壁边界条件2、影响半径3、天然水力坡度的影响4、抽水降深大小的影响。4、区分储水率和储水系数。储水率:当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单位体积含水层中,因水体积膨胀(或压缩)以及介质骨架的压缩(或伸长)而释放(或贮存)的弹性水量,用口s表示。储水系数:当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高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所释放(或储存)的水量,用S表示。第八章地下水水质评价1、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地下水的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2、锅炉用水评价考虑哪些作用的影响?掌握其评价方法。(1)成垢作用锅垢总含量计算:主要反应为成垢作用锂泡作用和腐蚀作用。H0SC72Fe251AI370Mg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