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调整教育策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35245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调整教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积极调整教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积极调整教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调整教育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调整教育策略观察幼儿的学习方式、积累和分析观察资料,最终目的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教师调整教育策略的目的是让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兴趣、不同能力,尤其是不同学习风格的幼儿达到共同的发展目标。关键是在幼儿群体中使用不同的教育策略,使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幼儿获得成功。调整教育策略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如何与幼儿的学习方式匹配,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另一个是“扬长促短”,培养幼儿具有个性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匹配策略。甩匹配的方式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与幼儿喜爱或擅长的学习方式相适立,使幼儿能够发挥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以取得预期的

2、教学目标。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同时照顾不同学习风格的幼儿,尽量在活动中留出幼儿自主活动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如针对案例三中的情况,教师在设计活动写教案时就应该考虑到幼儿接受信息时在感觉通道方面的个体差异,提供多种途径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而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虽然也提供了多种途径,但按部就班,一般会先让幼儿说说,再让幼儿用动作感受,然后再采用绘画或其他形式,这就会使得幼儿没有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余地。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风格,变换自己的教学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使每一类幼儿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发挥自己的长处。

3、如果教师不变换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味采取一种教学风格,会造成部分幼儿长期得益,而另一部分幼儿长期受损,不能使每个幼儿都获得应有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同时也违背纲要的精神。补偿策略。补偿的策略是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采用某些教学方法或材料避开某些幼儿学习方式上的弱点或影响幼儿学习效果的因素。如在案例一中,教师通过分析发现,在观察学习时,大部分的幼儿更多关注风筝的整体造型,而制作风筝则要求幼儿对风筝的结构和细节部分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否则后面的操作过程就无法进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可以考虑,准备一幅弱化风筝造型的黑白风筝结构图,然后再让幼儿观察在这个基础上各种风筝的诞生,这

4、不仅能使幼儿很快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的创造。再如案例二,幼儿学习数字的排序,教师就应考虑提供的材料对幼儿学习“排序”的干扰。 纠正策略。指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有效地学习,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幼儿在学习方式方面受益。强化某种学习方式的相关的知识技能。纠正幼儿在学习方式方面的偏差,从而使幼儿克服自己的弱项,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例如,在思维方面,有的幼儿表现出冲动型的学习特征,有的幼儿是沉思型的学习特征。在案例一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要求冲动型幼儿先说出自己的设计、构思和选材再动手继续操作。冲动型的幼儿在观察学习时也会观察不仔细就急于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同样要引导

5、幼儿细致地观察组织好语言再说出自己的答案。又如。不喜欢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幼儿,教师要寻找恰当的机会让其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每个人包括教师自己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或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式不一定适用于他人,对幼儿更是如此。有时教师认为为幼儿提供了适合的学习环境、学习材料、信息途径,而往往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案例二。因此,教师在使用纠正策略时要避免主观化的倾向,尽量从学习的结果和幼儿的长远发展的角度,从幼儿的学习方式的特点出发,帮助幼儿完善自己的学习风格。 除了以上三种策略,在分组教学、提问的设计、活动程序的安排等方面也可以综合地运用三种策略。教师可以按照幼儿在学习方式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组,将有着较一致学习方式的幼儿分在同一组;也可以将有着不同学习风格的幼儿分在一组,让幼儿互相模仿。取长补短。教师在设计活动中的提问时也要注意为某些幼儿专门设计一些问题。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在活动程序的安排上,更要考虑以游戏活动为主,灵活地安排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自选活动,让幼儿自主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