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354578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精品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锋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科目科技年级一班级70时间2017.9.5课 题新学期的话第 1课时 总 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性。并懂得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3、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中需准备的、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及早准备。4、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重 点发放新书,分组,认识学生难 点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入学教育1、让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的意义和学习目的。2、交待科学课堂的一些常规和安全注意事项。二、趣味小实验1、听话的气球(空气的

2、热胀冷缩)2、弄不湿的报纸(空气占据空间)3、倒不出的水(大气压力)三、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科学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上课时需要用到的,自备的材料用具。四、进行科学实验小组的分组,选定课代表及组长,并明确其工作职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一般为4-6人一组。板书:后记:本节课,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科学课的内容、纪律,并安排了座位。由于学生年龄小,学生不能正确按老师安排,准确走到指定座位坐下,因此耗时太多。我又对照座位把每个学生的姓名抄了一遍。顺便检查了一下学生书写姓名的情况。发书时,学生不能熟练传递书,反复强调三次后才顺利了一点。先锋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科目科技年级一班级7

3、0时间2017.9. 12课 题1、让我们从观察开始第 1课时 总 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3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重 点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难 点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果刀、西瓜一个。分组材料:橘子(自带或提前准备)。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教师

4、出示西瓜:“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西瓜,老师带来西瓜可不只是给你们吃的哦。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个西瓜,了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西瓜。2板书“观察西瓜”。 二、活动一 观察西瓜3“这个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眼睛看:我们发现了这个西瓜的很多特点。这个西瓜还有很多秘密,我们还可以什么方法呢? 4指导学生观察西瓜 分别让学生上讲台来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说说观察后的发现。(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观察活动,整体看形状、颜色、花纹等,用手摸一摸表面,轻敲时听声音;由外向内,看颜色、看组成部分;闻气味、尝味道,描述西瓜的样子,为将来买西瓜时挑选好瓜积累感性经验。)5指南车教你挑选西瓜

5、小密招:(课件出示图片)一看瓜皮: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西瓜纹路整齐就是好瓜。颜色最好挑青绿色,不要雾雾白白的。二看瓜藤:瓜藤若是直直的一条线,就不要,但若是卷曲圈起来的,就很甜。三看瓜脐:瓜脐越小越好,相反的,瓜脐越大皮越厚,越难吃。四摸瓜皮:用手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五听声音:听起来沉闷且带有震动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发出“嗒、嗒”声的是生瓜。六掂一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间休息或课间游戏4小结:我们刚才观察西瓜时用到了哪些器官?眼、耳、鼻、舌、手是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5小组讨论:在

6、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我们发现什么?6小结各感官的作用(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7快速观察竞赛游戏活动:“一眼一个发现”拿出自带的橘子,师示范表述:我用手摸它是粗糙的。(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针对被观察的物体轮流说出一个发现。)8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题。 三、活动二 保护感官 1课件出示脏手揉眼睛,写字读书姿势正确和不正确的图片,让大家来讨论如何来保护眼睛。2对于其他感官,我们要如何保护。 3小结 四、指南车信箱 1出示昆虫记图片,给学生介绍这本书。2介绍作者,作者是在长期观察中发现昆虫的秘密的,可见观察的重要性。 五

7、、指南车讲故事 从昆虫记中选取一个故事。板书:1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观察西瓜 眼 耳 鼻 舌 手(图片)后记:针对一年级学生,我讲话放慢了速度,先让学生说说:关于西瓜,你知道些什么,观察西瓜图,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出:你是怎么知道的。不少学生积极发言,我及时表扬。我又补充了一些买西瓜的知识和吃西瓜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身体上的五个宝贝就是感官,如果没有会怎样,所以要保护。我用课件演示连一连。还剩十分钟,我请学生表演节目。学生觉得很开心。我还检查了学生连一连的情况。 先锋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科目科技年级一班级70时间2017.9. 19课 题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第 1课时 总 3课时教学目标:1

8、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重 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找出被比较物体的不同和相同。难 点渗透比较时需要统一标准。教学准备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等材料准备建议:教师和学生自备或淘宝网购买(搜索“湘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实验材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1猜一猜:教师用左右手分别握着一根小木棒,这两根木棒长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粗细不同,学生观看,提问

9、:猜猜哪根木棒更长?2怎么证明呢? (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聚焦到比较方法上来,渗透比较时需要一个参考的标准)(1)两根木棒并排立在一起,对齐底端,观察另一端谁高,谁矮;(2)也可以用直尺分别量长度。二、活动一:比一比1出示颜色相同但形状有不同的四块积木,“我们先用眼睛来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颜色一样,形状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2提供同色(绿色)、同形状积木两块和同色(红色)不同形状积木两块,(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比较,发现除了形状的相同与不同,还有颜色的相同和不同。)3提供两个玩具球(小皮球和乒乓球或者其他大小不同,质量也明显不同的两个球类物体),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除了用

10、眼睛还可以借助其它感官进行观察比较,重点比较轻重,学生可能还会说大小,光滑程度等。) 4提供玩具球和积木块。(或者其他两个软硬完全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进行观察,充分找出它们的不同。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出二者软硬不同。)5同桌之间,利用学具材料积木,找出相同的积木,并说说是什么相同。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如:多个对象比较时要选择比较标准。比轻重,软硬的方法是)课间休息三、活动二:找我们的不同和相同1“刚刚我们比了很多玩具的不同和相同,我们同学自己之间可以比一比吗?”2找不同:“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比较,找我们的不同。”(强调从外貌长相方面,而不是衣着方面进行比较。)(

11、1)同桌比较交流活动。(2)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建议: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时候,可从整体比较,如高矮、胖瘦、体重等;也可是局部的比较,如彼此的头发长短、眼皮的单双、手脚的大小等。比较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适时启发他们尝试着用不同的观察比较方法和标准或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如利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电子秤等),让比较活动更丰富。 3找相同:“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比较,找我们的相同。”或转折提问:刚才我们同桌比较了两人的不同,我们能够找找我们的相同吗?(1)同桌比较交流活动。(2)全班汇报,教师引导。比较我们的相同提升了难度,学生需要从明显纷繁的不同中,找到彼此的相同点。相同点大多需要 “人”

12、的共同特征考虑,如彼此的身体都由头、颈、躯干、四肢构成;如头部都有头发、眼、耳、鼻、口等。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板书: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先观察再比较后记:学生刚开始回答不流利,后来有了较多的学生愿意回答,但只会用一样、不一样。我引导学生用“相同”和“不同”两个词,学生把长方体说成了长方形,对轻重和软硬不能正确认识,想象能力有限。但对于比较人的相同和不同观察仔细,反应很快。先锋学校教师个人电子备课用纸科目科技年级一班级70时间2017.9. 26课 题3、 给物体分类第 1课时 总 4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2在观察比较的

13、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3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重 点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经历一些简单的分类活动,初步学习分类方法,为今后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打下基础。难 点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5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 普通铅笔(削尖一支,未削的2支)。可选择书上的四个杯子,也可以选择每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

14、;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教师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同学们的好朋友铅笔,本节科学课我们就来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给它们分类。2板书“给物体分类”。二、活动一 认识分类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会从整体上关注铅笔的某一特征(颜色、粗细、长度等)去比较,也会从铅笔某一局部特征(是否带橡皮头、是否削尖了)来比较。2按比较的结果分类“同学们,我们根据比较的结果来整理铅笔,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个放在一起 。”(教师先让学生明确整理的作用,并总结按铅笔的哪些特征整理没有意义。引导学生经历分类整理过渡到科学分类的过程。)3认识分类过程(1)让学生演示“我们请某某同学来演示她的分类。”(2)学生演示完后,提问:“你是用什么标准给它们分类的?”(3)学生交流,说说分类的过程。(4)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依据标准分类。4小组提出自己新颖的分类标准,并总结一分为二的方法(活动交流中,教师可以及时板书学生的分类方法,最后对活动予以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