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36014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普通高职护理助产类专业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健康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具有同等地位。健康心理学采用心理和行为可为的临床咨询,组织方法,他和临床咨询,职业工业和社会心理学有很多相同之外。健康心理学是在一个业务机构里执行的,这种机构有明显的康复名称和标志。健康心理学服务时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受过充分练的心理学专业人员表承#。健康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伤,病,残者提供心理学方面的服务,以促进其适应工作,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过程,而从最大限度的减轻其#和残疾程度。健康心理学贯穿患者功能康复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高

2、层次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矫正和健康护理等方面,心理学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 、课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健康心理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心理学的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技术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临床健康护理过程中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心疾病障碍的问题,而达到优质健康的目标。在能力了目标中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指导各类人群的健康,诊断和评估健康状况提高临床能力的培养,学会心理健康的常用技术,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用于健康技术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对营养知识理解,记忆,总结和健康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升入研究问题的习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目标上,掌

3、握心理健康的常用技术。常用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心理应给予应激障碍。心理健康,多种临床病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心#疾病的心理康复,儿童患者与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城建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熟悉康复心理学基础。了解健康心理学概述。在情感目标上,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意识,应用人际沟通技能,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技巧,同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培养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高度和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三 、课程教学时数奉陪和教学形式教学时数分配表模块内容学时分配教学形式第一章绪论康

4、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有讲授第二章康复心理学基础8有多媒体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应激障碍2有案例分析第四章心理康复的常用技术8有角色扮演第五章心理康复2第六章多种临床病症患者的心理康复4第七章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6第八章心神疾病的心理康复2第九章儿童患者与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2第十章残疾人的心理康复2第十一章常见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康复2合计40四 、教学内容要点要求第一章 康复心理学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康复心理学概述,健康心理学发展。2. 理解康复心理学的地位,作用及任务。3. 掌握康复心理学和研究对象及内容。建议学时 2学识教学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康复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康复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三节.康复心理学发展。第四节.康复心理学相关学科与心理学派别。 第五节.康复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重点:第二节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难点:第五节康复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建议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法.启发和讲解相结合。 2.参考课外书.网上知识及多媒体使用。 3.互动.启发和讲解相结合。 4.布置作业。第二章 康复心理学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2. 理解:第二节心理过程中的情感过程。第三节人格中的人格心理特征3. 掌握:第三节心理过程中认知过程。第三节人格中的人格倾向性建议学时:8学识教学内容:1.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实质(一.心理现象。二.心里实

6、质) 2.第二节心理过程(一.认知过程。二.情绪与情感过程。三.人格心理特征) 3.第三节人格(一.人格概述。二.人格倾向性。三.人格心理特征)重点:第二节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难点:第三节人格中的人格倾向性建议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法,举例医院和社会大量实例。 2.参考课外书,网上知识多媒体教学。3.启发和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4.布置作业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应急障碍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心理应激中的应急理论模式2. 理解第一节心理应激中的应急反应和第二季急性应激放映3. 掌握第二节应急障碍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三节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建议学时:2学识教学内容:1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应激概述。

7、二.应激反应。三.应激理论模式。四.应激的外理方法。)2. 第二节迎接障碍(一.急性应激反应。二.创伤后应激障碍。)3. 第三节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一.心理防御机制。二.应对。三.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的关系。四.心理防御机制及应对策略与健康。)重点:第二节 应激障碍中的急性应激反应难点:第三节 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建议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举例生活中的挫折打击的案例2.参考课外书,网上知识,多媒体教学。3.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4.布置作业第四章 心理康复常用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心理评估概述。第三节心理咨询概述。第三节心理治疗概述。2. 理解:第一节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和临床常用

8、心理评估方法。3. 掌握:第二节心理咨询和第三节心理治疗。建议学时:8学识教学内容:1.第一节心理评估(一.心理评估概述。二.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三.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四.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2.第二节心理咨询(一.心理咨询的概述。二.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形式。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四.康复心理咨询的程序。)3.第三节心理治疗(一.心理治疗概述。二.康复心理治疗特点。三.常用心理治疗技术。)重点:第一节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第二节心理咨询。难点:第三节心理治疗建议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法,角色扮演法2.参考课外书,多媒体教学。3.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4.布置作业第五章

9、 心理康复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心理康复的概念,意念。2. 理解:第二节康复患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及第一节心理康复体系3. 掌握:第三节康复治疗技术与患者康复心理建议学时:2学识教学内容:1第一节概述(一心理康复的概念与意义。二心理康复体系。)2. 第二节卡功夫患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及特征(一康复患者的心理问题。二康复患者的心理特征。)3. 第三节康复过程中的治疗关系(一治疗关系概述。二康复治疗技术与患者康复心理)重点:第一节心理康复体系。第三节康复过程中的治疗关系概述。难点:第二节康复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特征建议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法,用医院案例引入课堂2.参考课外书,多媒体教学。3.启发与

10、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4.布置作业第六章 多种临床病症患者的心理康复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肥干症患者的心理康复2. 理解:第一节疼痛患者,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第二节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康复3. 掌握:第一节言语,吞咽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及其它。第二节手术患者的心理康复,器官移植患者的心理康复。第三节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第四节创伤及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建议学时:4学识教学内容:1第一节临床常见病症患者的心理康复(包括:疼痛、睡眠、言语、吞咽障碍。肥肝症、排泄障碍、性功能障碍等患者的心理康复)2. 第二节手术及特殊治疗患者的心理康复3. 第三节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4.第四节创伤及烧伤患者的心理康复

11、重点:第一节临床常见病症患者的心理康复。第四节创伤及烧伤病人心理康复。难点:第二节手术及特殊治疗患者的心理康复。第三节骨折患者的心理康复。建议教学方法:1.引用临床案例加深理解,角色扮演增加心理治疗技术2.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3.布置作业第七章 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脊骨损伤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心理康复2. 理解:第一节脑血管意外疾病患者心理康复。第二节人格障碍患者心理康复。3. 掌握:第二节精神病性障碍的心理康复,抑郁障碍心理康复。建议学时:6学识教学内容:1第一节神经#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脑血管意外,脊骨损伤患者心理康复)2. 第二节精神

12、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精神病性障碍,抑郁性,神经症性,人格障碍的心理康复)重点:第一节脑血管意外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第二节精神病性障碍的心理康复难点:第二节神经症性障碍的心理康复建议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法引入教学中,加深理解2.参考课外书,多媒体教学。3.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4.布置作业第八章 心#疾病的心理康复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心身疾病的心理康复的概述2. 理解:第一节心身疾病的康复原则3. 掌握:第二节常见心身疾病及心理康复建议学时:2学识教学内容:1. 第一节概述(一 与心身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二 心身疾病的康复原则)2. 第二计入常见心身疾病及心理康复(高血压、冠心病、

13、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重点:第一节心身疾病的康复原则难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的心理康复建议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教学中。加深理解2.参考课外书,多媒体教学。3.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4.布置作业第九章 儿童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2. 理解:第一节儿童患者的心理康复3. 掌握:第二节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第三节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心理康复。建议学时:2学识教学内容:1. 第一节儿童患者的心理康复2. 第二节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3. 第三节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心理康复重点:第一节儿童患者心理康复难点:第三节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心理康复建议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法,加深理解2.参考课外书,多媒体教学。3.启发与讲解相结合,加强互动4.布置作业第十章 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节残疾后的心理过程及影响因素2. 理解:第一节残疾人的心理特征。第二节藏几人相关心理问题及康复方法3. 掌握:第三节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建议学时:2学识教学内容:1. 第一节残疾后的心理过程及影响因素2. 第二节残疾人相关心理问题及康复方法3. 第三节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重点:第一节残疾后的心理应对方式难点: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建议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以加强对课堂的理解2.参考课外书,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