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3651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0.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二九年八月目 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总则54.1数学基础54.2土地利用分类54.3计量单位54.4数据交换格式65数据库更新总体流程66县级数据库更新86.1更新流程86.2外业变更调查96.3数据库更新296.4增量数据检查606.5更新数据包607地市级数据库更新617.1更新流程617.2数据检查617.3数据库更新617.4统计报表627.5检查并输出更新数据包628省级数据库更新638.1省级数据库更新638.2省级更新数据包639国家级数据库更新639.1更新流

2、程639.2数据检查与校核649.3数据库更新6410数据质量检查6410.1检查流程6410.2检查内容6510.3数据评价7110.4缺陷分级7210.5评价标准与方法7311附录7411.1变更记录表填表规范7411.2更新数据包组织目录7711.3数据库更新内容和分类编码7911.4统计报表填表规8611.5变更汇总表9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试行)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的内容、流程、方法及质量要求,适用范围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

3、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941.1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GB/T 18315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6-2001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

4、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质量检查细则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下列术语及定义。3.1更新基本单元两个时点之间的要素对象叠加所形成的最小面对象和被其分割的点对象、线对象的集合。3.2增量数据 土地变更调查过程中,反映年度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更新基本单元的集合。3.3增量数据库土地调查更新增量数据库是由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两个文件组成,采用VCT格式进行交换,反映了两个时点之间对比要素对象的变化及其相关对象的集合。若更新数据包不包含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

5、则表示具有更新过程属性表的空间对象未发生变化。3.4更新数据包包含增量数据库、统计报表、数据检查结果信息等内容,用于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上报的数据包。3.5数据库更新利用增量数据或增量数据库对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更新的过程。3.6位置精度 空间点位获取坐标值与真实坐标值的符合程度。3.7属性精度 指获取的属性值(编码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3.8逻辑一致性空间数据在逻辑关系上的一致性。4 总则4.1 数学基础4.1.1 坐标系统增量数据库采用“1980西安平面坐标系”,坐标加带号。4.1.2 高程系统增量数据库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1.3 投影方式增量数据库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1

6、:500、1:2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1.5分带(可任意选择中央子午线)。 1:5 000、1:10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3分带。 1:50 000标准分幅图或数据按6分带。4.2 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利用分类与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中规定的土地分类标准保持一致。4.3 计量单位1、长度单位:米;2、面积量算单位:平方米、亩、公顷。由平方米换算成亩,将平方米数据乘以0.0015换算;由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将平方米数据乘以0.0001换算。(1) 增量数据库中面积属性值单位采用平方米,保留两位小数;(2) 变更一览表中面积单位采用平方米,保留两位小数;(3) 县区级、地市级统计报表成果采用亩或公

7、顷,亩保留一位小数,公顷保留两位小数;(4) 省级、国家级统计报表成果采用公顷,保留两位小数。4.4 数据交换格式数据库交换格式采用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规定的数据格式。5 数据库更新总体流程图5-1 国家、省、地市、县四级数据库更新总体流程1、县级数据变更及更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外业调查结果,利用建库软件对县级数据库进行变更与更新,并输出增量数据库及相关统计报表。生成增量数据之后,使用国家统一下发的更新数据上报软件检查增量数据库及相关统计报表,检查通过后生成更新数据包,汇交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2、地市级数据更新分为两种更新方式:有本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其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本级数据库进

8、行更新,并输出本级统计报表;未建设本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利用更新数据上报软件统计地市级相关统计报表。市级数据汇总更新后,生成本级更新数据包,上报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3、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使用更新数据上报软件接收并检查地市级上报的更新数据包,检查通过后,利用省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本级数据库进行更新,并输出本级统计报表。省级数据库更新完毕后,使用更新数据上报软件对各市级更新数据包进行检查、打包,生成省级更新数据包,上报国家。4、国家通过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更新模块接收省级更新数据包,并对更新数据包进行数据检查和校核。在检查和校核通过后,利用各省更新数据包更新国家级数据库。6 县级数据库更新6.

9、1 更新流程图6-1 县级数据变更流程1、外业调查阶段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年需组织人员进行外业调查,实地调查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调查成果包括土地利用调查变更记录表、实地测量结果、外业调查底图、权属调查资料、界线调查资料等。2、数据库更新阶段内业人员将外业调查成果录入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对更新数据进行采集,并更新县级数据库,对该年变更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形成各类规范的统计报表,同时输出增量数据库。3、数据检查阶段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更新数据上报软件对增量数据库及统计报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完整性检查、矢量数据检查、统计报表检查以及各数据间一致性检查等。4、更新数据包制作

10、阶段数据检查通过后,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更新数据上报软件,将县级增量数据库和统计报表数据进行组织规范,输出更新数据包,汇交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6.2 外业变更调查6.2.1 外业变更调查方法根据变更量的大小、难易、变更地物四周已知明显地物点状况等采用不同的外业调查方法。主要有补测法、调绘法、GPS法等。6.2.2 外业变更调查流程图6-2 外业变更调查流程图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外业实地调查前制定工作方案、准备材料、组织人员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外业调查,包括土地利用地类和权属变化调查、新增建设用地调查、新增建设用地细化调查及耕地增减来源去向调查等;最后整理填写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6.

11、2.3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类型实地的变更从简单到复杂可归纳划分为主要的四种情况,即一起变更发生在一个图斑内、多起变更发生在一个图斑内、一起变更发生在多个图斑内、多起变更发生在多个图斑内。下面用范例加以说明逐一介绍,其中涉及到的变更记录表填表规范详见附录11.1。6.2.3.1 一起变更发生在一个图斑内这种情况是变更最简单的,其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起变更完全变更一个图斑,如一个旱地图斑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完全变更为果园;一个集体土地图斑完全变更为国有土地图斑等。另一种是一起变更只部分变更一个图斑,如一个旱地图斑经批准部分变更为农村居民点用地,使原图斑变为两个图斑等。以后一种情况为例说明填表方法和填表

12、要求。范例一:已知条件是A乡甲村有一块旱地,图斑编码为5/013,面积为34.3公顷,其中有两个零星地物,编码为(1)/204,面积为0.5公顷、(2)G /205,面积为0.3公顷、田坎系数为3.6,田坎面积为1.3公顷。变更内容是该旱地一部分由县国土资源局批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编号20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的填写详见范例一(NO:2004001)。这种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的填写要求掌握以下几点:1一个图斑只对应填写一个权属单位名称和一个权属性质。当图斑内有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田坎时,“地类代码”栏第一行则划斜线“/”,“面积”栏为图斑面积,第二行及以下填写构成该

13、图斑各地类编码和对应的各分类面积,各分类面积之和必须等于图斑面积。一张表填不下时,可加表,但草图只画一个。图斑内无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田坎时,“地类代码”栏第一行即该图斑分类编号,面积为对应的图斑面积。2地类变更部分只填写分类发生变更那部分的变更前、后的分类编号和变更面积。3当变更图斑为新增的建设用地或新增的耕地或耕地减少的,“新增建设用地类型”栏或“新增耕地类型” 栏或“耕地减少类型”栏必须填写相应代号。4变更图斑涉及的有关原图斑都必须在草图中标示清楚。当变更复杂,草图位置画不下时,可另页画草图并附在表后;草图上变更前图斑编码加上括号(“变更前图斑”栏中原图斑编码不加括号),以便从草图上直观

14、地区分“变更前图斑与变更后图斑”;草图上分类变更部分用阴影表示;草图上须记录全部实地量测的距离。5变更调查记录表编号:以乡为单位顺序编号,编号为七位阿拉伯数字,前四位是变更调查年度,后三位为自然顺序号。6“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以乡为单位装订成册并归档。2范例一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土地坐落: A 乡 甲 村 所在图幅号:J-50-39-(26) 长度:米(0.0) 面积单位:公顷(0.00) NO:2004001变更前图斑变更后图斑分类变更部分备注权属单位名称图斑号地类代码面积权属性质权属单位名称图斑号地类代码面积权属性质地类代码面积属性变更前变更后新增建设用地类型新增耕地类型耕地减少类型甲村5/36.4J甲村5-101333.0J013/3.4 01334.3J31.5J2032.8B(1)2040.5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