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36171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舌头胖大,都是这个东西在作祟!中医教你辨证治胖大舌!【一点资讯】舌头是观察人体健康的重要“窗口”,历代医家认为,舌内通脏 腑,为气血之外荣,脏腑之外候,舌质、舌苔直接反映人体的生理、 病理变化。临症验舌法曰:“凡内外杂证,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 舌。”认为体内外的病变表现,均会导致舌头发生变化。辨舌指南 也记载:“舌为心之外候,苔乃胃气所生,察舌可占正之盛衰,验苔 以识邪之出入”,“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 浅深。”明确指出,观舌可知其病。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高压的工 作、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出现各种健康问题的人 群也日益增多。而这

2、些健康问题往往也会通过舌头呈现出来。其中,胖大舌是舌象诊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异形舌。而且,胖大 舌常常与齿痕舌一起出现,临床研究表明,舌头胖大,舌边缘与牙齿 摩擦,往往会有齿痕,临床所见,多见于 30-40 岁工作繁忙,熬夜喝 酒,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规律者。对于胖大舌,现代医学有较为详尽的研究,有学者曾对7680例当 代名医医案和1018例临床病例中的胖大舌的病性证素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发现,在胖大舌的病例中,以湿和阳虚最为多见。啸1胖尢舌病例中各病性遞盍出现的城瓠 频空序号证n ftPi书1耍】序号iiE養MA1溟no34. 486热13. 162Jfe虑畀28. 3374012 54气虫轴4

3、512. 23AJ- 1im d i1 表1寫见舌眾对诳青到断的枚值叢Jt舌視舌舌耳如舌虑aa舌橄点序Bi ffi址if*4K“収1ftb K収m貶fiE K収ta1IUMS72939&乩4ffg7.I脾勢/排出而脾胃主运化水湿,脾主升,胃主降,为中焦气机枢纽,若脾胃 功能正常,脾升胃降,则全身水湿津液运化通调。若饮食所伤,或外 邪犯脾胃,又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脾胃,均可致脾胃功能失常,脾失 健运,致水湿痰饮停滞于内,湿阻于舌,从而出现胖大舌。故素 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另一方面,脾阳虚衰,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患者常有腹痛喜温喜按的表现;阳虚水湿不

4、化,可致大 便异常;中阳不振,水湿内停,亦多有舌淡胖嫩等表现。脾阳虚表现U1食欲减退舌苔水滑 四肢不温大便稀灌 肢浮肿舌潦胖嫩 胃痛而喜温喜按因此,对胖大舌的治疗,历代医家多从脾胃论治,重视脾胃的调 理。 治胖大舌,多从脾胃论治!胖大舌的出现为脏腑病变行之于外的表现。所以,对于胖大舌的治疗,主要为调理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同治的目的。而脾胃病所引起的疾病种类有很多,著名医学家李东垣亦曰: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临床所见,很多疾病都与脾胃虚弱有关, 如虚劳、便秘、泄泻、胃院痛、失眠等。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所致 的湿病亦有细分,故此,调理胖大舌,应结合实际的症状、中医辨证、病程长短等因

5、素随证用药。百病皆由层脾胃衰而生也 $只李东垣脾胄论脾胄盛衰论若为寒湿困脾,患者多有肌肤晦暗发黄,胸闷胃胀,饮食不香, 恶心呕吐,口黏或甜腻,头昏身倦,大便不成形,或泄泻,甚则腹胀 水停,四肢浮肿,小便少,苔厚腻等表现,可用胃苓汤、理中汤加减 治疗,以温中燥湿。若为湿热蕴脾,患者多有面目黄染,黄色鲜明如 橘色,脘胁痞胀,恶心呕吐,口干口苦,食少厌油,大便秘结,或便 溏不爽,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舌苔黄腻等症,可用茵陈蒿汤、王氏 连朴饮、甘露消毒丹、清中汤加减治疗,以清热化湿。若为水湿内停证,患者通常多表现为腹大坚满,神色昏糊,大便 秘结,小便短少,舌苔中部厚腻等,此类则以攻逐水湿法治之,临床 常

6、用方有大承气汤、十枣汤、舟车丸。若为脾阳虚衰,则多表现为面 色苍白,腹胀有冷感,食后不化,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舌苔淡白;故以健脾温中法治之,可选用桂附理中汤加减辨治。若为脾虚湿蕴,则可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枳术丸加减辨治。桔梗甘草茯苓白术山药砂仁人参莲子白扁豆医案分享:杨女士,39 岁,因“胸腹满闷半年余”就诊。症见胸腹满闷,面色萎黄,心烦疑虑,善太息,失眠多梦,伴纳呆欲呕,大便溏薄,舌 淡胖苔白有齿痕。中医辨证为脾虚湿蕴,肝气郁结。故以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治疗。方用参苓白术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党参、白术、山药、砂仁、陈皮、川芎、佛手、白芍、薏苡仁、扁豆、茯苓、香附、 合欢皮、素馨花、柴胡、炙甘草,服 5 剂,每日 1 剂。二诊时胸腹满 闷明显减轻,但仍大便溏薄,故上方去川芎、佛手,加苍术,再服 7 剂。药后症状好转,已无胸腹满闷、心烦疑虑,失眠等诸证悉平。本案之中,患者为久思伤脾,脾虚湿蕴,土壅肝郁,金匮要略 曰:“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妙要也”。故用参苓白术散合 柴胡疏肝散治之,其中加用合欢皮、素馨花养心开郁、安神定志,佛 手、香附行气止痛、疏肝解郁。二诊气郁已减,正虚湿盛大便溏泄, 减少行气耗气之川芎、佛手,加苍术加强健脾燥湿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