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364397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四单元教案9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十课、齐白石的画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导入:我们曾经读过许多关于名人的故事。还记得徐悲鸿吗?他最擅长画什么

2、?(他画的马气势雄壮、四蹄生风。)梅兰芳呢?(他小时候刻苦学艺,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今天,我们又将走近一位名人,他与徐悲鸿、梅兰芳还是好朋友,梅兰芳还拜他为师学习画画,他就是齐白石。(板书“齐白石”)听说过他的名字吗?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谈对齐白石掌握的资料。看来,同学们对这位大画家并不陌生。简介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画坛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诗、书、画、印无所不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画。(板书:的画)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后检查:出示生字、生词,正音,出示句子,指导读通顺。(表扬预习充分的同学掌握得更轻松、扎实)。3、范读课文

3、,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围绕齐白石的画写了些什么?哪个自然段听后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齐白石的画一样?(听后概括:介绍了齐白石的童年生活,画的内容、贡献、特点,最后谈人们的感受,并板书)三、精读品味:1、学习第4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你看到了几幅画?哪四幅?小黑板出示相关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幅?相机学习。“两只小鸡蚯蚓”。如果要你给这幅画取个题目,会是什么?假如你真看到这样的情景,会觉得怎样?(有趣)这是大师的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谁能读出这种“趣”。“他画停在肚腹”。你觉得这幅怎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谁能读出这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我想这幅画要是让刚才那两个嘴馋的小鸡看见了,又要展开争夺大战了。“他画

4、一群游动”。生自由谈看后体会。关于这群蝌蚪,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齐白石当时已92岁高龄,一天,老舍到他家登门拜访,出了个“蛙声十里出山泉”的题目请齐白石画,几天后,齐白石画成了,可画面上只有一群小蝌蚪顺着山泉向下游,却没有一只青蛙,你们说齐白石是不是画离题了?(虽没有画鼓腮鸣叫的青蛙,但仿佛听到了蛙声从山上传来,充满了想象的意境。)谁再来读读,让我们也想象一下蛙声,指名读,你们听到蛙声了吗?“他画的虾起来!”生读。徐悲鸿画马闻名世界,郑板桥画竹令人叫绝,齐白石画虾声名远播。80岁后的齐白石画虾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关于画虾的故事,课外上有一篇文章写得很具体,晚上好好看看)齐白石的虾是透明的

5、。真虾什么样?中国画用毛笔和墨汁,写过毛笔字的同学可能有点感受,画成透明状实在不容易,可见齐白石功力深厚。再读这句,能不能读出栩栩如生之感。欣赏完这四幅画,你有什么感受?(生夸奖:逼真、奇妙、栩栩如生、生动亲切,并板书)带赞美之情再读4句话。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拍手称赞,怪不得课文开头就说他是著名的画家。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二、 学习课文1,2,3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解释“著名”,突出了齐白石在绘画界的地位之高,充满敬佩之感。齐读。过渡:齐白石为什么能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画得那样生动亲切呢?2、学习2、3自然段。童年生活在哪?(湖南湘潭附近一个叫杏子坞的小山村)贫困到何种程度?(抓“饥

6、荒”一词理解)正是因为贫穷,齐白石没怎么上学,他在外祖父的私塾里只读了半年书,自己便在家自学三字经、千字文,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一边画画。这样的生活对齐白石有不好的影响吗?不但没有,相反,出示“童年源泉”这句话。重点理解这句。先释“源泉”,水流起头之处,在这里绘画源泉就是画的内容、素材,也就是画什么?再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什么他画的东西总也画不完呢?他的生活经历里到底有些什么可画之物呢?(学生自由畅谈:生活用具,动、植物等等)。小结:白石爷爷家有个星斗塘,塘中荷花盛开,鱼虾成群,白石爷爷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他一定看过小鸡们争食蚯蚓,一定看过小蝌蚪顺流而下,一定看过小老

7、鼠们偷蛋吃长期地细心观察,才会把这些生活中的细小事物画得那样生动传神。再读2、3自然段。三、评价总结:齐白石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刻苦勤奋,他执着地、用心地画着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直到九十多岁才去世,他由一位普通农民到木匠,最终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巨匠。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西班牙有个大画家毕加索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画的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为什么大家对他会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布置作业:继续查阅白石老人相关资料。板书:齐白著名画家童年生活:(2-3)贫困石画的内容、特点、贡献:(4-6)亲切生动的人们的感受:(7)

8、画 第十一课、卢沟桥的狮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歇后语、联拱石桥、厘米、甚至、鼻子、大概、淘气、清楚、挑衅、驻扎、抗日战争“等词语。过程与方法: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重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有关卢沟桥狮子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布置学生课外收集卢沟桥和有关抗日战争的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

9、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就是“卢沟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的是卢沟桥的狮子。(板书课题:2卢沟桥的狮子)(二)(出示第一幅挂图)1边观察边说出桥上的景物。(供人通行的桥面、桥栏杆和栏杆之间的望柱、望柱上的狮子。)(培养观察能力)2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卢沟桥的图片,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看图片,讨论对卢沟桥的总体感觉。(卢沟桥非常雄伟、壮观,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通读课文

10、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什么?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先讲卢沟桥的特点,接着讲卢沟桥上狮子以及形状,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3按叙述顺序分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二、三自然段第三段:第四自然段4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厘米甚至偎依大概淘气歇后语挑衅意义蹲在侵略永远卢沟桥(2)出示带有重点词语的句子,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投影,从理解词语入手,加深对句的理解,培养语境解词的能力)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思思19:53:07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学生对歇后语的理解,只知道什么样的

11、语句是歇后语即可。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根据学生回答直接显示在投影上偎依:是说小狮子紧挨着大狮子,亲热地依靠。挑衅:指日军借理由惹事生非,以引起冲突和战争。奋起:指振作起来,打击敌人。(3)检查朗读情况分段读自由读全文(为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打基础)(四)学习第二段重、难点部分的学习1通过读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具体写狮子的第二段,这段写出了卢沟桥狮子的各种形状,写出了狮子的千姿百态。)2安排学习第二段的自学内容:把描写卢沟桥狮子形态的句子用笔画出来,看是从几方面描写的?观察书中两幅狮子的特写图,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3学习第二段(1)指读第二段思考:“卢沟桥的狮子

12、真有意思。”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大小、形状、神态)(2)逐步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理解“甚至”一词。(板书:大的小的甚至)蹲坐吼低着头听偎依熟睡藏游戏淘气按(看)(想)(3)提问:作者为什么在段末用省略号?(说明各具情态的狮子还有很多)结合省略号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继续想象狮子的情态。(完成课后练习2)(4)观察两幅特写图,在书中找一找描写这种情态的句子。(5)概括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板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完成课后思考练习1、第(1)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6)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狮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7)概括第二

1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五)小结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卢沟桥的狮子多得很难数得清,请同学们课下再多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生动具体描写的。(六)完成作业1看拼音写汉字。2根据所组词语,给多音字注音。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背诵第二段。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听写生字词卢沟桥厘米蹲偎依大概侵略2指名背诵第二段。(二)学习第一、三段引导谈话1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有特点,如果你不上桥能看到这么有趣的狮子吗?2学习第一段。(1)指读第一段。思考:在这一段中,都讲了什么?桥有什么特点?(板书: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桥的特点:联拱石桥,板画理解)(2)结合桥的特点说一说这种设计的好处,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渗透德育教育)(3)齐读第一段。3第二段的学习(1)启发谈话:卢沟桥的出名不光是因为狮子多,各具情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