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35046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某河道工到程管井井点降水施工方案secre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况、综述第一节 工程简介及地质条件一、工程简介驷马桥至三友路段河道工程包括左、右岸两部分,河道断面布置形式为:河宽18.525.22m,两侧河堤设计主要采用直墙式复合河堤断面,人行平台略高于常水位及雍水闸坝挡水后的回水位,河堤每250m设计下河梯步,左右岸交错布置。人行平台临河岸一侧设计斜坡绿化,宽3.57.0m,至河岸线。在绿化斜坡内设计下岸梯步,每50m一处。河道纵坡0.0008,河道糙率0.0230.03,设计过流量为112m3/s。河堤纵坡基本与河道纵坡一致,河岸以实际地形地貌为主。河道工程主要工程量数据列表如下:名称单位数量条石盖帽m3106浆砌条石m31944砼基础m

2、33732人行道m28152下河梯步座5条石拆除m3884浆砌硅块m34647左岸围堰m1142右岸围堰m826我部在实际施工中,经实地测量,左、右岸树木的坐标桩号及里程如后附一。该段树木特点为:生长年代均在四十年以上,胸径达50cm,大多为法国梧桐树种,枝叶茂盛,但根系不发达,无主根,根部入土深度小于1.50m,须根分布约2.0m半径范围内。树木距离设计河堤线很近,几乎无法保证正常施工,其详细数据见附二,需采取保护措施。二、地质条件(一)自然地理及气象1、沿线位置沙河整治河堤工程起于成都市北面洞子口沙河源头与府河交汇处,流经驷马桥、李家沱、电子科大、麻石桥、多宝寺、塔子山公园,止于成都市南面

3、河心村与南河交汇处,全长约22公里。2、气象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195.2mm。(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5)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6)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7)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

4、1年6月21日)(二)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1、地形沙河起于成都市北面、流经东面、止于南面,穿越商贸大道、老成彭路、成渝铁路、川陕路、二环路北四段、太升路北沿线、府青路、建设路、二环路东二段、牛龙公路、成洛路、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路、成仁路等主要道路。沙河沿岸两岸所在位置大部分地段均有建筑物,部分地段为农田和绿化带,少部分地段为已建河堤,地形地物复杂多变。地形起伏总趋势北高南底,勘探点孔口最高标高为512.88m(沙河源头处),最低标高为489.30m(沙河下游与府河交汇处),相对高差为23.58m。2、地貌沙河沿线所经过地貌单元:沙河起点至水五厂,望江宾馆至沙河终点,为川西平原岷江水系一级阶地

5、。水五厂至望江宾馆,即29-29剖面38-38剖面孔地段(下文简称沙河中段),为川西平原岷江水系级阶地。3、地质构造成都地区在地质构造体系上位于华夏系龙门山隆起褶皱带和新华夏系龙泉山褶皱带之间。该体系于印支运动早期已具雏形,印支晚期则已基本定形,进入喜山期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剧其发展。老第三纪,青藏高原的上升,龙门山和龙泉山也跟随隆起,但地面高差不大。进入新第三纪差异运动不明显。早更新纪,龙门山急剧抬升,龙泉山随着抬升,平原西侧坳陷形成,粗碎屑之卵砾石堆积其间。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龙门山、龙泉山继续抬升,整个平原则普遍下沉。中更新世晚期,新构造运动变得剧烈而复杂起来。龙门山、龙泉山

6、加速抬升过程中,原有的一些主干断裂继续加强活动,成都坳陷解体,东部边缘构造带和西部边缘构造带上升,局部成为台地,中央凹陷和边缘构造带的部分地段继续沉降,接受晚更新统沉积。最终形成了成都地区现今的构造轮廓和地貌景观。成都地区西部大地构造体系为华夏系龙门山构造带;其东部是新华夏系龙泉山构造带;处于两构造单元之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脉、东达龙泉山,惯称成都坳陷。成都市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断带约20公里,西侧距龙门山褶断带约50公里,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三)地层岩性及其分布地层分布因阶地不同而有较大

7、差异,根据地貌单元,沙河中段可确定为岷江水系二级阶地。各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地层。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与素填土层分布连续,厚度2.0m4.7m。淤泥质素填土:深灰色。含有机质和腐植物。软塑为主,局部呈流塑状态。很湿饱和。零星分布。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细砂: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岩屑及暗色细颗粒矿物等组成。松散、稍湿,呈透镜状分布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之上,属新近堆积土;仅在32-32、

8、35-35剖面等个别钻孔揭见。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粘土:灰色、灰黄色、褐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网状裂隙发育,并充填白色高岭土。湿。状态分为可塑粘土、硬塑粘土两个亚层。该层分布较连续。粉质粘土:褐黄色、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和少量钙质结核。湿。据其状态分为可塑粉质粘土、硬塑粉质粘土两个亚层。该层分布较连续。粉土:灰黄色、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偶见少量云母细片及暗色矿物颗粒。稍密。湿饱和。断续分布。中砂、细砂:灰、黄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细片组成。松散。稍湿饱和。呈透镜状分布卵石土层顶部及卵石土层中。根据砂土的粒径细分为细砂和中砂两个亚层。卵石:灰黄色

9、、黄色。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岩变质岩类岩石为主。中等风化为主,部分弱风化。磨园度好,多呈亚园形。粒径一般为310cm,最大大于15cm。充填物为中砂及粘性土,含量1535%。饱和。根据卵石的密实程度和充填物含量上的差异,可将其划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实卵石四个亚层。卵石层顶板埋深起伏较大,在3.0m9.7m之间。4、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岩性同前描述。本合同段无揭见。基岩顶板起伏较大。基岩顶板埋藏深度在5.70m13.90m之间。以上各土层的分布、埋藏及厚度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四)水文地质条件1、陆地水文沙河主河道迳流长度22.2公里。河面宽度上游为25.0m

10、30.0m、下游为40.0m55.0m。沙河常年流量16.0m3/s。河曲发育中等,河底坡降不大,勘察期间河水面坡降在1.11左右。河底深度在4.0m7.0m之间,一般5.0m。本次勘察测得河水水位标高为508.77m486.65m。2、地下水类型二级阶地地下水为埋藏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水,微具承压性,个别孔段在人工填土层中揭见上层滞水。3、地下水水位沙河中段(级阶地)孔隙水埋深0.76.85m,相应标高489.70505.00m。4、地下水与河水的关系二级阶地地段地下水,因具承压性,其水位高于河水水位。丰水期时,其补给关系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在枯水期,则由河水补给地下水。另河床为砂卵石堤

11、段,地下水直接受河水的影响,河水水位与地下水水位基本一致;河床为粘性土堤段,地下水水位主要受季节影响。5、水质分析成果本次勘察在2212钻孔内取水试样各一件,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类型分别为:HCO3-C1-SO42-Ca2+型、HCO3-Ca2+型、HCO3-C1-SO42-Ca2+型、HCO3-SO42-Ca2+型;PH值为6.77.6。本场地环境类别为类,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第13.3.2条及13.3.3条判定:沿线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均无腐蚀性,沿线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沿线地下水对钢结构均具弱腐蚀性。(五)、结论与建议1、结论(1)沙河现有堤

12、基、堤身均具一定稳定性。(2)成都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场地类别为类,为建筑抗震相对有利地段。(3)沙河沿线地下水除局部地段外,均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均有弱腐蚀性。(4)沙河沿线流经的二级阶地除局部近新沉积的细砂、粉土外,均可不考虑液化影响。(5)二级阶地分布粘土为膨胀土。胀缩等级为级。属中等膨胀土。(6)沙河中段的砂土层较厚,抗冲刷能力差,易产生渗透变形,在地震力作用下易发生液化,且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流砂现象。无潜蚀和管漏作用。2、建议(1)卵石层中虽然中砂呈透镜状(如 33-33、36-36、37-37剖面),但由于河水的动力

13、作用,砂土易于流失,对基础的危害较大。因此,应对基础埋置深度以下河流最大冲刷深度范围内的中砂进行处理,即:当厚度不大埋藏较浅时,可采用挖除置换处理;当挖除有困难时,可采用振冲加密处理。(2)基础施工,其边坡坡度值细砂、中砂可按天然休止角计算。粘性素填土和一般粘性土可按c、值计算,也可参考下列数据:边坡坡度允许值土的类别坡度允许值(高宽比)坡高5m以内坡高510m 一般性粘土(包括粘性素填土)1:1.001:1.25碎石土1:1.001:0.75(3)地基土物理力学设计指标建议值见下表:地基土物理力学设计指标建议值表地貌单元地层时代土名重力密度KN/m3承载力标准值fk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oMPa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基底摩擦系数f二级阶地Q4ml素填土19.0904.5269.5淤泥质素填土18.5602.0202Q3al+pl可塑粘土19.51808.05010硬塑粘土20.024010.07511硬塑粉质粘土20.02607.060120.35可塑粉质粘土19.61505.4388淤泥质粉质粘土19.0803.0202.5粉土19.21605.52012细砂20.01008020中砂20.012010025松散卵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