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家长义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353064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随笔——家长义工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随笔——家长义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随笔——家长义工(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随笔家长义工今天,笑笑妈妈来班级做义工了,看得出她是经过充分准备的,包里装着四只听诊器,还有四只拔掉针尖的一次性针筒。在一阵掌声欢迎中,笑笑很自豪地告诉同伴:“这是我妈妈,她可是在医院工作的!安静,嘘!别讲话,大家听我妈妈讲!”随后,笑笑妈妈手拿一件白大褂问:“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衣服吗?是什么人穿的?”孩子们纷纷回答:“是白色的衣服,医生穿的。”笑笑妈妈顺着总结:“这是白大褂,医生可以穿,护士也可以穿的。”逸逸紧跟着话题和笑笑妈妈展开了对话:“阿姨,你是医生还是护士?”“我是护士。”“那你今天是来做什么的?是给我们打针的吗?”“当然不是,瞧,我带来了听诊器。”伴随着孩子们的好奇,笑笑妈

2、妈很自然地引导起孩子们探索自己的身体,找到自己心脏的位置、聆听自己心跳的声音。刚开始,凯凯和笑笑两人到前面来模拟,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凯凯告知同伴对方没有心跳声(其实是听筒没有找到心脏区),孩子们一脸地疑惑:“啊,没有心跳,那听什么呢?”随后个个争着要戴上听诊器亲自感受,就有点急躁,笑笑妈妈立即转开话题:“让阿姨来听听,小朋友不要着急,如果你们的声音大了,我就很难听到对方的心跳声了。”这个方法可管用了,孩子们再也不大声讲话,即使是和同伴交流也是窃窃私语,接着每个小朋友都轮流聆听了自己或同伴的心跳声,孩子得到的结果是“心跳声是砰砰砰的,声音不大。”随后,笑笑妈妈教孩子们区别了在身体不同部位打针有不

3、同的作用,如:“身体发热或有炎症时针要打在屁股上、预防传染病时针要打在手臂上”,纠正了“逸逸和小瑾模拟时将针打在脸上的错误做法”,并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了“是不是生病就一定要打针或去医院”的话题,最后,和孩子们达成了共识:平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锻炼身体,争取不生病;如果身体不适,要如实地告诉老师或家长,多喝水、吃些药,身体就会好;如果身体很不舒服了,只能去医院打针或挂水,小朋友们一定要勇敢地面对,这样身体才能康复。 活动快结束时,由嘉嘉代表全体小朋友授于了笑笑妈妈“爱心义工”的胸牌,笑笑妈妈还赠送了小朋友们两袋山楂片。整个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他们情不自禁地挽留笑笑妈妈:“阿姨,你下次还来教我们,好不好?”是啊,多么真实的表达,正因为有了家长的热心参与,贡献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特长,才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加丰富了班级的教学活动,感谢笑笑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